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是當前社會最敏感的神經之一。


從1998到2018這20年間。中國房地產走過了一段輝煌的歲月,雖然這個大週期裏包含了很多小週期,也經歷過在當時看來是“寒冬”的時刻,但整體看來,只要能把房子建起來,可以說沒有賣不掉的房子,房地產的價格也是一路高歌猛進。

 

收入增長、城市化、貨幣寬鬆這三股力量共同塑造了20年間房地產供不應求的整體格局。未來,這三股力量都有弱化的趨勢。


首先是經濟增速,新常態下經濟發展速度相比之前有所下降,隨之而來的必然是居民收入的增速下滑。


近年來,我國居民儲蓄率持續下滑,已經從2010年的16%下滑到了2017年的7.7%,與此同時,從2013到2017年,家庭債務佔GDP的比重由33%升至49%。中國城市化水平在2017年已經達到58.52%,業已度過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階段。

 

中國樓市未來如何將如何走?


我們有四個基本判斷:


1、從態勢來看,大漲、普漲的時代過去了,目前以穩爲主,在此基礎上,微漲或者微跌都是可能出現的情況; 


2、從階段來看,正在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過渡,買房人的話語權會越來越大; 


3、從格局來看,區域之間,城市之間,同一個城市的板塊之間,分化會越來越明顯,無法一概而論; 從結構來看,正在從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轉變,新房市場會逐漸萎縮。

 

無論是自住還是投資,房產買賣都進入了精細化時代,操作難度日益加大,逢買必漲的時代即將成爲歷史。道理萬萬千,落地屬最難!


關注買房參謀,帶給您更多的樓市實操建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