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了解古代的軍事戰術,之前買了一本《武經總要》,讀過以後感覺到了我國古代軍事的輝煌,所以想了解的更全面一點。時間足夠的話想寫一本架空歷史的小說,收集一下相關知識


謝邀,我先放一個大致的,這是我之前一篇文章:

先說戰術,在我看來古代戰術大致分為一下幾個時期:

1.史前時期

2.奴隸制步兵與戰車時代

3.封建步兵時代

4.重騎兵時代

史前時代

顧名思義就是沒什麼靠譜記載的時代,這一時期的戰鬥可能比村口的械鬥水平高不了多少,記載也充滿了鬼神故事,不可採信。

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史記·五帝本紀》

奴隸制步兵時代

這一時期,由於中國多平原,戰車技術發展極快,所以體現的不明顯,一下主要分析西方軍事制度,西方在這一時期又有三種主要戰術:希臘矛盾方陣,馬其頓長槍方陣,羅馬劍盾方陣。

戰術特點為近戰步兵方陣為核心,騎兵和散兵保護兩翼,戰車(如果有)為突擊力量,幾乎不使用弓弩,主要存在於沿海多山地區,士兵以公民兵為主。

希臘矛盾方陣

由希臘公民充當的重步兵組成,重裝步兵的單兵防禦體系一般由頭盔、胸甲與盾牌構成,頭盔基本沒有防禦效果。方陣的防禦主要依賴士兵手中的盾牌。重裝步兵的擁有兩把武器,主武器為長矛副武器為短劍,常在方陣解體後的混戰中使用。

斯巴達重步兵

希臘重步兵在對抗波斯的輕步兵佔據了絕對優勢:

馬拉松之戰,雅典重步兵一萬人擊敗波斯軍隊數萬人(具體不詳,一說十萬人)

溫泉關之戰,希臘聯軍損失千餘人,殺傷波斯軍隊過萬人(斯巴達三百勇士)

布拉底之戰,斯巴達聯軍三萬人,擊敗波斯軍隊五萬人,波斯從此一蹶不振

這一戰術對士兵的素質要求高,隨著伯羅奔尼撒戰爭後,希臘公民赤貧化而衰落。

馬其頓方陣

大名鼎鼎,亞歷山大大帝的成名戰術,希臘重步兵方陣的魔改版,對士兵的素質要求下降,主要依賴士兵的紀律性。使用超過5米的長矛,正面威力巨大,但靈活性差,需要精銳的散兵和騎兵保護兩翼。亞歷山大憑藉這一戰術取得了驚人的成就,這裡不再贅述。但由於馬其頓方陣靈活性差,且沒人破甲能力,極度依賴散兵保護,在裝備了精良鎧甲的羅馬劍盾方陣崛起後就離開了歷史舞台。

馬其頓方陣

羅馬方陣

威震天下的羅馬劍盾方陣,由於青銅護甲的完善以及羅馬共和國的崛起而興盛,隨著鐵器的應用,騎兵和弓弩的興起,以及羅馬帝國的衰落被淘汰。士兵由羅馬公民組成,配備有精良的鎧甲,方盾,短劍(長約兩尺),輕重標槍若干。

羅馬方陣由三橫列組成,沒有經驗的青年兵組成的第一橫列,經驗豐富的壯年兵組成的第二橫列,最為精銳的成年兵組成的第三橫列。接近敵人時,先投標,隨後依次衝鋒。公元前168年,彼得那會戰,羅馬軍隊三萬八千人,以極小的代價(羅馬方面宣稱陣亡約百人),幾乎全殲了馬其頓大軍五萬人,宣告了羅馬時代的到來。

侵刪

戰車時代

在我國自商朝興起,在西周時期趨於完善,在戰國時期,由於鐵質武器鎧甲,騎兵的興盛以及戰場地形的多樣化而衰落。戰術特點為以戰車位絕對核心,貴族武士為戰場統治力量,步兵處於戰場僕從地位。

西周時,軍隊以「乘」為基本編製單位,周制每乘有「士」三人,「卒」七十二。「士」又叫甲士、甲,受過嚴格訓練的軍事貴族,卒一般由平民或奴隸組成。周天子稱「萬乘之國」,強大的諸侯稱「千乘之國」。所謂「三千越甲可吞吳」,就是指的一千乘的軍隊。

一般每車載甲士3名,按左中右排列。車左主射,是一車之首,又稱"甲首";車右持矛,主擊刺,並有為戰車排除障礙之責;居中的是駕馭戰車的御者。步兵負責搖旗吶喊,以及清理戰場。

戰車的優點在於正面衝擊威力巨大,幾乎沒有步兵方陣可以抵當戰車的衝擊。

戰車缺點也很明顯:首先戰車主要適用於平原地區,極度依賴良好的道路。同時,戰車的生產,養護非常昂貴,駕駛者需要長期訓練才能投入戰鬥,總之戰車部隊的維持非常依賴富有的貴族。

在戰國時期,隨著血統貴族階級的瓦解,戰場範圍的擴大,鐵器,弓弩,馬匹的廣泛應用以及戰場範圍的擴大。戰車不再適合於戰場,逐漸被歷史淘汰。

封建步兵時代

顧名思義,封建時代以步兵為核心的戰術。在西方,個人認為以「匈奴人入侵」為開始,以法蘭克帝國建立騎士制度為終結。在我國,以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為開始,以南北朝時重騎兵的興盛為終止。

這一時期,軍事戰術以步兵為核心,大量使用弓弩,以戰車為輔助,以騎兵為主要突擊力量,同時擔任偵查騷擾任務。這時,由於馬鐙和高橋馬鞍的缺失,騎兵還不能直接衝擊嚴密的步兵方陣。當時流行的一種編製:

"五騎一長,十騎一吏,百騎一率,二百騎一將"———《六韜兵略》

重騎兵時代

這一時期,自馬鐙和高橋馬鞍的發明開始,到火繩槍的大規模運用為止。

在馬鐙和高橋馬鞍發明前,騎兵主要持刀劍類短兵器,以劈砍為主,還不是戰場的統治力量。最早的馬鐙實物發現於四世紀左右,西方馬鐙運用晚於我國,一般認為在公元七世紀以後。

這一時期的重要改變還有,鐵質的鎖子甲和鱗甲開始成熟。這兩種盔甲,對當時的武器有極好的防禦作用。加之戰士們還會在鐵甲內加穿軟墊,普通的攻擊很難對全副武裝的武士造成傷害。通常要劈砍或突刺數次才能形成破甲。這一時期,只有兩種方法可以穩定破甲——強弩和藉助馬匹的衝擊力。由於強弩製造複雜易於損壞,且射速極低並不是一種高效的武器,換句話說:

只有重騎兵能對重騎兵造成有效的傷害。

重騎兵一般人馬均裝備有防護性能良好的盔甲和盾牌,武器以長矛為主,以強大的衝擊力和優秀的防禦力而著稱,一般正面以自由衝鋒為主,在攻擊側翼時,以錐形陣為主。進攻時先會令步兵,遠程部隊和輕騎兵騷擾對方,打亂對方陣型。當敵方陣型鬆動時,重騎兵發動雷霆萬鈞的一擊,直接擊潰對手。

蒙古重騎兵

我們來看看當時指揮官的一些言論:

據我所知在過去500年中,從來沒有一隻軍隊能在沒有重騎兵的情況下取得勝利。

真主保佑,每一個拉丁騎士身上都插滿了箭只,但他們依然在奮力砍殺。

當我們把對方騎士逐出戰場時,戰鬥就已經結束了 。

再來看看當時一些戰例:

公元1117年秋,耶路撒冷國王鮑德溫四世以375名騎士和四千名步兵擊敗了薩拉丁的兩萬六千人。

公元1115年,金遼護步答岡之戰,金軍以兩萬重騎兵擊敗遼軍70萬人(實際估計為15-20萬)

公元1126年,宋金太原之戰,金軍以偏師數千人擊敗宋朝的西軍數萬人,斬宋軍主將种師中於陣。

由於這一時期,重騎兵絕對佔據了優勢,把資源投入到其他兵種顯然是不明智的,這時期的步兵還處在戰場僕從地位。而為了發揮出重騎兵的全部威力,騎手必須從小訓練並裝備合身的武器盔甲,這需要大量得資金和長期培養,騎士階層由此興盛。(一名重騎兵的裝備大概價值22頭牛)

附:西方騎士制度

騎士通常是地方上的封建主,擁有大片土地,自備武器鎧甲,每年需率領規定數目的步兵,為上級封建主服役40-60天。騎士通常還擁有地方上部分的行政權,司法權。

我國府兵制:

士兵通常由國家分配土地,士兵自備武器盔甲,平時農耕,定期隨長官戍邊或戰時隨上級長官出征。富有的兵戶充當騎兵,有較高的地位,一般的兵戶充當步兵。後因為唐玄宗時由於土地兼并的緣故而廢止,被募兵製取代。

重騎兵的終結者——近代步兵

「中世紀的歐洲步兵可戰勝剋星騎兵(非偶然性的)」這種說法是否可以成立??

www.zhihu.com圖標

最先挑戰重騎兵地位的是長弓,長弓平民階層掌握的第一款可以穩定殺傷騎士的武器。之前的破甲武器如十字弩等雖然可以破甲,但射程和射速都不理想,且造價昂貴容易損壞,動搖不了騎士的地位。英國長弓手憑藉著手中的弓箭取得了數次驚人的勝利。

長弓兵戰術一般為,長弓手選擇坡地事先布置拒馬之類的障礙,長弓手排列於坡頂,方陣後或方陣間會有騎士或步行騎士壓陣,等待敵軍進攻。

公元1346年,克雷西戰役,英軍以一萬兩千人擊敗法國三萬五千人

公元1415年,阿金庫爾戰役,英軍以五千九百人擊敗法軍三萬六千人

類似的戰役,在百年戰爭中還有不少,不再贅述。這一時期重騎兵開始跌下神壇,但長弓的兩個致命缺點卻挽救了騎士階層

第一,長弓手對臂力要求極高,通常要從小訓練,且對身高有要求,通常不得低於180cm。(但不需要裝備昂貴的馬匹盔甲)

第二,長弓由於還是一種直接使用人力的冷兵器,所以威力有上限,在板甲出現之後就沒落了。

真正毀滅騎士階層的,或者說使步兵取得和重騎兵同等地位的還是火槍。

火槍是一款真正廉價的,無需長期訓練的即可使用的,可以無限提升威力的平民武器。

通常情況下火槍手只需要花費2個月的時間來進行基本的隊列和射擊訓練即可奔赴戰場,如果戰況緊急,訓練還可以壓縮到7-15天。這一時期,一個沒有任何軍事訓練的農奴,都可以用火槍殺死一個全副武裝、畢生習武的騎士老爺。

這一時期的典型戰術是西班牙大方陣,1505年,經西班牙東北部的阿拉貢王國國王斐迪南二世批准實行,由火槍兵(佔50%,後期佔75%),長槍兵(佔30%。後期佔25%)和劍盾步兵(佔20%,後期取消)組成。但這一時期由於火槍糟糕的射速和威力,以及僱傭兵的忠誠問題,貴族騎士依然是戰場上決定性的力量。

法國和西班牙的羅克魯瓦戰役,就是最好的例子:

此次戰役,西班牙軍隊將主力步兵排成五個方陣,並令騎兵和附庸國的軍隊保護兩翼,等待法軍進攻。法軍發起進攻後,迅速擊潰了西班牙騎兵和附屬國軍隊,對西班牙方陣完成合圍。隨後,法國軍隊發起了多次進攻,均被擊退。隨後,法軍放棄強攻,轉而用火炮消耗西班牙軍隊,次日西班牙方陣不堪重負,最終投降。

同時期的明清戰爭中,清軍也多次使用這個戰術

清軍主動進攻,清理明軍兩翼——明軍固守——清軍切斷明軍補給——明軍糧草不足,被迫主動進攻——明軍崩潰

17世紀,北方雄獅,古斯塔夫改革

這一時期軍事上出現了三大變化:

第一,最重要的變化就是刺刀的發明,這一發明賦予火槍手強大的近戰能力,使長槍兵徹底退出歷史舞台,這一變化使得步兵的火力和功能性大大加強

第二,現代戶籍制度和徵兵制度的建立,保證了平民出身的步兵的忠誠

第三,近代列線步兵戰術開始確立,使火槍可以發揮最大的威力

這一時期,步兵重要取得了和騎兵同等的地位,騎士階級徹底瓦解,但不重視騎兵的將軍還是會付出慘重的代價,比如古斯塔夫本人就是被德國騎兵殺死的。

當然,步兵取代騎兵成為戰場主力的步伐以無法阻擋,到拿破崙時期,由於新式滑膛槍和新式黃銅火炮的出現,騎兵逐漸成為戰場上的輔助兵種,騎手也由貴族變成了平民。這一時期,重騎兵的主要作用已經由直接衝擊敵軍,轉變為迫使敵軍由列線狀態轉變為矩形陣,這樣可以減弱敵軍火力,增加己方槍炮的殺傷力。同時騎兵還有衝擊陷入混亂敵軍和追擊敵方潰散的部隊任務。

滑鐵盧戰役,法國騎兵迫使英軍結成矩形陣

由於步炮兵沒有及時跟進,法軍騎兵直接衝擊英軍,慘敗。

這一時期,試圖以騎兵直接衝擊嚴密的步兵陣線幾乎與自殺無異。

八里橋之戰,清軍展現了視死如歸的勇氣,以損失上萬人的代價阻擊英軍,最終只殺傷英法聯軍不到百人

當然,使騎兵徹底退出正面戰場的還是這個

當機槍被加起來後,騎兵唯一能做的,就是殺了馬,給步兵做飯。


.....這個回答應該能滿足你的部分需求吧。

關於唐朝的作戰方式。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4030780/answer/631205629

不好意思一張圖拿來水幾次,

匿名算了_(:з」∠)_


謝邀。

你這問題實在太大了,我可以寫很長,而說句實在話我目前真的沒啥精力寫長文。

個人建議可以先把「武經七書」《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六韜》、《三略》、《司馬法》、《尉繚子》、《李衛公問對》這幾本書全看了,我敢拿我早已不存在的節操擔保,這幾本書可以解決題主除了補給以外(關於補給只有《尉繚子》稍微提了一下,可能是這些作者都覺得補給這種事情太基本了所以沒太關心,這一點你可以選擇再去看一下《太白陰經》和《夢溪筆談》)幾乎所有問題。

因為首先我自己確認了一遍,題主想要的這幾本書上面都有。而且網上都有免費在線直接閱讀的資源。

其次這些都是古代武學生的教科書,這些都學完了,恭喜你,你的知識水平已經接近一名古代新進軍官了(因為除了這七本書那些武學生還要學別的)。

先這樣吧,有啥事可以直接問我。


戰國時期各國軍隊的可能情況

如果按照現有資料推測魏國均對面對一支勢均力敵的敵人時的野外會戰臨陣布置形式,可能是這個樣子的

首先,均對的兵種:和戰國時期其他國家一樣,步 騎 車三種兵種:

根據為戰國策 魏一·蘇子為趙合從說魏王:今竊聞大王之卒,武力二十餘萬,蒼頭二千萬,奮擊二十萬,廝徒十萬,車六百乘,騎五千匹。

以及吳子 勵士:於是武侯從之,兼車五百乘,騎三千匹,而破秦五十萬眾,此勵士之功也。先戰一日,吳起令三軍曰:「諸吏士當從受(馳)[敵]。車騎與徒,若車不得車,騎不得騎,徒不得徒,雖破軍皆無(易)[功]。」故戰之日,其令不煩而威震天下。

而軍陣前部可能布置一隻一定數量的獨立弓努手步對:魏國雖然缺乏普遍的射獵風氣,但是仍舊可能用一些方式來鼓勵治下部分民眾練習射箭,典型案例:韓非子·內儲說:李悝為魏文侯上地之守,而欲人之善射也,乃下令曰:「人之有狐疑之訟者,令之射的,中之者勝,不中者負。」令下而人皆疾習射,日夜不休。及與秦人戰,大敗之,以人之善戰射也。

弓弩手後面是一定數量的炮灰——輕卒:「輕卒」,也叫下卒、輕兵等名稱,是純炮灰,戰時用來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或者用來引誘敵人暴露弱點,

關於輕卒,理論上的記載常見於吳子等兵書,如吳子:武侯問曰:「兩軍相望,不知其將,我欲相之,其術如何?」

起對曰:「令賤而勇者,將輕銳以嘗之,務於北,無務於得。觀敵之來,一坐一起,其政以理,其追北佯為不及,其見利佯為不知,如此將者,名為智將,勿與戰矣。若其眾[灌字「氵」旁換「訁」旁]嘩,旌旗煩亂,其卒自行自止,其兵或縱或橫,其追北恐不及,見利恐不得,此為愚將,雖眾可獲。」

同時也借鑒一下齊國的孫臏兵法 威王問:齊威王問用兵孫子曰:「兩軍相當,兩將相望,皆堅而固,莫敢先舉,為之奈何?」孫子答曰:「以輕卒嘗之,賤而勇者將之,期於北,毋期於得。為之微陣以觸其側。是謂大得。」

孫臏兵法八陣:敵弱以亂,先其選卒以乘之。敵強以治,先其下卒以誘之。輕卒的數量,武器配置和編製似乎沒有嚴格的標準。

使用輕卒典型的戰例,魏國的我沒有查到,如果借鑒一下其他國家的,則有:

引誘敵人暴露弱點:雞父之戰 :吳子以罪人三千先犯胡、沈與陳,囚徒不席戰,以示不整。三國爭之。吳為三軍以繫於後,中軍從王,從吳王。光帥右,掩餘帥左。掩餘,吳王壽夢子。吳之罪人或奔或止,三國亂,吳師擊之,三國敗,獲胡、沈之君及陳大夫。(雖然是春秋時期的,但是戰國時期估計輕卒的使用原理一樣)。

消耗敵人士氣與有生力量:長平之戰:趙括至,則出兵擊 秦軍。秦軍詳敗而走,張二奇兵以劫之。趙軍逐勝,追造秦壁。壁堅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萬五千人絕趙軍後,又一軍五千騎絕趙壁間,趙軍分而為二,糧道絕。而秦出「輕兵」擊之。趙戰不利,因築壁堅守,以待救至。

輕卒後面是均對的主體,眾卒,由徵召兵組成,他們的組成是編戶齊民下制度下的徵召兵,只要在戶及制度「能夠控制的範圍內」,理論上滿足一定年齡的都要徵召,作戰部對的主體和後勤部對的主體都是他們,典型的記載:

銀雀山漢簡版尉繚子 守權:......城堅而厚,士民眾篡(選),薪食經□,〔弩〕勁矢仁(韌),矛戟□□,□□策也。戰國策 魏策 秦敗魏於華走芒卯而圍大梁:臣聞魏氏悉其百縣勝兵,以止戍大梁......《淮南子·人間訓》:.....西門豹曰:「王主富民,霸主富武,亡國富府庫。今君欲為霸者也,臣故蓄積於民。君以為不然,臣請先登鼓之,甲兵粟米可立直也。」乃登城而鼓之,致甲笴兵弩而出。再鼓,服健載粟而至......

至於這些兵是完全戰時臨時徵召,戰後馬上退伍(類似睡虎地秦簡記載的秦國基層司法官員喜的從軍經歷),還是有一個固定的脫產服役期(比如類似西漢郡國兵的兩年脫產服役期),目前的資料似乎不完善,看不出來。

而眾卒的常規布陣,按照先秦時期的慣例,應該分成三個部分,左翼(戰國文獻中成為左和),中軍,右翼(右和),關於左右翼稱為左和,右和的文獻:《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李悝警其兩和,曰:「謹警敵人,旦暮且至擊汝。」如是者再三而敵不至,兩和懈怠,不信李悝。居數月,秦人來襲之,至幾奪其軍。此不信患也

一曰:李悝與秦人戰,謂左和曰:「速上!右和已上矣。」又馳而至右和曰:「左和已上矣。」左右和曰:「上矣。」於是皆爭上。其明年,與秦人戰。秦人襲之,至幾奪其軍。此不信之患。

左右翼和中軍,每個部分兵力上限可能是一萬人,基本形式是分為五條戰線,每條戰線縱深五人,戰時如果要加大縱深,可在五條戰線後面繼續累加布置更多戰線,根據如下:

銀雀山版尉繚子 守權:......城堅而厚,士民眾篡(選),薪食經□,〔弩〕勁矢仁(韌),矛戟□□,□□策也。

戰國策 秦敗魏於華走芒卯而圍大梁:臣聞魏氏悉其百縣勝兵,以止戍大梁......

尉繚子 經卒令:經卒者,以經令分之為三分焉:左軍蒼旗,卒戴蒼羽;右軍白旗,卒戴白羽;中軍黃旗,卒戴黃羽。卒有五章:前一行蒼章,次二行赤章,次三行黃章,次四行白章,次五行黑章。次以經卒,亡章者有誅。前一五行,置章於首;次二五行,置章於項;次三五行,置章於胸;次四五行,置章於腹;次五五行,置章於腰。

尉繚子 勒卒令:百人而教戰,教成,合之千人;千人教成,合之萬人;萬人教成,合之三軍。三軍之眾,有分有合,為大戰之法,教成,試之以閱。

魏國軍陣的基本形態,方 園 長橢圓

銀雀山版尉繚子〔兵之所〕及者,羊腸亦勝,鋸齒亦勝,緣山入溪亦勝,方亦勝,圜(圓)亦勝,橢亦勝。

眾卒的編製則可參考尉繚子

眾卒的基本隊形,參考中國軍事史 兵法

眾卒的武器配置參考各個學者對曾經的魏國領地,河南汲縣山彪鎮戰國墓出土水陸攻戰紋銅鑒上的圖案的解釋

典型的觀點如藍永蔚:認為是典型的長短相雜的花隊,而且配置方式並不唯一

按此觀點,一個隊50人的武器配置圖如下:

以及這種形

布置在眾卒軍陣後方的是精銳的選卒:也叫篡卒、選鋒,簡選之士,選練之士等,這次士兵以一定的標準選出來,單獨變為一隻精銳突擊隊,不與其他部隊/眾卒摻雜編組。

魏國選卒思想的記載:吳子:然則一軍之中,必有虎賁之士,力輕扛鼎,足輕戎馬,搴旗斬將,必有能者。若此之等,選而別之,愛而貴之,是謂軍命。其有工用五兵、材力健疾、志在吞敵者,必加其爵列,可以決勝。厚其父母妻子,勸賞畏罰,此堅陳之士,可與持久,能審料此,可以擊倍。」

關於選卒的作用,齊國孫臏兵法里記載更多,對魏國選卒的運用也有借鑒作用:

孫臏兵法篡卒:孫子曰:兵之勝在於篡卒,其勇在於制,其巧在於勢,其利在於信,其德在於道,其富在於亟歸;其強在於休民,其傷在於數戰。孫臏兵法威王問:......篡卒力士者何也?......篡卒力士者,所以絕陣取將也。孫臏兵法八陣:敵弱以亂,先其選卒以乘之。敵強以治,先其下卒以誘之。銀雀山漢簡 略甲:......夫若此者,以眾卒從之,篡卒因之,必將....篡卒因之,必......

其他戰國時期文獻中,七雄各國選卒的記載也廣泛存在

《戰國策·齊策一》:「 楚 大勝齊 ,其良士選卒必殪,其餘兵足以待天下。」

《呂氏春秋·愛類》:「王也者,非必堅甲利兵選卒練士也。」

韓非子:昔者吳起教楚悼王以楚國之俗曰:「大臣太重,封君太眾,若此則上逼主而下虐民,此貧國弱兵之道也。不如使封君之子孫三世而收爵祿,絕滅百吏之祿秩,損不急之枝官,以奉選練之士。」

而選卒的作用在先秦時期是很重要的,可以說是均對打擊力量的主力,比如牧野之戰周武王率領的3000虎賁就是典型的選卒,周聯軍在主力西六師尚未趕到的情況下,靠著武王率領的3000虎賁配上300戰車就衝垮了商朝臨時拼錯的奴隸大軍。

又如

呂氏春秋 簡選中的記載:

【簡選】

  三曰:世有言曰:「驅市人而戰之,可以勝人之厚祿教卒;老弱罷民,可以勝人之精士練材;離散系系,可以勝人之行陳整齊;鋤櫌白梃,可以勝人之長銚利兵。」此不通乎兵者之論。今有利劍於此,以刺則不中,以擊則不及,與惡劍無擇,為是斗因用惡劍則不可。簡選精良,兵械銛利,發之則不時,縱之則不當,與惡卒無擇,為是戰因用惡卒則不可。王子慶忌、陳年猶欲劍之利也。簡選精良,兵械銛利,令能將將之,古者有以王者、有以霸者矣,湯、武、齊桓、晉文、吳闔廬是矣。殷湯良車七十乘,必死六千人,以戊子戰於郕,遂禽推移、大犧,登自鳴條,乃入巢門,遂有夏。桀既奔走,於是行大仁慈,以恤黔首,反桀之事,遂其賢良,順民所喜,遠近歸之,故王天下。武王虎賁三千人,簡車三百乘,以要甲子之事於收野,而紂為禽。顯賢者之位,進殷之遺老,而問民之所欲,行賞及**,行罰不辟天子,親殷如周,視人如己,天下美其德,萬民說其義,故立為天子。齊桓公良車三百乘,教卒萬人,以為兵首,橫行海內,天下莫之能禁,南至石樑,西至酆郭,北至令支。中山亡邢,狄人滅衛,桓公更立邢於夷儀,更立衛於楚丘。晉文公造五兩之士五乘,銳卒千人,先以接敵,諸侯莫之能難。反鄭之埤,東衛之畝,尊天子於衡雍。吳闔廬選多力者五百人,利趾者三千人,以為前陳,與荊戰,五戰五勝,遂有郢。東征至於庳廬,西伐至於巴、蜀,北迫齊、晉,令行中國。故凡兵勢險阻,欲其便也;兵甲器械,欲其利也;選練角材,欲其精也;統率士民,欲其教也。此四者,義兵之助也,時變之應也,不可為而不足專恃。此勝之一策也。

戰國時期,魏國最有名的選卒,當屬魏武卒,

荀子 議兵篇: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宅。(從文中看,魏武卒具有良好的野外負重開進能力,具備作為精銳步兵所需的良好體能,同時,魏武卒有同時使用多種遠近兵器的技能)《漢書·刑法志》:「齊愍以技擊強,魏惠以武卒奮,秦昭以銳士勝。當然,從文獻看,戰國時期魏國選卒的選擇標準,未必只有上面荀子說的那些,即選卒不一定只有武卒一種:吳子:武侯問曰:「願聞治兵、料人、固國之道。」  起對曰:「古之明王,必謹君臣之禮,飾上下之儀,安集吏民,順俗而教,簡寡良才,以備不虞。昔齊桓募士五萬,以霸諸侯;晉文召為前行四萬,以獲其志;秦繆置陷陳三萬,以服鄰敵。故強國之君,必料其民。民有膽勇氣力者,聚為一卒。樂以進戰效力,以顯其忠勇者,聚為一卒。能逾高超遠,輕足善走者,聚為一卒。王臣失位而欲見功於上者,聚為一卒。棄城去守,欲除其丑者,聚為一卒。此五者,軍之練銳也。

同時,魏國的選卒還未必一定是步卒,有可能配屬戰車:

尉繚子 兵教下:......十一曰死士,謂眾軍之中有材力者,乘於戰車,前後縱橫,出奇制敵也;......這一點在同為三晉的趙國表現的更加明顯:《史記·李牧列傳》:......於是乃具選車得千三百乘,選騎得萬三千匹,百金之士五萬人,彀者十萬人,。......魏國選卒的編製,估計和上文說的眾卒差不多。

魏國選卒的武器裝備,尤其是鎧甲,因為沒有出土文物,所以只能依照荀子對武卒的描述進行推測了,歷史上各因為沒有出土文物,所以只能依照荀子對武卒的描述進行推測了,歷史上各家觀點如下:

如下:

接上

至於魏國軍隊中選卒的數量,既然是精銳士兵,數量就不會太多,按照吳子的記載,有三千人的選卒就可以左右戰場的局勢了。

吳子 圖國:武侯問曰:「願聞治兵、料人、固國之道。」  起對曰:「古之明王,必謹君臣之禮,飾上下之儀,安集吏民,順俗而教,簡寡良才,以備不虞。昔齊桓募士五萬,以霸諸侯;晉文召為前行四萬,以獲其志;秦繆置陷陳三萬,以服鄰敵。故強國之君,必料其民。民有膽勇氣力者,聚為一卒。樂以進戰效力,以顯其忠勇者,聚為一卒。能逾高超遠,輕足善走者,聚為一卒。王臣失位而欲見功於上者,聚為一卒。棄城去守,欲除其丑者,聚為一卒。此五者,軍之練銳也。「有此三千人」,內出可以決圍,外入可以屠城矣。」

同時,參考一下出土文獻中戰國時期其他國家的選卒數量:

銀雀山漢簡 選卒

這段文獻講得是先秦時期選卒的使用案例,其中講到戰國時期的那段,文字殘缺較大,但是結合上下文和一些關鍵字,也是可以推知一下信息,裡面疑似提到了齊威王和齊宣王時期某次戰役中齊國動用了6000人的選卒,以及秦國在某次戰役中動用了8000選卒。

從這些文獻看,包括魏國在內的各個戰國均對在一次戰役中能夠投放到戰場的選卒數量應該就是幾千人的級別。

魏國均對的一些作戰理念

比如主將專心指揮作戰,不主張像三國演義里那樣逞匹夫之勇去斗將將受命之日忘其家,張軍宿野忘其親,援(抱)[桴]而鼓忘其身。吳起臨戰,左右進劍。起曰:「將專主旗鼓爾,臨難決疑,揮兵指刃,此將事也。一劍之任,非將事也

又比如

軍陣在行進中,真正與敵人接戰前,要保持隊形,不能亂沖:尉繚子 兵令上:......六曰號別,謂前列務進,以別其後者,不得爭先登不次也;七曰五章,謂彰明行列,始卒不亂也;......十二曰力卒,謂經旗全曲,不麾不動也。......

尉繚子 武議 吳起與秦戰,未合,一夫不勝其勇,前獲雙首而還。吳起立斬之。軍吏諫曰:「此材士也,不可斬。」起曰:「材士則是也,非吾令也。」斬之。

軍陣真正接敵作戰,則鼓勵向前猛衝,不要求保持隊形(秦國散陣自斗,魏國估計半斤八兩) 尉繚子 經卒令:鼓行交斗,則前行進為犯難,後行退為辱眾。逾五行而前者有賞,逾五行而後者有誅。所以知進退先後,吏卒之功也。故曰:「鼓之,前如雷霆,動如風雨,莫敢當其前,莫敢躡其後。」言有經也。

再比如:選卒(魏武卒等)的戰場使用方式的推測,

首先選卒應該算是奇兵:

而魏國的兵法中對奇兵的運用理念如下:

尉繚子 兵令上:善禦敵者,正兵先合,而後扼之,此必勝之術也。

尉繚子 勒卒令:夫蚤決先(敵)[定],若計不先定,慮不蚤決,則進退不定,疑生必敗。故「正兵貴先,奇兵貴後」,或先或後,制敵者也。

同時也可以借鑒一下齊國的孫臏兵法八陣:敵弱以亂,先其選卒以乘之。敵強以治,先其下卒以誘之。

綜上,同時由於戰國史料中戰役細節的缺失,魏國精銳選卒在戰場上到底怎麼用,找不到原始記載,姑且借鑒一下後世漢朝的例子。

一種可能是布置在軍陣前方,作為先鋒部隊衝擊殺傷敵人銳氣,借鑒西漢李陵率領的荊楚勇士的例子,魏武卒這類的選卒和他們一樣是精通多種兵器的精銳

........陵至浚稽山,與單于相直,騎可三萬圍陵軍。軍居兩山間,以大車為營。陵引士出營外為陳,前行持戟盾,後行持弓弩,令曰:「聞鼓聲而縱,聞金聲而止。」虜見漢軍少,直前就營。陵搏戰攻之,千弩俱發,應弦而倒。虜還走上山,漢軍追擊,殺數千人。......

另一種可能是布置在軍陣後方,撐著眾卒拖住敵人的機會,伺機迂迴到敵人側後進行打擊,

借鑒東漢耿純的例子

赤眉、青犢、上江、大彤、鐵脛、五幡十餘萬眾並在射犬,世祖引兵將擊之

。純軍在前,去眾營數里,賊忽夜攻純,雨射營中,士多死傷。純勒部曲,堅守不

動。選敢死二千人,俱持強弩,各傅三矢,使銜枚間行,繞出賊後,齊聲呼噪,強

弩並發,賊眾驚走,追擊,遂破之。

還有一種可能,選卒具有非常好的機動性(比如武卒可以負重日中而趨百里,或者選卒本身就是上文說過的車騎),可以作為遠距離快速打擊部隊,典型案例,......龐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齊軍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過半矣。」乃棄其步軍,與其「輕銳」倍日並行逐之。......

魏國均對動員,集中,開進及駐紮營地的方式,參考淮南子 尉繚子踵軍令和《中國歷代軍事思想》

《淮南子·人間訓》:........西門豹曰:「王主富民,霸主富武,亡國富府庫。今君欲為霸者也,臣故蓄積於民。君以為不然,臣請先登鼓之,甲兵粟米可立直也。」乃登城而鼓之,致甲笴兵弩而出。再鼓,服健載粟而至........

魏國均對對將士的激勵方式及案例:

吳子 勵士:武侯問曰:「嚴刑明賞,足以勝乎?」  起對曰:「嚴明之事,臣不能悉。雖然,非所恃也。夫發號布令而人樂聞,興師動眾而人樂戰,交兵接刃而人樂死。此三者,人主之所恃也。」  武侯曰:「致之奈何?」  [起]對曰:「君舉有功而進饗之,無功而勵之。」  於是武侯設坐廟廷,為三行,饗士大夫。上功坐前行,餚席兼重器、上牢;次功坐中行,餚席器差減;無功坐後行,餚席無重器。饗畢而出,又頒賜有功者父母妻子於廟門外,亦以功為差。有死事之家,歲(被)[譴]使者勞賜其父母,著不忘於心。  行之三年,秦人興師,臨於西河。魏士聞之,不待吏令,介胄而奮擊之者以萬數。

韓非子

  吳起為魏武侯西河之守,秦有小亭臨境,吳起欲攻之。不去,則甚害田者;去之,則不足以徵甲兵。於是乃倚一車轅於北門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南門之外者賜之上田上宅。人莫之徙也。及有徙之者,還,賜之如令。俄又置一石赤菽東門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於西門之外者賜之如初。人爭徙之。乃下令曰: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國大夫賜之上田宅。人爭趨之,於是攻亭。一朝而拔之。

魏國均對的軍事紀律參考尉繚子,七國考和中國歷代軍事思想:

魏國均對在軍陣的適當位置應該部署有專門的督戰隊,但是缺乏細節記載

尉繚子 兵令上:......陳之斧鉞,飾之旗章,有功必賞,犯令必死。......

韓非子 初見秦:今天下之府庫不盈,囷倉空虛,悉其士民,張軍數十百萬,其頓首戴羽為將軍斷死於前不至千人,皆以言死。「白刃在前,斧鑕在後」,而卻走不能死也,非其士民不能死也,上不能故也。

魏國均對立將的原則

文獻中見到的一些魏國的其他武官及軍功爵位

魏國均對實行徵兵的記載補充:

至鄴,矯魏王令代晉鄙。晉鄙合符,疑之,舉首視公子曰:"今吾擁十萬之眾,屯於境上,國之重任。今單車來代之,何如哉?"欲無聽。朱亥袖四十斤鐵椎椎殺晉鄙。 公子遂將晉鄙軍。勒兵,下令軍中,曰:"父子俱在軍中,父歸。兄弟俱在軍中,兄歸。獨子無兄弟,歸養。"得選兵八萬人,進兵擊秦軍。秦軍解去,遂救邯鄲,存趙。

從這個記載看,魏國軍隊在信陵君要救的趙孝成王那個年代裡,父子,兄弟同在軍隊中服役是很常見的。

以往一提到魏國軍隊,馬上有人就想到大名鼎鼎的魏武卒,好像武卒就是魏國軍隊的主力了,然而

荀子議兵篇裡面說到

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宅。

這句話裡面除了強調武卒精良的裝備和過人的體力外,還說明了選中武卒之後可以獲得田產房產,以及更重要的,「復其戶」,這裡的復,應該是指復除,即免除一家人的賦役,找到道理講,一家人只要有一個人當上了武卒,則全家都可以看不用繳稅和服勞役兵役了。

魏國的家庭戶口,從記載來看,應該沒有實行秦國那種強制分家的分異令制度:

商鞅變法時明確規定: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並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內息者為禁

( 史記 商君列傳)

而魏國的家庭,則至少父母與子女在一個戶口上不分家的例子應該是可以的,五口之家,八口之家等不少,比如:

李悝所言:「一夫挾五口,治田百畝"

《孟子·梁惠王上》:「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這種情況下,軍隊中如果都是武卒,那一家人裡面不可能父子都在軍中服役,因為一個人當上武卒,則家人是可以復除的,而且武卒選拔應該是自願的,如果說父子都選上武卒,自願去當兵立功,那信陵君沒必要強調父子都在軍中則父親回去,人家自願來得幹嘛要人家走呢?

所以只有一個解釋,就是魏國軍隊的主體也是戰國時期流行的全民徵召兵,一個男丁只要滿足一定的年齡區間,比如15歲-60之間,只要沒有復除就都有服兵役的義務。

魏國輕騎兵的想像復原模型

形象參考,雖然是周天子的轄地出土的,但是和三晉很近

韓國和趙國均對的一些零散資料

兵制方面韓國均對實行徵兵的可能記載,秦攻宜陽,周君謂趙累曰:「子以為何如?」對曰:「宜陽必拔也。」君曰:「宜陽城方八里,材士十萬,粟支數年,公仲之軍二十萬,景翠以楚之眾,臨山而救之,秦必無功。」對曰:「甘茂,羈旅也,攻宜陽而有功,則周公旦也;無功,則削跡於秦。..

趙國均對實行編戶齊民制度的地區徵兵的可能記載

沙丘之變:史記趙世家:......高信即與王戰。公子成與李兌自國①至,乃起四邑之兵入距難,........五年,傅抵將,居平邑;慶舍將東陽河外師,守河梁。......公元前240年,趙將慶舍又曾「將東陽、河外師守河梁」(《史記·趙世家》)。都是就地起兵。韓非子 初見秦:......彼固亡國之形也,而不憂民萌,悉其士民軍於長平之下,以爭韓上黨......

必要情況下婦女兒童也要徵兆的記載:

公元前259年,秦國圍攻邯鄲,平原君趙勝「令夫人以下編於士卒之間,分功而作,家之所有盡散以晌士」((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在戰況危急之時,平原君的夫人、姬妾尚編入行伍之中,一般平民家的婦女應該也要被徵集入伍。(戰國策·中山策》:「令妻妾補縫於行伍之間。」長平之戰: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

趙國在不實行編戶齊民的地區,如胡服騎射之後的那些邊地「騎邑」,則實行募兵制度:

戰國策 趙二·王破原陽

  王破原陽,以為騎邑。牛贊進諫曰:「國有固籍,兵有常經。變籍則亂,失經則弱。今王破原陽,「以為騎邑」,是「變籍而棄經」也。且習其兵者輕其敵,便其用者易其難。今民便其用而王變之,是損君而弱國也。故利不百者不變俗,功不什者不易器。今王「破卒散兵,以奉騎射」,臣恐其攻獲之利,不如所失之費也。」

史記李牧傳;李牧至,如故約。匈奴數歲無所得,終以為怯。邊士日得賞賜而不用,皆願一戰。於是乃具選車得一千三百乘,選騎得萬三千匹,"百金之士"五萬人,彀者十萬人,悉勒習戰。

趙國均對的異族僱傭軍

史記趙世家記載,胡服騎射之後,趙國出兵的兵種組成情況:二十一年,攻中山。趙袑為右軍,許鈞為左軍,公子章為中軍,王並將之。牛翦將車騎,趙希並將胡、代。和魏國基本一致,只不過多了樓煩、東胡和戎狄化的代地趙國人組成的僱傭輕騎兵可能形象參考塔爾坡秦墓出土的戎狄騎馬俑

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涼城縣毛慶溝村墓葬群中出土的三棱式青銅箭鏃,而涼城縣毛慶溝村地處趙國的雲中郡$在春秋戰國時這裡曾活躍著大量的林胡,樓煩人

趙國均對裝備大型立盾的記載

點擊展開,查看完整圖片長平古戰場出土的趙國均對實戰裝備「寧壽令戟」

從考古資料上看,趙國出土近戰武器裡面戈矛戟鈹都有,其中又以鈹最多,這和秦的一號坑裡出土的情況類似,估計趙國的近戰部隊百金之士裡面鈹兵居多,其他武器則各佔一些

史書中關於李牧所率北方邊軍的兵力和兵種的記載

趙國均對的一些經典打法:

先派輕卒誘敵深入,主力以逸待勞,軍陣延長兩翼,對敵人實行三面包抄

《史記》:李牧至,如故約。匈奴數歲無所得,終以為怯。邊士日得賞賜而不用,皆願一戰。於是乃具選車得一千三百乘,選騎得萬三千匹,百金之士五萬人,彀者十萬人,悉勒習戰。大縱畜牧,人民滿野。匈奴小入,佯北不勝,以數千人委之。單于聞之,大率眾來入,李牧多為奇陣,張左右翼擊之,大破匈奴十餘萬騎。滅襜襤,破東胡,降林胡,單于奔走,其後十餘歲,匈奴不敢近趙邊城。

先佔領制高點,然後將軍陣排成大縱深的縱隊,藉助山勢對低處的敵人進行衝擊

《史記》:軍壘成,秦人聞之,悉甲而至。軍士許歷請以軍事諫,趙奢曰:「內之。」許歷曰:「秦人不意趙師至此,其來氣盛,將軍必厚集其陣以待之。不然,必敗。」趙奢曰:「請受令。」許歷曰:「請就鈇質之誅。」趙奢曰:「胥後令邯鄲。」許歷復請諫,曰:「先據北山上者勝,後至者敗。」趙奢許諾,發萬人趨之。秦兵後至,爭山不得上,趙奢縱兵擊之,大破秦軍。秦軍解而走,遂解閼與之圍而歸。

突圍時將部隊分為多個梯隊,輪番衝擊敵陣

《史記》:至九月,趙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內陰相殺食。來攻秦壘,欲出。為四隊,四五復之,不能出。其將軍趙括出銳卒自搏戰,秦軍射殺趙括。

韓國均對在網上經常被鄙視,但是從記載上看,韓國均對的裝備和兵員素質在戰國七雄當中,至少是三晉當中,並不落後低下

蘇秦說:天下之強弓勁努,皆自韓出。溪子、少府、時力、距來,皆she六百步之外。韓卒超足百she,百發不暇止,遠者達胸,近者掩心。韓卒之劍戟,皆出於冥山、棠溪、墨陽、合伯膊。鄧師、宛馮、龍淵、大阿,皆陸斷馬牛,水擊鵠雁,當敵即斬堅。甲、盾、繼、鍪、鐵幕、革抉、繽芮,無不畢具。以韓卒之勇,被堅甲,跖勁努,帶利劍,一人當百,不足言也。雖然忽悠韓王的成分居多,但也不是無的放矢。

連橫派遊說韓王的時候也沒有對韓軍的裝備和兵員素質開黑,而是說韓國糧少人微,消耗不起,可見以當時中國的標準來看,韓國士兵的裝備和素質還是有保障的

韓國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地盤小不說還山地多,在戰國時期一系列的戰役中耗不下去。

實戰的例子,在白起的眼中,韓國均對比魏國均對精銳,所以白起在伊闕之戰中不直接與韓軍對戰,而是只留部分兵力牽制韓軍,而集中主力打擊較弱的魏軍,等魏國均對被打垮,韓軍才被秦軍從正面和側翼雙向夾擊所打垮。

說明韓國均對至少不是任人揉捏的軟柿子

伊闕之戰,韓孤顧魏,不欲先用其眾。「魏恃韓之銳,欲推以為鋒。」二軍爭便之利不同,是臣得設疑兵,以待韓陣,專軍並銳,觸魏之不意。魏軍既敗,韓軍自潰,乘勝逐北,以是之故能立功。

走肖國和韓國,他們精銳士卒的裝備,尤其是鎧甲,對資料不足的魏國選卒應該也有借鑒作用

以下是走肖王陵出土的疑似模擬鎧甲甲片的玉片

以下是韓國均對精銳的資料

點擊展開,查看完整圖片

山西省潞城縣潞河戰國墓出土的青銅匜殘片,一般認為是戰國初期韓國的墓葬

這張圖雖然細節不嚴謹,但是上文中描述的韓國士卒裝備特徵基本都有了

東方的齊國

軍制方面

戰國時期的齊國,或者說田氏齊國,軍制上在齊國首都臨淄和各個重要城市應該會有一定數量的常備軍:

如五都大夫平時統領的「持戟之士」:《孟子·公孫丑下》:「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則去之否乎?」

又如「五家/都之兵」之一的即墨,平時可能有數千人的常備軍:《戰國策·齊策六》:「 安平君 以惴惴之即墨,三里之城,五里之郭,敝卒七千,禽其司馬,而反千里之 齊 , 安平君 之功也。」

遇到戰爭時,齊國應該和其他六國一樣,以常備軍和徵發來的士兵共同作戰,

士兵來源,齊國應該和其他國家一樣,採取徵兵制和募兵制結合的形式,

徵兵方面,齊國和其他各國一樣,戰國時期搞了編戶齊民一類的政策:

管子度地:......令曰:常以秋歲末之時,閱其民,案家人比地,定什伍口數,別男女大小。其不為用者輒免之,有錮病不可作者疾之,可省作者半事之。並行以定甲士,當被兵之數,上其都。都以臨下,視有餘不足之處,輒下水官。水官亦以甲士當被兵之數,與三老、里有司、伍長行里,因父母......

戰時從民間徵發壯丁為戰兵和後勤民夫:

史記·蘇秦列傳:......今濟西、河北,盡以役矣,封內敝矣。......

戰國策 齊一:......臨淄之中七萬戶,臣竊度之,下戶三男子,三七二十一萬,不待發於遠縣,而臨淄之卒,固以二十一萬矣......

《史記·燕召公世家》:......王因令章子將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眾」伐燕......

情況緊急時,不光壯丁,婦孺老弱也一樣要徵發:

史記田單列傳:田單知士卒之可用,乃身操版插,與士卒分功,妻妾編於行伍之間,盡散飲食饗士。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約降於燕,燕軍皆呼萬歲。

齊國兵種的總體發展趨勢和戰國其他國家一樣,步兵數量增加,戰場地位相對春秋時期有所上升,輕騎兵興起,車兵地位相對下降,出現了不與步兵混編,而與輕騎兵混編,承擔衝擊任務的輕車並成為戰場機動打力量的主力之一。

但是根據現有文獻來看,相對於其他國家而言,齊國兵種有自己的特點,首先,車兵地位雖然下降,但是相對其他國家而言,齊國的車兵重要性更加大,如《呂氏春秋·不廣》:齊攻廩丘,趙使孔青將死士而救之,與齊人戰。大敗之,齊將死,「得車二千」,得屍三萬,以為二京。《戰國策 齊一》:......齊地方二千里,帶甲數十萬,粟如丘山。「齊車之良」,五家之兵,疾如錐矢,戰如雷電,解如風雨......相對於文獻中提到其他國家戰況和均對情況的時候基本只談步兵,而提到齊國則會強調車兵,說明當時人心中齊國戰車在均對中地位不低。要說到戰國時期齊國的戰車的特色,不得不提到六韜,《六韜虎韜·軍用》中提到了以下幾種種戰車,一種是常規的,由馬拉,上面載三名左右的甲士,用於衝擊敵軍的戰車,六韜中提到的這類戰車,基本都是所謂的「輕車「輜車騎寇,一名電車,兵法謂之電擊。陷堅陳,敗步騎。寇夜來前,矛戟扶胥輕車一百六十乘,螳螂琥士三人共載,兵法謂之霆擊。陷堅陳,敗步騎。第二種是靠「人推」的戰車,上面立有金鼓旗幟,作為指揮車,還有很多車上裝有努炮,戰車的左右配有輕重步兵跟隨掩護。戰時這類戰車由軍士推著置於軍陣前後或者側翼,掩護步卒作戰。這類戰車進攻和防守都可以用,宋明時期,這類戰車非常流行,尤其是明朝後期那一票的車營,老祖宗恐怕就是這個了,只不過明朝把努炮換成了火器。戰車本身形制數量的記載:太公曰:「凡用兵之大數,將士萬人,法用:武沖大扶胥三十六乘。材士強努矛戟為翼一車二十泗人推之,以八尺車輪,車上立旗鼓,兵法謂之震駭,陷堅陳,敗強敵。(八尺按照戰國時期齊國一尺23.1CM,大概就是1.8米多,以那個年代的標準看確實是挺大的了,這個應該是大型指揮車) 武翼大櫓矛戟扶胥七十二具,一車十八人推之(這個18人不是進本六韜的原文,而是參考了明代文獻《陣紀》中的記載)。材士強努矛戟為翼,以五尺車輪,絞車連努自副,陷堅陳,敗強敵。  「提翼小櫓扶胥一百泗十具。絞車連努自副,以鹿車輪,陷堅陳,敗強敵。這裡說的"以鹿車輪"挺有意思,鹿車是戰國秦漢魏晉時期民間所用的一種小推車,如"搜神記#!其引漢劉向"孝子圖#稱$%有董永者!千乘人也小失其母!獨養老父!家貧困苦!至於農月!與「轆車」推父于田頭樹蔭下!與入客作!供養不闕後漢書列女傳鮑宣妻:......妻乃悉歸侍御服飾"更著短布裳"與宣共挽「鹿車」歸鄉里......又杜林傳:建武六年"弟成物故"囂乃聽林持喪東歸#既遣而悔"追令刺客楊賢於隴坻遮殺之#賢見林身推「鹿車」"載致弟喪"又趙熹傳:憙為赤眉兵所圍"迫急"乃逾屋亡走"......憙責怒不聽"因以泥塗仲伯婦面"載以鹿車"身自推之又任末傳任末字叔本"蜀郡繁人也#少悉齊詩"游京師"教授十餘年#友人董奉德於洛陽病亡"末乃躬推鹿車"有觀點認為鹿車就是獨輪車的雛形

如果是的話,那這種用鹿車輪推的戰車很想後世明朝使用的人推獨輪戰車,步兵分列在這種戰車兩旁協同進攻(材士強努矛戟為翼),只是六韜中這種車上面裝的是努炮,,而明朝換成了火器,本質上沒有區別。明朝俞大猷在大同鎮車兵操法里設想的人推獨輪戰車

大黃參連努大扶胥三十六乘。材士強努矛戟為翼,「飛鳧」、「電影」自副。(飛鳧,赤莖白羽,以銅為首,電影,青莖赤羽,以鐵為乎。)晝則以絳縞,長六尺,廣六寸,為光耀;夜則以白縞,長六尺,廣六寸,為流星。陷堅陳,敗步騎。

這類人推努炮戰車戰場布置的記載:虎韜·必出:......以武沖扶胥前後拒守,武翼大櫓以蔽左右......。虎韜·軍略:......三軍行止,則有武沖、大櫓,前後拒守;......豹韜·分險 :......以武沖為前後,列其強努,令行陣皆固。衢道谷口,以武沖絕之。......凡險戰之法,以武沖為前,大櫓為衛;......虎韜·絕道:......太公曰:「凡帥師之法,當先發遠候,去敵二百里,神知敵人所在,地勢不利,則以「武沖為壘而前」,又置兩踵軍於後,遠者百里,近者五十里,既有警急,前後相就。吾三軍常完堅,必無毀傷。」武王曰:「善哉!」現在遺憾的是,由於文獻的缺失和文物的不足,這種步兵和人推戰車之間的具體人數編製,以及車載努炮的實際性能無從考證了。

第三種,專職用於防守的人推戰車,這類戰車的形制和用法估計和後世的偏廂車差不多。

三軍拒守,木螳螂劍刃扶胥,廣二丈,百二十具,一名行馬,平易地,以步兵敗車騎。軸旋短沖矛戟扶胥,百二十具。黃帝所以敗_尤氏。敗步騎,要窮寇,遮走北。戰車用法:配合拒馬,蒺藜之類的障礙物一起搭建臨時營壘太公曰:「令我士卒為行馬,木蒺藜,置牛馬隊伍,為泗武沖陣。望敵車騎將來,均置蒺藜,掘地匝後,廣深五尺,名曰『命籠』。人操行馬進步,闌車以為壘,推而前後,立而為屯,材士強弩,備我左右,然後令我三軍,皆疾戰而不解。」

還有一種,可能是用於攻城的衝車

「大扶胥衝車三十六乘。螳螂武士共載,可以縱擊橫,可以敗敵之。

文獻對於衝車的解釋:大鐵著其轅端,馬被甲,車被兵,所以沖於敵城也。(參見《辭源》)

《後漢書.天文志》云:作營百餘,圍城數重,或為衝車以撞城,為雲車高十丈以瞰城。

至於齊國對於戰車更加依賴的原因,可能與當時齊國的國民性有關:

《史記·貨殖列傳》記載:齊帶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彩布帛魚鹽。臨淄亦海岱之間一都會也。其俗寬緩闊達,而足智,好議論,地重,難動搖,怯於眾斗,勇於持刺,故多劫人者,大國之風也。《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彼三晉之兵素悍勇而輕齊,齊號為怯,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所謂齊人「怯於眾斗,勇於持刺」,從字面上看,「怯」是畏懼、膽怯的意思;「勇」是勇敢、擅長的意思。也就是說,齊地的(部分有條件練武的)人們對於群體性的搏鬥不積極,而對於單兵較量則非常勇猛。換句話說,(以戰國時期的標準看)齊國武人單挑打架不錯,打仗,尤其是列堂堂之陣對戰,不太在行。而整體國民性而言,齊國相對於其他六國顯得懦弱。綜合來看,齊國戰時像後世的宋明那樣藉助戰車,拒馬等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士兵結陣作戰能力差的做法也就不足為奇了。步兵方面,戰時,齊國軍陣中,步兵有三種,輕卒,眾卒,選卒。輕卒是純炮灰,戰時用於吸引敵人暴露自己的弱點,以及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輕卒的用法:孫臏兵法八陣:敵弱以亂,先其選卒以乘之。敵強以治,先其下卒以誘之。孫臏兵法威王問:齊威王問用兵孫子曰:「兩軍相當,兩將相望,皆堅而固,莫敢先舉,為之奈何?」孫子答曰:「以輕卒嘗之,賤而勇者將之,期於北,毋期於得。為之微陣以觸其側。是謂大得。」六韜 豹韜 突戰:......敵人若至,使我輕卒合戰而佯走.....齊國輕卒的可能來源:六韜犬韜·練士:軍中有大勇、敢死、樂傷者,聚為一卒,名曰冒刃之士..有王臣失勢欲復見功者,聚為一卒,名曰死斗之士;贅婿人虜欲掩跡揚名者,聚為一卒,名曰勵鈍之士,有死將之人子弟欲與其將報仇者,聚為一卒,名曰敢死之士;有貧窮憤怒欲快其志者,聚為一卒,名曰必死之士;有胥靡免罪之人慾逃其恥者,聚為一卒,名曰幸用之士......(PS,這些人雖然也被稱為「士」,但是從身份來看明顯是一些地位低下,不怕死或者死不足惜,很適合做炮灰的人,所以算成輕卒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眾卒:是均對人數上的主體,比如孫臏兵法威王問提到的:......眾卒者何也?」......眾卒者,所以分功有勝也。」

銀雀山漢簡 略甲:......夫若此者,以眾卒從之,......他們的組成是編戶齊民下制度下的徵召兵,只要在戶及制度「能夠控制的範圍內」,理論上滿足一定年齡的都要徵召,作戰部對的主體和後勤部對的主體都是他們來源記載:史記·蘇秦列傳:......今濟西、河北,盡以役矣,封內敝矣。......戰國策 齊一:......臨淄之中七萬戶,臣竊度之,下戶三男子,三七二十一萬,不待發於遠縣,而臨淄之卒,固以二十一萬矣......《史記·燕召公世家》:......王因令章子將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眾」伐燕......情況緊急時,不光壯丁,婦孺老弱也一樣要徵發:史記田單列傳:田單知士卒之可用,乃身操版插,與士卒分功,妻妾編於行伍之間,盡散飲食饗士。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約降於燕,燕軍皆呼萬歲。

選卒:戰國時期包括齊國在內的各國均對的精銳,也叫篡卒、選鋒,簡選之士,選練之士等,這次士兵以一定的標準選出來,單獨變為一隻精銳突擊隊,不與其他部隊/眾卒摻雜編組。

戰國策 齊一·楚將伐齊:......齊為勝,其良士選卒亦殪......孫臏兵法篡卒:孫子曰:兵之勝在於篡卒,其勇在於制,其巧在於勢,其利在於信,其德在於道,其富在於亟歸;其強在於休民,其傷在於數戰。孫臏兵法八陣:敵弱以亂,先其選卒以乘之。齊國(步兵中)選卒的來源;首先,各類文獻中提到的,齊國的「材士」、「甲士」,「持戟之士」等各類的「士」,應該是選卒,畢竟在先秦文獻中,「士」的身份是軍中地位,戰技,待遇都比較高的一類官兵。六韜 虎韜·軍用 甲士萬人,強努六千,戟盾二千,矛盾二千,修治攻具,砥礪兵器巧手三百人,此舉兵軍用之大數也。《孟子·公孫丑下》:「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則去之否乎?」

這類士兵很可能是作為齊國平時的常備軍存在的。陷陳勇銳寇兵

其次,六韜中提到,把一些有膽氣有能力的人單獨編組,作為選卒:

太公曰:「;......有銳氣、壯勇、強暴者,聚為一卒名曰陷陳之士;有奇表長劍、接武齊列者,聚為一卒,名曰勇銳之士;有披距、伸鉤、強梁多力、潰破金鼓,絕滅旌旗者,聚為一卒,名曰勇力之士;有逾高絕遠,輕足善走者,聚為一卒,名曰寇兵之士......有材技兼人能負重致遠者,聚為一卒,名曰待命之士。此軍之服悉,不可不察也。」

最有,戰國時期,齊國最有名的選卒,當屬僱傭兵性質的「技擊之士」,以至於不少人以為這就是齊國均對的主體了

荀子議兵篇:

齊人隆技擊,其技也,得一首者,則賜贖錙金,無本賞矣。是事小、敵毳則偷可用也,事大、敵堅則渙然離耳。若飛鳥然,傾側反覆無日,是亡國之兵也,兵莫弱是矣。是其去賃市佣而戰之幾矣。

齊國步兵中選卒裝備的一種配置情況:六韜 軍用:「甲士萬人,強努六千,戟盾二千,矛盾二千「,從這個記載看,齊國確實是對遠程打擊更佳偏重一些。

至於齊國的車兵和騎兵,應該也算是選卒,畢竟車兵,騎兵在古代的地位意向高於普通步兵,要經過精選才能當上的,文獻中也對他們都稱為「士」

六韜犬韜·武車士:武王問太公曰:「選車士奈何?」

太公曰:「選車士之法:取年泗十以下,長七尺五寸以上,走能逐奔馬,及馳而乘之,前後左右、上下周旋、能束縛旌旗;力能彀八石努,SHE前後左右,皆便悉者,名曰武車之士,不可不厚也。」

武王問太公曰:「選騎士奈何?」

六韜犬韜·武騎士:太公曰:「選騎士之法:取年泗十以下,長七尺五寸以上,壯健捷疾,超絕倫等,能馳騎彀射,前後左右,周旋進退,越溝塹,登丘陵,冒險阻,絕大澤,馳強敵,亂大眾者,名曰武騎之士,不可不厚也。」

募兵的典型,如齊國最有名的選卒,「技擊之士」,就是戰時臨時招募的僱傭兵。荀子議兵:齊人隆技擊,其技也,得一首者,則賜贖錙金,無本賞矣。是事小敵毳則偷可用也,事大敵堅則焉渙離耳,若飛鳥然,傾側反覆無日,是亡國之兵也。兵莫弱是矣,是其去賃市佣而戰之幾矣。

同時,齊國也使用謫徒兵,也就是由罪人充當的軍隊戰鬥人員在《六韜·犬韜·練士》中提到「有胥靡免罪之人,欲逃其恥者,聚為一卒。」可見當時軍隊中有把刑徒囚犯編為一定編製作戰單位的做法。但謫徒兵人數較少,僅為一種輔助性的武裝人員。 兵種方面,齊國陸軍全軍兵種和其他戰國國家一樣,步兵,(輕)騎兵,車兵三種兵種步兵的編製:參考銀雀山漢簡,五教法,部分學者認為,五教法也是孫臏兵法的一章,[孫]子曰:善教者於本,不臨軍而變,故曰五教:處國之教一,行行之教一,處軍之[教一,處陣之教一,隱而]不相見利戰之教一。然則三人安車,「五人安伍,十人為列,百人為卒,千人有鼓,萬人為戎」,而眾大可用也。處國之教如此。

(輕車)車兵的編製:關於車兵的編製情況,根據《六韜·犬韜·均兵》中的記載能夠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置車之吏數,五車一長,十車一吏,五十車為一率,百車一將。

實際作戰過程中,又根據不同的戰場情況作出不同的配置。在平坦的地形上「五車為列,相去泗十步,左右十步,隊間六十步。」

在險阻的地形上「車必循道,十車為聚,二十車為屯;前後相去二十步,左右六步,隊間三十六步;五車一長,縱橫相去二里;各返故道。」

騎兵的編製:田齊騎兵的作戰編製,同樣根據《六韜·犬韜·均兵》記載:「置騎之吏數,五騎一長,十騎一吏,百騎一率,二百騎一將。」

實際情況中,在平地作戰和在險地作戰時,騎兵的配置也有所不同,「易戰之法:五騎為列,前後相去二十步,左右泗步,隊間五十步。險戰者:前後相去十步,左右二步,隊間二十五步;三十騎為一屯,六十騎為一輩,十騎一吏,縱橫相去百步;周環各復故處。」

齊國車騎步兵的具體裝備,資料有限,不足以弄清,如果說有什麼特色的話,可能就是這個: 《七國考訂補》有記載:孫子箋雲「齊宣王以文騎六百匹伐燕」,文騎按照《左傳·宣公二年》有:「宋以兵車百乘文馬泗百匹贖華元」,「文馬」,疏註:畫馬為文,正義曰:謂文飾雕畫之,若朱其尾鬛之類也。所以齊國可能有部分騎兵配備披著花式馬衣的戰馬。

齊國臨淄遺址出土過披著馬衣的陶俑

戰場布置方面,綜合以上分析,齊國均對在平地曠野布置野戰對攻時的陣型,可能如下:

步兵軍陣的主體分為左中右三軍三個部分,根據地形一字排開(六韜:太公曰:「如此者,當分軍三軍,謹視地形而處。),每個部分中,最前面的是一定數量的炮灰輕卒,輕卒後面是選卒,選卒又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與人推努炮戰車共同編組的車卒混合部隊,裡面的步兵,那些所謂的裝備矛戟強努,分列在各輛戰車兩旁的「材士」,平時是常備軍的組成部分,這是軍陣中用來抗線的主力,車卒混合部隊後方則可以部署諸如「技擊、陷陳、勇銳、寇兵之士」之類的另一部分不與戰車混編的選卒,用作步兵中的機動打擊力量。選卒的後面,則是作為軍隊主體的,臨時招募的大批眾卒。步兵軍陣的兩翼(必要的話步兵軍陣後方也可以部署),則是輕騎兵與駟馬輕車混編的車騎部隊,作為全軍最重要的機動打擊力量,銀雀山版孫臏兵法八陣:車騎與戰者,分以為三,一在於右,一在於左,一在於後。以及六韜中多次出現的:「車騎為之左右」同時,按照六韜的記載,可以編組一定數量的努兵追隨掩護車騎部隊一起作戰。六韜犬韜·戰騎:令我騎十而為隊,百而為屯,車五而為聚,十而為群,多設旌旗,雜以強弩;或擊其兩旁,或絕其前後,敵將可虜。這圖臨時畫出來的,比例沒有考慮那麼精細

齊一·秦假道韓魏以攻齊 秦假道韓、魏以攻齊,齊威王使章子將而應之。與秦交合而舍,使者數相往來,章子為變其徽章,以雜秦軍。——齊國的步兵應該和三晉的步兵一樣,靠身上帶的「章」來識別身份及自己在軍陣中的具體位置,可惜文獻不夠,齊國士兵的章具體形制不知道

作戰的時候,用全軍三分之一的兵力與敵人對戰,剩下的三分之二用作預備隊:銀雀山版孫臏兵法 八陣:......用陣三分,誨陣有鋒,誨鋒有後,皆侍令而動。斗一,守二。以一侵敵,以二收。......

當然野戰中也有不用努炮戰車居步兵前方的情況,當遇到強敵,需要步兵快速進攻的時候,人推戰車的速度慢,使用不便,就直接要精銳步兵上了

豹韜·敵強:武王問太公曰:「引兵深入諸侯之地,與敵人沖軍相當,敵眾我寡,敵強我弱,敵人夜來,或攻吾左,或攻吾右,在軍震動,吾欲以戰則勝,以守則固,為之奈何?」  太公曰:「如此者,謂之震寇。利以出戰,不可以守。選吾材士強努,車騎為之左右,「疾擊其前」,「急攻其後」,或擊其表,或擊其里,其卒必亂,其將必駭。」步兵在不與戰車混編是,各種兵器布置方式的一種可能:銀雀山版孫臏兵法:威王問:威王曰:「敵眾我寡,敵強我弱,用之奈何?」孫子曰:「命曰讓威。必臧其尾,令之能歸。長兵在前,短兵在後,為之流努,以助其急者。□□毋動,以待敵能。」如下圖:

如果是遇到曲折起伏的地形,則各部分的陣型就要因地制宜,不會那麼規整,如六韜中說「各置沖陳于山之表,「便兵所處」」;「當敵臨戰,必置沖陳,「便兵所處」,「然後以車騎分為鳥雲之陳」;「使吾三軍分為沖陳,便兵所處」等等,形式近似參考下圖

突圍時可能的隊形;六韜 虎韜·必出   武王問太公曰:「引兵深入諸侯之地,敵人四合而圍我,斷我歸道,絕我糧食,敵人既眾,糧食甚多,險阻又固,我欲必出,為之奈何?」  太公曰:「必出之道,器械為寶,勇斗為首。審知敵人空虛之地,無人之處,可以必出。將士人持玄旗,操器械,設銜枚,夜出,勇力、飛足、冒將之士居前平壘,為軍開道;材士強弩,為伏兵居後;弱卒車騎居中。陳畢徐行,慎無驚駭。以武沖扶胥前後拒守,武翼大櫓以蔽左右。敵人若驚,勇力冒將之士疾擊而前,弱卒車騎以屬其後,材士強努隱伏而處。審候敵人追我,伏兵疾擊其後,多其火鼓,若從地出,若從天下,三軍勇斗,莫我能御。」

以上是野戰對攻的陣型,野戰中防守的陣型,

參考孫臏兵法,陳忌問壘:田忌問孫子曰:「吾卒..不禁,為之奈何?」孫子曰:「明將之問也。此者人之所過而不急也。此□之所以疾..志也。」田忌曰:「可得聞乎?」曰:「可。用此者,所以應猝窘處隘塞死地之中也。是吾所以取龐□而擒太子申也。」田忌曰:「善。事已往而形不見。」孫子曰:「蒺藜者,所以當溝池也。車者,所以當壘[ 也]。□□[者],所以當堞也。發者,所以當俾堄也。長兵次之,所以救其隋也。次之者,所以為長兵□也。短兵次之者,所以難其歸而徼其衰也。努次之者,所以當投機也。種秧(諧音)無人,故盈之以..卒已定,乃具其法。制曰:以努次蒺藜,然後以其法射之。壘上弩戟分。法曰:見使諜來言而動..去守五里置候,令相見也。高則方之,下則圓之。夜則舉鼓,晝則舉旗。」

如果列成方陣,那結合六韜的記載:「均置蒺藜,掘地匝後,廣深五尺,名曰『命籠』」,「太公曰:「謹候敵人未盡至,則設備而待之。去城泗里而為壘,金鼓旌旗,皆列而張,別隊為伏兵;令我壘上多積強弩,百步一突門,門有行馬,車騎居外,勇力銳士,隱伏而處。敵人若至,使我輕卒合戰而佯走;令我城上立旌旆,擊鼙鼓,完為守備。敵人以我為守城,必薄我城下。發吾伏兵,以沖其內,或擊其外;三軍疾戰,或擊其前,或擊其後。勇者不得斗,輕者不及走。名曰突戰。敵人雖眾,其將必走。」可認為是如下這種形式。

如果列成園陣,這是如下這種:

齊國軍陣的總體特點,應該是因為總體國策的原因,導致陣中各部分,尤其是眾卒與選卒之間的隔閡太大,戰時難以真正做到互相呼應配合,尤其在戰時各部分一旦被分割,則另一部分基本是友軍有難不動如山或者直接溜之大吉。吳子料敵:......夫齊性剛,其國富,「君臣驕奢而簡於細民,其政寬而祿不均」,「一陳兩心,前重後輕」,故重而不堅。擊此之道,必三分之,獵其左右,脅而從之,其陳可壞....

關於田齊武官的設置,由於史料的缺乏,現在可知的武官極其有限,繆文遠先生在《戰

國制度通考》一書中,列舉齊國武官有如下幾種: 將軍——銀雀山竹簡《孫臏兵法》云:「將軍忌子(田忌)帶甲八萬。」又有田瞶為齊將軍,見《說苑·尊賢》。又,「田單為齊上將軍」,見《說苑·指武》,其地位當較一般將軍為高。 師——《史記·孫子吳起列傳》:「齊威王欲將孫臏,臏辭謝曰:『刑餘之人,不可。』於是乃以田忌為將,而孫子為師。」 司馬——《戰國策·齊六》載,齊王建將入朝於秦,雍門司馬前諫。 郎中——《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載齊有郎中。

另外,在田齊武官系統之中,可能還擁有類似司令部的組織機構,內

分不同的稱謂職責,組成了一個相當周密完備的指揮機構。在這個機構中,包括了作戰籌

劃、氣象觀察、地理測量、糧草供應、金鼓旗號、敵情偵查等機構和人員。這些在《六韜·龍

韜·王翼》中就有相關詳細記載。

「腹心一人。主潛謀應卒,揆天消變,總攬計謀,保全民命;

「謀士五人。主圖安危,慮末萌,論行能,明賞罰,授官位,決嫌疑,定可否;

「天文三人。主司星曆,候風氣,推時日,考符驗,校災異,知天心去就之機;

「地利三人。主三軍行止形勢,利害消息,遠近險易,水涸山阻,不失地利;

「兵法九人。主講論異同,行事成敗,簡練兵器,刺舉非法

「通糧四人。主度飲食,備蓄積,通糧道,致五穀,令三軍不睏乏;

「奮威四人。主擇才力,論兵革,風馳電掣,不知所由;

「伏鼓旗三人。主伏鼓旗,明耳目,詭符節,謬號令,闍忽往來,出入若神;

「股肱四人。主任重持難,修溝塹,治壁壘,以備守御;

「通材三人。主拾遺補過,應偶貴客,論議談語,消患解結;

「權士三人。主行奇譎,設殊異,非人所識行無窮之變;

「耳目七人。主往來聽言視變,覽四方之事軍中之情;

「爪牙五人。主揚威武,激勵三軍;使冒難攻銳,無所疑慮;

「羽翼四人。主揚名譽,震遠方,搖動四境,以弱敵心;

「游士八人。主伺奸候變,開闔人情,觀敵之意,以為間諜;

「術士二人。主為譎詐,依託鬼神,以惑眾心;

「方士二人。主百葯,以治金瘡,以痊萬病;

「法算二人。主計會三軍營壁、糧食、財用出入。」

齊國均對的集結方式參考:

六韜 犬韜·分兵: 武王問太公曰:「王者帥師,三軍分數處,將欲期會合戰,約誓賞罰,為之奈何?」  太公曰;「凡用兵之法,三軍之眾,必有分合之變。其大將先定戰地、戰日,然後移檄書與諸將吏,期攻城圍邑;各會其所;明告戰日,漏刻有時。大將設營而陳,立表轅門,清道而待。諸將吏至者,校其先後,先期至者賞,後期至者斬。如此則遠近奔集,三軍俱至,并力合戰。」

齊國均對的訓練方式參考:(至於訓練的頻率和實際效果,文獻不足無法得知,從田齊均對的戰例來看,訓練效果難說好)

《管子 兵法》:三官不繆,五教不亂,九章著明,則危危而無害,窮窮而無難。故能致遠以數,縱強以制。三官:一曰鼓棗鼓所以任也,所以起也,所以進也;二曰金棗金所以坐也,所以退也,所以免也;三曰旗棗旗所以立兵也,所以利兵也,所以偃兵也。此之謂三官。有三令,而兵法治也。五教:一曰教其目以形色之旗,二曰教其身以號令之數,三曰教其足以進退之度,四曰教其手以長短之利,五曰教其心以賞罰之誠。五教各習,而士負以勇矣。九章:一曰舉日章,則晝行;二曰舉月章,則夜行;三曰舉龍章,則行水;四曰舉虎章,則行林;五曰舉鳥章,則行陂;六曰舉蛇章,則行澤;七曰舉鵲章,則行陸;八曰舉狼章,則行山;九曰舉韟章,則載食而駕。九章既定,而動靜不過。銀雀山漢簡版孫臏兵法 五教法:[孫]子曰:善教者於本,不臨軍而變,故曰五教①:處國之教一,行行之教一,處軍之[教一,處陣之教一,隱而]不相見利戰之教一〔一〕[1]。處國之教奚如①?曰:〔一〕……孝弟良五德者②,士無壹乎?雖能射不登車。是故善射為左,善御為御,畢毋(無)為右③。然則三人安車,五人安伍,十人為列,百人為卒,千人有鼓,萬人為戎,而眾大可用也。處國之教如此。行行之教奚如?廢車罷(疲)馬,將軍之人必任焉,所以率……①險幼,將自立焉,所以敬◆……◆足矣②。行行之教如此。處軍之教[奚如]?……也。處軍之教如[此]〔一〕。處陣]之教奚如〔一〕?兵革車甲,陣之器也。……//壘途道,使三軍之士皆見死而不見生,所//以興善〔二〕①。然而陣既利而陣實蘩。處陣之教如此。隱而不相見利戰之教[奚如]〔一〕?//[◆所以教目也],鐃所以教耳也〔二〕 ①,[◆所以教◆也]〔三〕,//[◆所以教手也,◆所]以教足也〔四〕②。五教既至,目益明,[耳益聰,◆益◆,手益◆,足益◆。]〔五〕③……//五教法④以及六韜 犬韜·教戰武王問太公曰:「合三軍之眾,欲令士卒練士,教戰之道奈何?」  太公曰:「凡領三軍,有金鼓之節,所以整齊士眾者也。將必先明告吏士,申之以三令,以教操兵起居、旌旗指麾之變法。故教吏士,使一人學戰,教成,合之十人;十人學戰,教成,合之百人;百人學戰,教成,合之千人;千人學戰,教成,合之萬人;萬人學戰,教成,合之三軍之眾;大戰之法,教成,合之百萬之人眾。故能成其大兵,立威於天下。

齊國均對的步兵對陣車騎的戰法:

當有有利地形可以作為側翼的屏障時:

武王問太公曰:「步兵、車、騎戰奈何?」

太公曰:「步兵與車、騎戰者,必依丘陵,險阻,長兵強弩居前,短兵弱弩居後,更發更止,敵之車騎,雖眾而至,堅陣疾戰,材士強弩,以備我後。」

後世類似的戰例,西漢李陵的浚稽山之戰,東漢末的袁紹對戰公孫瓚的界橋之戰其實也是這種戰法的變通,袁紹只是在側翼沒有掩護的情況下也打贏了。

當處於平地沒有地形依靠,則列空心方/園陣對敵:陣的各個邊緣用壕溝,拒馬,蒺藜,戰車等作為屏障。步兵躲在裡面用遠程火力進行打擊。

武王曰:「吾無丘陵,又無險阻,敵人之至,既眾且武,車騎翼我兩旁,獵我前後;吾三軍恐怖,亂敗而走,為之奈何?」

太公曰:「令我士卒為行馬,木蒺藜,置牛馬隊伍,為泗武沖陣。望敵車騎將來,均置蒺藜,掘地匝後,廣深五尺,名曰『命籠』。人操行馬進步,闌車以為壘,推而前後,立而為屯,材士強弩,備我左右,然後令我三軍,皆疾戰而不解。」

類似的戰法後世太多了。

燕國均對的零散資料

戰國策 燕一·蘇秦將為從北說燕文侯兵種,和其他國家一樣,步 騎 車地方二千餘里,帶甲數十萬,車七百乘,騎六千疋,粟支十年。軍陣特點:吳子 料敵:......燕陣守而不走......燕性愨,其民慎,好勇義,寡詐謀,故守而不走。擊此之道,觸而迫之,陵而遠之,馳而後之,則上疑而下懼,謹我車騎必避之路,其將可虜。應該是說燕國軍隊缺乏進攻能力,打仗多為列陣防守。燕國的裝備,最有名的,當屬燕下都44號墓出土的鐵裝備

除了44號墓,燕下都遺址10號夯土建築基址東北8米處的斷崖上也出土了鐵胄,不過復原圖被認為有問題

南方的楚國

軍制方面戰國時期楚國的兵役制度方面,楚國的眾卒應該也是徵召兵組成的徵兵制方面,戰國策楚策有記載:子良至齊,齊使人以甲受東地。昭常應齊使曰:「我典主東地,且與死生。悉五尺至六十,三十餘萬弊甲鈍兵,願承下塵。五尺的少年到六十的老人都是徵發從軍的對象,這是典型的戰國時期的徵兵制內容。楚國編戶齊民的思路 鶡冠子,王鈇記載:鶡冠子曰:「其制邑理都使矔習者,五家為伍,伍為之長,十伍為里,里置有司,四里為扁,扁為之長,十扁為鄉,鄉置師,五鄉為縣,縣有嗇夫治焉,十縣為郡,有大夫守焉,命曰官屬。......少則同儕,長則同友,游敖同品,祭祀同福,死生同愛,禍災同憂,居處同樂,行作同和,吊賀同雜,哭泣同哀。歡欣足以相助,諜足以相止,安平相馴,軍旅相保,夜戰則足以相信,晝戰則足以相配,入以禁暴,出正無道,是以其兵能橫行誅伐而莫之敢御。這是包山楚簡記載的戰國時期楚國戶籍實例

關於戰國時期楚國的選卒,我查的到的資料只有這個

《韓非子·和氏》:「不如使封君之子孫三世而收爵祿,絕滅百官之祿秩,損不急之枝官,以奉選練之士。」就不知吳起死後這個制度到底實行下去沒有。

楚國均對作戰方式的可能

參考淮南子 兵略訓:昔者楚人地,南卷沅、湘,北繞潁、泗,西包巴、 蜀,東裹郯、淮,潁、汝以為洫,江、漢以為池,垣之以鄧林,綿之以方城,山 高尋雲,溪肆無景,地利形便,卒民勇敢。蛟革犀兕,以為甲胄,修鎩短鏦, 齊為前行,積弩陪後,錯車衛旁,疾如錐矢,合如雷電,解如風雨。然而兵殆於 垂沙,眾破於栢舉。楚國之強,大地計眾,中分天下,然懷王北畏孟嘗君,背 社稷之守,而委身強秦,兵挫地削,身死不還。

蛟革犀兕,以為甲胄,修鎩短鏦, 齊為前行,積弩陪後,錯車衛旁,疾如錐矢,合如雷電,解如風雨。

如果這句記載靠譜,則戰國時期楚軍是身穿他們傳統的皮甲,近戰重步兵排成齊整的隊形居軍陣前,弓努等遠程部隊軍陣後方,戰車不再是步兵的引導者,而是作為機動打擊力量部署在軍陣兩翼,發揮後世騎兵的左右。而楚步兵也具有良好的機動性。在戰場上行動迅捷。

對照其他文獻,這種記載還是有些根據的,

首先看武器的配置和配合方式,淮南子裡面提到的方式在戰國時期是有記載的史記七十一樗里子甘茂列傳第十一使樗里子以車百乘入周周以仇猶蔡觀焉故使長戟居前強努在後名曰衛疾而實囚之且夫周豈能無憂其社稷哉恐一旦亡國以憂大王楚王乃悅秦武王卒昭王立樗里子又益尊重昭王元年樗里子將 ...... 重步兵在前,弓弩兵居後應該是戰國時期軍隊的戰鬥方式的一種類型其次,吳起曾經在楚國搞變法,雖然沒有堅持多久,但是應該還是給楚國留下了一些遺產,吳子裡面記載;

吳起教戰法:短者持矛戟,長者持弓努,強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給冢養,智者為謀士。

身高力壯的士兵拿弓努,矮小一些的拿矛戟,這顯然也是為了方便組成前近戰後弓弩的隊形。。

再次,比淮南子成書更早一些的,同樣屬於淮南國地界的楚國故地長沙馬王堆漢墓遺策記載了鎩、戟和弩裝備軍隊的實例

而馬王堆漢墓也是楚風滿滿,比如楚國巫術文化昌盛,軍中喜歡搞辟兵的把戲

比如這件湖北荊門戰國墓出土的兵辟太歲戈

馬王堆漢墓一樣出土過起辟兵作用的太一將行圖

最後,到了漢武帝時期,李陵率領的楚國繼業者荊楚劍士們就是前行持戟盾,後行持弓弩作戰

天漢二年,貳師將三萬騎出酒泉,擊右賢王於天山。

召陵,欲使為貳師將輜重。陵召見武台,叩頭自請曰:「臣所將屯邊者,皆荊楚勇士奇材劍客也,力扼虎,射命中,願得自當一隊,到蘭干山南以分單于兵,毋令專鄉貳師軍。」上曰:「將惡相屬邪!吾發軍多,毋騎予女。」

軍居兩山間,以大車為營。陵引士出營外為陳,前行持戟盾,後行持弓努,令曰:「聞鼓聲而縱,聞金聲而止。」虜見漢軍少,直前就營。陵搏戰攻之,千努俱發,應弦而倒。虜還走上山,漢軍追擊,殺數千人。

楚國軍陣的可能形式

楚國軍陣的特點,史料沒有詳細的記載,只有吳子裡面那句含混的「整而不久「

關於整而不久這個特點,春秋時期就被提出來了參考淮南子兵略訓裡面關於軍陣布置思想的論述:陳卒正,前行選,進退俱,什伍搏,前後不相撚,左右 不相干,受刃者少,傷敵者眾,此謂事權。

故前後正齊,四方如繩,出入解續,不相越凌,翼輕邊利,或前或後,離合散聚,不失行伍,此善修行陳者也。

善用兵者,當擊其亂,不 攻其治,是不襲堂堂之寇,不擊填填之旗。容未可見,以數相持,彼有死形,因 而制之。敵人執數,動則就陰,以虛應實,必為之禽。虎豹不動,不入陷阱;麋 鹿不動,不離罝罘;飛鳥不動,不絓網羅;魚鱉不動,不擐蜃喙。物未有不以 動而制者也。是故聖人貴靜,靜則能應躁,後則能應先,數則能勝疏,博則能禽 缺。故良將之用卒也,同其心,一其力,勇者不得獨進,怯者不得獨退。止如丘 山,發如風雨,所凌必破,靡不毀沮,動如一體,莫之應圉。是故傷敵者眾,而 手戰者寡矣。夫五指之更彈,不若卷手之一挃;萬人之更進,不如百人之俱至 也。今夫虎豹便捷,熊羆多力,然而人食其肉而席其革者,不能通其知而壹其力 也。夫水勢勝火,章華之台燒,以升勺沃而救之,雖涸井而竭池,無奈之何也; 舉壺榼盆盎而以灌之,其滅可立而待也。

從以上三段論述看,淮南子裡面軍陣布置的思想的確是要嚴整,有序,作戰時要共同進退,發揮集體力量,同時還要兼顧機動性,如果這些思想繼承自楚國時期,那吳起的整而不久的整,算是具備了。

至於不久,這個特點似乎春秋就有了,晉楚鄢陵之戰,晉國人就評價楚國人的軍陣:弈書曰:「楚師輕佻, 固磊而待之,三日必退。退而擊之,必獲勝焉。

上博九陳公治兵也顯示楚軍在大蒐禮中圍獵時很混亂,需要有一個給力的人去整治

關於戰國時期的楚國軍陣的各類形式,史料完全沒有詳細記載,只能靠擦邊資料腦補了

戰國後期成書的楚國黃老學派著作鶡冠子里有如下論述:故所肄學兵必先天權,「陳以五行,戰以五音」,左倍宮角,右挾商羽,征君為隨,以□無素之眾,陸溺溺人

所謂惑者,非無日月之明四時之序星辰之行也,因乎反茲而之惑也,惑故疾視愈亂,惇而易方,兵有符而道有驗,備必豫具,慮必蚤定,「下因地利,制以五行」,左木右金前火後水中土,營軍陳,士不失其宜,五度既正,無事不舉,招搖在上,繕者作下,取法於天,四時求象,春用蒼龍,夏用赤鳥,秋用白虎,冬用元武。

這雖然是典型的兵陰陽派的觀點的,但是那個時期的兵陰陽派倒也不是後世小說里那些玩天門陣,八卦陣的純神棍,「下因地利,制以五行」 「陳以五行,戰以五音」,其實說得是要因地制宜,根據不同的地形選擇合適的陣型,

五行,五音,其實是兵陰陽學派給地形安上的五種屬性,每種屬性要配屬合適的陣型,而與金木水火土相配的,其實就是方圓曲直銳這五種最基本的軍陣形式而已,

唐代的裴子新令總結得比較全面

楚國軍陣的指揮方式

鶡冠子 武靈王:若夫耳聞金鼓之聲而希功,目見旌旗之色而希陳,手握兵刃之枋而希戰,出進合斗而希勝,是襄主之所破亡也。這樣看來也是金鼓旗幟指揮,結合秦俑坑裡面戰車上多有金鼓出土來看,戰國時期各國軍隊的指揮方式是從西周就一直傳下來的,楚國的方式可以大概參考一下上博九陳公治兵里記載的春秋時期的模式

而楚國軍隊的戰術特點,也許可以參考一下淮南子故善用兵者,上隱之天,下隱之地,中隱之人。隱之天者,無不制也。何謂 隱之天?大寒甚暑,疾風暴雨,大霧冥晦,因此而為變者也。何謂隱之地?山陵 丘阜,林叢險阻,可以伏匿而不見形者也。何謂隱之人?蔽之於前,望之於後, 出奇行陳之間,發如雷霆,疾如風雨,扌搴巨旗,止鳴鼓,而出入無形,莫知其 端緒者也。故前後正齊,四方如繩,出入解續,不相越凌,翼輕邊利,或前或後, 離合散聚,不失行伍,此善修行陳者也。明於奇正賌、該陰陽、刑德、五行、 望氣、候星、龜策、禨祥,此善為天道者也。設規慮,施蔚伏,見用水火,出 珍怪,鼓噪軍,所以營其耳也。曳梢肆柴,揚塵起堨,所以營其目者,此善為 詐佯者也。錞鉞牢重,固植而難恐,勢利而不能誘,死亡不能動,此善為充榦 者也。剽疾輕悍,勇敢輕敵,疾若滅沒,此善用輕出奇者也。相地形,處次舍, 治壁壘,審煙斥,居高陵,捨出處,此善為地形者也。因其饑渴凍曷,勞倦怠 亂,恐懼窘步,乘之以選卒,擊之以宵夜,此善因時應變者也。易則用車,險則 用騎,涉水多弓,隘則用弩,晝則多旌,夜則多火,晦冥多鼓,此善為設施者也。 凡此八者,不可一無也,然而非兵之貴者也。

無守城矣。靜以合躁,治以待亂,無形而制有形,無為而應變,雖未能得勝 於敵,敵不可得勝之道也。敵先我動,則是見其形也;彼躁我靜,則是疲其力也。 形見則勝可制也,力疲則威可立也。視其所為,因與之化;觀其邪正,以制其命。 餌之以所欲,以疲其足。彼若有間,急填其隙,極其變而束之,盡其節而仆之。 敵若反靜,為之出奇,彼不吾應,獨盡其調。若動而應,有見所為,彼持後節, 與之推移。彼有所積,必有所虧。精若轉左,陷其右陂。敵潰而走,後必可移。 敵迫而不動,名之曰奄遲,擊之如雷霆,斬之若草木,耀之若火電,欲疾以, 人不及步鋗,車不及轉轂,兵如植木,弩如羊角,人雖眾多,勢莫敢格。

錞鉞牢重,固植而難恐,勢利而不能誘,死亡不能動,此善為充榦 者也。剽疾輕悍,勇敢輕敵,疾若滅沒,此善用輕出奇者也。

講究奇正結合,正兵正面抗線,奇兵在找出敵人的薄弱點之後給與打擊,打擊的方式可以正面突擊,也可以側後迂迴楚國善用奇正結合方式作戰,倒是春秋時期就有的傳統,楚國春秋時期就有了作為機動打擊兵力,具有預備隊性質的左右廣和游闕

戰國時期項燕打敗李信,不是正面硬抗,而是繞道李信軍後面一直尾隨,擇機打擊秦軍後方一舉獲勝,後來的彭城之戰項羽更是率領精兵大範圍迂迴到劉邦大軍後方給與打擊

另外,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次後撤包圍戰術的實行者卻是楚國人,既然春秋時期的楚軍前輩可以做得到,戰場上有序撤退,戰國楚國均對未必做不到

左傳 桓公九年巴子使韓服告於楚,請與鄧為好。楚子使道朔將巴客以聘於鄧。鄧南鄙郁人攻而奪之幣,殺道朔及巴行人。楚子使薳章讓於鄧,鄧人弗受。夏,楚使斗廉帥師及巴師圍郁。鄧養甥、聃甥帥師郁救。三逐巴師,不克。斗廉衡陳其師於巴師之中,以戰,而北。鄧人逐之,背巴師而夾攻之。鄧師大敗,郁人宵潰。

楚國(包括後來的吳越,楚國古代在內的古代南方步兵)的兵員特點,

歷史上的楚國素來有尚武的記載:

《管子·輕重戊》

記載:「桓公問於管子曰:楚,山東之國也,其人民習戰鬥之道,舉兵伐之恐力不能過。兵

弊於楚,功不成於周,為之佘何?」

《史記·范唯列傳》載:

(秦)「昭王臨朝嘆息,應侯(范錐)進曰,臣聞「主憂臣辱,主辱臣死」,今大王中

朝而憂,臣敢請其罪。昭王曰:`吾聞楚之鐵劍利,而倡優拙。夫鐵劍利則士勇,倡優拙則

思慮遠。夫以遠思慮而御勇士,吾恐楚之秦圖也……』」

《淮湖子·兵略訓》也有楚「卒民勇敢」的記載

而吳越之地在被楚國征服前也是尚武的地區,被征服後也沒有改變

《漢書·地理志》

吳地,……今之會稽、九江、丹陽、豫章、廬江、廣陵、六安,臨淮郡,盡吳分也。……吳、越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劍,輕死易發。……其失巧而少信。……本吳越與楚接比,數相併兼,故民俗略同。

可見由於楚國發跡於荒蠻地區,其民長期與南方蠻族雜居,民多尚武,以戰國時期的標準看,楚國士兵在戰鬥意志和基本戰鬥技能方面是相對有保障的。

到了兩漢三國時期,楚地的山地步兵仍舊被當做精銳招募使用,典型如西漢李陵招募的5000荊楚劍客,以及漢末三國時期的丹陽兵。

楚國近戰步兵的武器配置及作戰特點方面,楚及備齊吞併的吳越故地的步兵,參考春秋到三國時期的出土文物及記載中,他們近戰時武器的搭配多樣化,常見有劍盾/刀盾//戟盾/長鎩/短矛/長鈹/戈矛等,鎧甲方面則是以皮甲為主,戰國末期則應該出現了鐵甲,且士兵的戰場機動能力強,很善於突擊作戰,但是如果突擊作戰無法擊破敵人,則士氣也容易消退

《吳越春秋 夫差內傳第五十四年》:吳師皆文犀長盾,扁諸之劍,方陣而行。《史記·刺客列傳》:「 王僚 使兵陳自宮至 光 之家,門戶階陛左右,皆 王僚 之親戚也。夾立侍,皆持長鈹。《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以卒從起 碭 ,以連敖入 漢 ,以長鉟都尉擊 項籍 ,侯。」 顏師古 註:「長鉟,長刃兵也,為刀而劍形。淮南子兵略訓:昔者楚人地,南卷沅、湘,北繞潁、泗,西包巴、 蜀,東裹郯、淮,潁、汝以為洫,江、漢以為池,垣之以鄧林,綿之以方城,山 高尋雲,溪肆無景,地利形便,卒民勇敢。蛟革犀兕,以為甲胄,修鎩短鏦, 齊為前行,積弩陪後,錯車衛旁,疾如錐矢,合如雷電,解如風雨。楚國故地長沙馬王堆漢墓遺策

鹽鐵論

荀子議兵篇

李陵既壯......將丹陽楚人五千人,教射酒泉、張掖以屯衛胡。........臣所將屯邊者,皆荊楚勇士奇材劍客也,力扼③虎,射命中,願得自當一隊,到蘭干山南,以分單于兵。......前行持戟盾,後行持弓弩

瑩領丹楊銳卒刀楯五千,號曰青巾兵,前後屢陷堅陳,於是以馳淮南軍,三沖不動。

至於楚國士兵穿皮甲,機動性好這些特點,則荀子議兵篇也有記載,同時曾侯乙和九連墩楚墓里出土了真實的楚國皮甲

點擊展開,查看完整圖片

點擊展開,查看完整圖片

楚國普通披甲士兵應該裝備不了曾侯乙、九連墩墓中那些高級皮甲,他們的皮甲應該較為簡單,類似這樣

戰國末期則可能有了鐵甲湖南常德跑馬崗戰國楚墓出土的疑似鐵甲片

盾牌的話,楚國出土的文物里有雙弧盾和方形盾兩種,都是豎握式的

以下是雲夢睡虎地秦墓出土的銅鏡,雖然是秦墓,但是雲夢是楚國故地,所以器物應該反映了一下楚國的情況

楚國故地出土銅鏡上的劍盾步兵搏虎形象楚國故地出土銅鏡上的劍盾步兵搏虎形象

老河口安崗一號楚墓出土的革盾

弓的方面,楚國故地出土過不少弓

努的方面,無郭努機的典型,可能裝備拉力較低的擘張努

里耶麥茶戰國墓地出土的楚國努機,形式介於漢代的成熟有郭努機和秦俑等出土的戰先秦無郭努機之間,可能是無郭努向有郭努機的之間的過度形態

有郭的努機典型,可能是蹶張努

湖北老河口安崗一號楚墓

老河口安崗一號楚墓出土的箭老河口安崗一號楚墓出土的箭箙

遠程步兵技戰術方面,以戰國時期的標準看,楚國有很好的弓努射擊傳統和技術,並可以對周邊產生輻射相應

楚人不僅掌握了極其高超的箭法技術,並在此過程中鑽研出了一套完備的射術理論。逢蒙乃后羿之徒,習得后羿箭法之精髓,並在其過世之後遺有《射法》二卷,史書《漢書藝文志》亦收錄其《逢門射法》二篇和《蒲且子弋法》》4篇。

楚國騎手的可能形象

楚國的戰車

根據曾侯乙墓實物的復原圖

河南淮陽楚國故地出土的帶有銅甲板的戰車

另外,根據七國考的說法 楚世家雲楚王警四境之內興師言救韓命戰車滿道路春秋感精符雲齊晉並爭吳楚更謀不守諸侯之節兢行天子之事作衡車勵武將輪有刃衡有劍以相振懼宋均曰衡陷敵之車也

楚國的戰車可能還有這種形式的

楚國軍隊的最大弱點可能就是歷來韌性不好,最怕持久戰,後勤問題一直困擾楚國

楚性弱,其地廣,其政騷,其民疲,故整而不久。擊此之道,襲亂其屯,先奪其氣,輕進速退,弊而勞之,勿與戰爭,其軍可敗。之所以楚國「整而不久」,大概是舊貴族林立、國土廣袤而人口密度稀少(尤其南部腹地),沒有好的軍事徵募和供給制度。王翦滅楚,不是直接和楚軍硬剛,而是和楚軍耗了很久,最後內線作戰的楚軍耗不下去了,主動撤退,被王翦爆了菊。王翦果代李信擊荊。荊聞王翦益軍而來①,乃悉國中兵以拒秦②。王翦至,堅壁而守之,不肯戰。荊兵數出挑戰,終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③,而善飲食撫循之④,親與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問軍中戲乎?對曰:「方投石超距⑤。」於是王翦曰:士卒可用矣。」荊數挑戰而秦不出,乃引而東。翦因舉兵追之,令壯士擊,大破荊軍。至蘄南,殺其將軍項燕,荊兵遂敗走。王翦的戰術正好符合吳起的評價:要迂迴避戰,擊其惰歸,「勿與戰爭」(不可正面列陣與楚國決戰)。

到了繼業者西楚時期,後勤保障能力差的問題似乎也沒有的到有效改善

飲酒高會(15)。天寒大雨,士卒凍飢。項羽曰:「將戮力而攻秦(16),久留不行。今歲饑民貧(17),士卒食芋菽(18),軍無見糧(19),乃飲酒高會(20),不引兵渡河因趙食(21),與趙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強,攻新造之趙(22),其勢必舉趙。趙舉而秦強,何敝之承!且國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內而專屬於將軍(23),國家安危,在此一舉。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24),非社稷之臣(25)。」

宋義固然刻薄,不體恤士兵,但是西楚軍隊整體保障能力差,沒有足夠資源全軍消耗恐怕才是根本原因

是時,漢兵盛食多,項王兵罷食絕。漢遣陸賈說項王,請太公,項王弗聽。漢王復使侯公往說項王,項王乃與漢約,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者為漢,鴻溝而東者為楚。項王許之,即歸漢王父母妻子①。軍皆呼萬歲。漢王乃封侯公為平國君。匿弗肯復見②。曰:「此天下辯士,所居傾國③,故號為平國君。」項王已約,乃引兵解而東歸。

同樣實在對峙消耗,劉邦軍可以豐衣足食,項羽軍卻糧草不濟。

秦國

我個人懷疑秦俑是行軍隊形,並沒有展開

如果秦俑坑一號坑真的是作戰陣型的話,那從出土兵器分布上看,戰車後面那些大量的努兵怎麼作戰呢?「敵以來進持鹿角,兵悉卻在連衝後。敵已附,鹿角裏兵但得進踞,以矛戟刺之,不得此駐,起駐妨弩壞。○《太平御覽》卷三百十七。 」每戰,以長槍居前,坐不得起;對比後世諸葛亮和南宋吳氏兄弟的陣型,排在前面的近戰步兵必須跪坐才不至於妨礙後面的努兵作戰,下圖秦軍的努兵可是緊緊跟著戰車的,車兵站在戰車上,高度可比一般士兵高多了,肯定會對努兵產生遮擋。所以我個人傾向於秦俑的隊形是行軍的隊形而不是最終展開的作戰隊形

個人認為,秦俑的基礎步兵隊形在戰時應該會作如下展開,如果戰車仍舊是居前引戰,那後面的步卒會向戰車的左右做橫向展開,類似這個樣子

或者,把戰車放在步卒的後面指揮壓陣,當然這種情況下步卒仍舊應該橫向展開

然後,秦俑全軍的陣型,

完全展開會,個人認為可能會類似這個樣子

一號坑是正兵,二號坑是奇兵,三號坑是指揮部,結合各類文獻來看,

一號坑既然是正兵,則軍陣的主體由一號坑展開構成,分為先秦時期通行的左中右三軍,秦俑中的輕裝努手和輕裝近戰步兵整體居前,作為前哨戰時擾亂敵人陣腳的炮灰,史書上稱為:輕兵,一號坑中那些大量的重裝近戰兵和重裝努兵,則與各自隸屬的戰車一起,構成三軍的主力部分。一號坑兩翼的弩手前出至軍陣的左右兩翼略微靠前的地方布陣,努手前面布置少量重裝近戰步兵掩護,一方面作為軍陣側翼的掩護之一,另一方面可以對敵人形成交叉火力打擊,

二號坑作為奇兵,首先是側翼的二號坑中的戰車和輕騎兵也布置在三軍的兩翼,作為機動打擊力量,二號坑中的那些輕重裝努手則伴隨車騎部隊作戰,進行掩護配合,類似六韜中記載的「令我騎十而為隊,百而為屯,車五而為聚,十而為群,多設旌旗,雜以強努;或擊其兩旁,或絕其前後,敵將可虜。」

二號坑中的車步混合部隊,袁仲一,王學理等專家都認為他們可能就是秦軍中「銳士」的代表,也就是精銳選卒,則把他們布置在軍陣的後方,作為預備隊使用,所謂正兵貴先,奇兵貴後。

一些秦國的零散資料

營軍之述(術)曰:先得大卒數,而除兩和各千二百人而半棄之。有(又)令十而一。三步直(置)戟,即三之。四直(置)戟,(0883)即四之。五步直(置)戟,即五之。令卒萬人,問延幾可(何)里?

按照現代學者的理解,簡文「先得大卒數而除兩和各千二百人而半棄之」,翻譯成現代漢語即「先要知道士卒總數(即『卒萬人』),然後從中減去『兩和』之卒各1200人(共2400人),再將所得結果的一半棄置」,用算式表示就是::

(10000一2 x 1200) = 2=3800 或者(10000一1200 x 2)一(10000一2 x 1200) =2=3800

「有(又)令十而一」,這句話是緊接著上文而言的,即取上述計算結果(3800)的十分之一,用算式表示即:

:3800 x1/10=380 (依街文,所得為戟數,據簡文它乃是一個常數)

以上是「述(街)」文的第一層意思,即據士卒數求出作為常數的戟數。「述(街)」文的第二層意思,就是依步數的不同,分別乘以上述戟的常數,算出各自所延的里數。具體如下:(1)『生步直(置)戟即三之」,意即若三步直(置)戟就用三乘以上述戟的常數380,用算式表示即:380 x 3=1140步按:步為長度單位。古以三百步為里(《穀梁傳》宣公十五年『古者三百步為里)

因此,以300步摺合1里,對上述三步直(置)戟的結果進行折算:

1140 /300=3里240步

同理「四【步】直(置)戟即四之」:

380 x4=1520步,

1520 /300 = 5里20步。

「五步直(置)戟即五之」:

380 x 5=1920步,

1920 /300 = 6里120步。

以下式依照算題畫出的軍營示意圖

第二條,嶽麓書院秦簡《數》記載的一條秦代關於士卒兵器配比的算術題,考慮到中國古代數學不重視理論推演,而是極為重視實用性,所以也有一定參考價值

這條簡牘有兩種版本的釋讀

第一種

一百個人中有戟,努,盾三種裝備,比例10:5:3,考慮到秦漢時期配盾牌的都是近戰兵,所以基本可以認為100人中,近似有72個近戰兵和28個遠程兵

第二種版本

按照這種說法,100個人裡面近似有近戰55人,遠程27人,輜重16人,多出來的兩個人隨機分配一下,或者是軍官,基本不影響比例,這種版本近戰遠程基本為2:1

再有就是流傳最廣的秦俑一號坑東方五探方兵卒的手勢統計表,但是由於還有俑沒有復原,而且披甲俑和袍俑沒有分開,所以比較混亂

以及東方五探方兵器出圖分布圖

和已有資料的兵俑手勢分布圖,紅色近戰,藍色遠程

從這幾天張圖來看,遠程可能略多於近戰

對比一下上文提過的漢初的馬王堆漢簡,可見秦代基本在百人隊內部進行遠近合成,漢代則在百人隊之間進行合成


拜占庭的《戰略》《戰術》,這兩本是莫里斯和利奧兩位皇帝寫的,指文圖書現在有賣。戰術我看過了,裡面寫的比較詳細,不是那些假大空的東西,讓你看完之後還是不知道古代該如何做作排兵布陣。

還有行軍相關的東西讓你了解,總之比較詳細,類似於軍官入門這種。

《戰略》是指文剛翻譯出來出版不久的新書,總體上和《戰術》差不多,雖然我沒看,但是看過外文版的大佬說過和戰術的區別不大,都是告訴你一個小白軍官該做什麼,如何組織的書。

近代一點的,《騎兵論》差不多可以。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