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嚴十

編輯/劉樂




從2004年大學畢業之後的15年裏,蔡輔奎已經從一個白天實習、晚上兼職的小設計師,成爲了天尚設計集團的副總經理,唯一沒變的,是他依舊留在設計這個行業。


2005年-2007年,畢業沒多久的蔡輔奎趕上了一波炒房高峯,這同樣也是建築市場的高峯期。炒房者們“有房子就買”;建築設計師們追求高產量、高速度;房地產企業不看造價,不看戶型,設計圖一出來就被搶光。


那是個經濟快速發展的瘋狂年代。“在浙大院設計時,甲方都是拎着水果來陪我加班。圖審已過馬上造(樓),造完趕緊賣。”蔡輔奎告訴鋅財經。


蔡輔奎(左一)與日本著名建築師助川剛(中)


正是在2007年,蔡輔奎和偶然結識的鮑力先生(天尚設計集團總經理)一見如故、志同道合,一起抓住機遇創業。


沒有經營人員,沒有行政人員,團隊僅僅由三四個專業設計師組成,大家一起在杭州易盛大廈的共享辦公室裏拼搏成長,這便是天尚設計集團的雛形。“在當時20平方米左右的辦公室裏,更多的是交流、創作、畫圖這些很純粹的設計工作模式。”蔡輔奎說。


隨着團隊的發展壯大,天尚從借勢合作大型設計院,到不斷申報相關設計資質,十年來創新發展,終於發展成爲如今分公司遍佈全國集團化現代設計公司。


天尚拿下的第一個投標項目是2007年的溫州文成客運中心。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文成最大的特色是山水。在投標過程中,蔡輔奎和另外三個設計師花了一個月時間做出了融合當地文化的設計方案,建築形態學習羣巒之形、碧波之態,建築羣體如山體般氣勢又不失精緻,主樓猶如中流砥柱矗立,建築表面玻璃造型又猶如百丈漈擺瀑布水珠飛流而下,更襯江山多嬌。


溫州文成客運中心


“這個方案在評標過程中被專家一致肯定,競選爲第一名。”蔡輔奎回憶起第一個項目,至今仍頗爲自豪。


但命運一向愛開玩笑。2008年,也就是一年之後,所有人都遇上了金融危機。最直觀的感受是:房子不好賣了。無論是炒房者,還是市場,都開始迴歸理性思考。


小房地產企業如股市一般倒塌,剩餘殘存的企業開始思考生存法則:怎樣才能省錢?答案是:高設計標準,把握進度節點,提升房地產質量。對於設計師們而言,甲方的專業度變高,這意味着對設計師的要求也隨之提升。


同年,爲了應對危機,政府出臺了“四萬億計劃”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天尚將初創團隊的重心放在三四線城市的政府、學校、醫院上。


以政府建築爲軸,企業、地產項目爲輔,天尚在後期逐步擴大布局脈絡,目前擁有建築甲級、市政甲級、景觀甲級、規劃乙級等大部分資質。從單純的建築設計,延伸至前期策劃、景觀設計、室內設計、燈光、幕牆等全專業策劃。


除了天尚的管理層身份,蔡輔奎更是一位設計師。


從2009年開始,爲了提高項目設計質量,提升團隊設計水平,天尚團隊逐步開始和國際設計事務所一起合作項目。“在合作中,我們充分認識到境外設計師的專業化之高,對項目的前期研究之細緻,以及對項目的設計充滿着熱情,這是我們要向境外設計師學習的地方。”蔡輔奎講到。


同時蔡輔奎還分享了和德國設計大師PETER先生一起合作設計台州中央商務區的一些細節:


“那是4月一個沉悶的大霧天,我和PETER先生一起去台州中央商務區看現場,爲了能看到地塊的全貌,近240斤的PETER先生和我一起爬到二十幾層的樓頂鳥瞰現場。我現在仍記得他氣喘吁吁卻眼神堅毅的模樣。還有在新天地項目中,他對建築細節的把握,建築文化的傳承,建築材質的細膩都讓我深深折服。”


蔡輔奎喝了一口茶繼續說:“中國的設計師一般去現場考察僅僅是拍幾張照片,聊幾句基礎情況。那次以後,我跟團隊說,以後做每個項目我們都要先靜下心來花時間去體會現場、瞭解城市、深挖底蘊。”



蔡輔奎和Peter的合影


從新生嬰兒,至目前杭州總部共擁有500多人團隊,分公司30家,天尚的十年發展歷程,在這個看中渠道、資源和業績的行業裏,並不容易。


資質健全,發展步入正軌。2018年,天尚簽了一千多個設計合同,設計板塊到賬額2.8億元人民幣。


在蔡輔奎的規劃裏,除了設計,天尚會放更多的精力在EPC(工程總承包)上,打通全產業鏈,最終成爲城市的綜合服務商。在業務板塊,一二線城市建築行業的新建項目逐漸變少,他打算花跟多時間在鄉村振興、城市有機更新和未來社區上,成爲美麗中國綜合發展服務商。


蔡輔奎已經從藉藉無名的小設計師成長爲集團的舵手,但他一直把生活和工作分得很清楚。“在工作完纔回家,在家裏也不會看書,壓力大了就逗小孩,逗完小孩頭一沾枕頭沒幾分鐘就睡着了。”


最近,蔡輔奎又多了一個養花花草草的愛好。處於“好玩”,他在德清拿了一塊200多畝的小農場,自己設計了景觀,還打算設計幾個餐廳和小木屋。


“打算做項目的時候,把設計師們關在世外桃源的小黑屋裏。”蔡輔奎笑說。



鋅財經

怎麼完成從掛靠到品牌的轉變?

蔡輔奎

一,設分公司,目前在外地以省級爲單位設立,浙江省基本上每個地級市都覆蓋了。第二,自媒體這一塊做得還可以,包括天尚論壇,天尚公衆號,在設計界算不錯。第三個,參與各種論壇,包括去年參加了博鰲美麗鄉村的論壇,跟浙江省設計協會論壇等。第四個就是和高校合作,組織培訓,和浙江大學培訓學院成立美麗鄉村產業的培訓體系。


鋅財經

入行十幾年,你感受哪些行業變化?

蔡輔奎

十五年來,整個行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以前的設計行業有幾個特點:高速度、高產量,因爲那時候業主方都快速追求經濟利益;是以單專業作戰的時代,融合性系統性不夠,非專業業主參與度過高;設計師地位低下。


現在整個行業和過去完全不一樣:高速度、高質量,現在業主方要求設計既要快質量又要好;業主專業化的提高,從原來的懵懂型慢慢的轉向類專業型;發包模式的轉變,由原來單專業的發包到現在的設計總包以及EPC;社會全環境對設計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招聘



歡迎加入我們的行業羣,公衆號後臺回覆" 加入"即可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今日頭條/騰訊新聞/鳳凰新聞/百家/搜狐新聞/一點資訊/雪球創投時報等50多家媒體入駐賬號


©本文版權歸“鋅財經”所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