自古以來,朝代更替是歷史不可扭轉的趨勢,然而作爲末代皇帝,日子也挺難過的,生死不由自己,手上沒有實權,任人擺佈,不過說到末代皇帝最悲慘的不是溥儀而是唐朝皇帝唐哀帝。

  對於李柷這樣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兒,朱全忠自然不會將其放在心上,等到他把唐朝宗室諸王和忠於唐朝的文武大臣與反對他的藩鎮勢力剷除之後,下一步的任務就是如何一步步地將唐哀宗每拉下馬,並且將皇帝的名分一點點轉移到自己的身上。可是,究竟採用哪種方式才能讓唐哀帝將帝位合情合理地傳給自己,又不引起朝臣和天下百姓的議論呢?朱全忠首先想到了禪讓。

  “禪讓”的意思是軍事民主制時代部落聯盟首領更替的制度。相傳在堯帝得知舜帝有才能的時候,就將帝位傳給了舜,而舜帝得知大禹有才幹的時候,就將帝位傳給了大禹。實際上,禪讓就是將帝位主動傳給有才能的人。宰相柳燦早就知道禪讓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原本想要拖延一段時間,現在看來是不可能了,如今唯一的希望是在唐哀帝禪讓之後可以保住性命。現在他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盡力拉攏蔣玄暉、張廷範等人,並得到他們的幫助。而且,一直以來被人們認爲足智多謀的何太后,在這個時候也變得六神無主,陷人驚恐和悲痛中。

  因爲昭宗遇害的時候,何太后苦苦哀求蔣玄暉才得以倖免,之後這兩個人更是經常約會,在如此緊急的時刻,何太后當然想到了他。何太后於是派遣心腹宮女阿虔、阿秋傳話給蔣玄暉,希望他可以保證在唐哀帝禪讓之後,留住他們母子的性命。

  朱全忠稱帝之後,冊封哀帝爲濟陰王,遷至曹州(今山東曹縣)。第二年,朱全忠派遣親信將李柷祕密殺死,那一年李柷只有]7歲,諡號“哀帝”,於溫陵安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