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不大。FC-31安裝兩臺俄羅斯生產的克里莫夫RD-93渦扇發動機或其國產型號WS-13發動機,至於具體是哪一種尚無定論。

其中RD-93是米格-29使用的RD-33發動機的下置機匣版本,首先被用於FC-1「梟龍」戰鬥機,主要改進除了把傳動附件從上方移到下方之外,克里莫夫公司在2010年的珠海航展上還透露該發動機的最大加力推力從RD-33的79千牛增加到了98千牛,也就是10噸推力。

根據中航工業在2015年第十六屆北京航展上公佈的FC-31「鶻鷹」1.0版的性能參數,該機最大起飛重量25噸,正常起飛重量17.5噸,以後者這一重量參數做最大加力起飛時,該機的推重比可達1.14,美蘇的研究表明,只要起飛推重比高於0.6,就能保證戰鬥機從航母滑躍甲板上滑躍起飛,因此FC-31的RD-93發動機完全可以滿足在我國「遼寧」號和002國產航母上的滑躍起飛要求,如果從195米長的三號起飛位置起飛,同樣能和殲-15一樣實現重載滑躍起飛。

至於FC-31在我國未來的彈射起飛/攔阻降落航母上起飛,那就更加不是問題了,在電磁彈射器的幫助下,該機不僅能以更大起飛重量彈射起飛,還將實現在輕載彈射起飛時無需開加力。

當然FC-31上艦除了要關注推重比之外,還要針對該機的起落架和機身結構進行加強,並在後機身下方增加攔阻鉤,在機翼後緣增設大尺寸增升襟翼,這些改進都需要增加重量,會降低整體推重比。

因此該機的RD-93發動機可能需要參考RD-33MK進行相應的艦載化改進,後者是克里莫夫轉為米格-29K艦載型研製的發動機,加力推力提高提高7%,並採用新型無煙燃燒室徹底結局了RD-33的黑煙問題,同時FADEC發動機全許可權控制系統還提高了油門響應,這對於著艦來說尤為重要。該發動機還加強了冷卻,使發動機壽命提高到4000小時。


RD-93支持FC-31上艦是沒有問題的,不管是滑躍起飛還是彈射起飛都行。現在的FC-31仍處於原型機狀態,共有2架原型機,性能參數有較大不同。上2015年9月的北京航展上一份展示FC-31的性能數據表上,FC-31全長16.8米,翼展11.5米,高4.8米,最大起飛重量25噸,最大M數1.8馬赫(約合2026公里/小時),機內油作戰半徑1200公里,升限16000米(海平面)。而在2016年11月的珠海航展上展示的FC-31展板披露的數據除翼展、機高、升限相同外,機全長變為17.3米,最大飛行速度降低到1400公里/每小時,最大起飛重量增加到28噸,作戰半徑1250公里。

可以看出,FC-31改進型的重量增加了3噸,相應的飛機推重比下降,最大速度下降明顯,但是2臺RD-93發動機仍然可以提供較大的推力。因為單臺RD-93的加力推力86.37千牛,2臺的加力推力為172.74千牛。美國艦載型F-35C的最大起飛重量為31.8噸,1臺F135發動機加力推力為191千牛;F/A-18E/F最大起飛重量29.937噸,2臺F414發動機的加力推力為195.8千牛。對比可知,FC-31的推重比與F-35、F/A-18E/F相當,進行彈射起飛沒有問題。而在遼寧艦這樣的滑躍航母上,即使以100米的艦首起飛點進行內置武器滑躍起飛也不成問題。

FC-31改進型的28噸最大起飛重量,標誌著該機已經是一款中型戰鬥機。根據珠海航展的視頻介紹,FC-31的武器掛載方案較多,戰鬥力還是不錯的。

WS-15是配套殲20的大推力渦扇發動機,而FC-31需要的是中等推力渦扇發動機,國產型號據稱是WS-19。(S)


說到上艦就不得不說艦載機幾個比較重要的能力。第一:航程,艦載機不能像陸地機場那樣大象漫步一下很多架,就美國來說一條航母也最多一下起飛4架。那麼先起飛的戰機就得在繞著航母飛圈等著編隊後面的戰機。第二,低速可操控性。航母雖然大,但是航母在海況不是太好的情況下接受飛機降落時會有晃動。艦載機必須用盡量低的速度接近航母進入降落航道。第三,機翼面積大。所有的艦載機都是機翼面積相對較大的。這樣起飛降落所需速度小,距離短。

RD93發動機是前蘇聯時期為了給MIG29中型戰鬥機配置的動力RD33的改進版。不過RD93拿到現在來說只能算很普通。RD93雖然算是俄羅斯目前擁有可以給中型機最好的動力。不過RD93對於五代機來說依舊不合適。目前俄羅斯最先進的mig35和Mig29K均採用RD33MK這個版本。估計RD93目前依舊處於耐用性可靠性不足的情況。而目前來說並沒有發現MIG35以及MIG29K擁有不錯的航程和超音速能力。不難估計其實RD93對於目前中型機來說並不會帶來很大的提升。

FC31自身體積太小,加上隱身的外形和內置彈倉。所以FC31的油箱體積不會太大。而機翼面積的比例明顯也沒有比一半佈局飛機更大。F35C對比F35A就可以明顯看出。艦載機型號的F35C機翼面積大了很多,而且F35單引擎的設計也讓機身多出一部分空間放油箱。

所以RD93性能不足以讓FC31在動力上進入五代機的範疇。而FC31目前的設計也絕對不是為了上艦做的,可以說是沈飛在靠自己的努力來研發一款四代機而不是靠國家支持研發。如果中國真的需要一款中型五代機上艦。那麼一定是FC31放大或者比FC31大的。

原創不易,軍情繫悟空問答簽約作者,求點波關注


上艦不是問題,問題在於是否能夠滿足中國海軍未來對於隱身艦載機的需求。在性能上,是否能夠接近於F-35戰鬥機。

海軍型的F-35C,推重比略高於FC-31,機動性能有一定的優勢。

而作戰半徑上,因為FC-31採用兩臺中推發動機,總計推力不及F-35C的單臺F-135發動機,擠佔的機內空間也更大,可攜帶的燃油量也較少,所以FC-31的作戰半徑不及F-35C。

這意味著,如果採用FC-31作為艦載機,那麼是達不到比肩F-35C的要求的,而在目前看來,發展目標顯然需要更高遠。

讓我們回想一下,航母為什麼能取代戰列艦?不正是因為其艦載機遠高於戰艦火炮射程的打擊範圍嗎?

所以航母艦載機的作戰半徑非常重要。而作戰半徑取決於飛機的載油量,更換髮動機並不能提高作戰半徑。

哪怕是裝備所謂的WS-19先進中推,FC-31也只是作戰時的推重比更高,但是作戰半徑和滯空時間並不一定能夠實現有效的提升。

這是FC-31雙發中型機佈局帶來的問題,除非像F-35一樣換單臺大推。(要知道,FC-31的兩臺發動機總重相比F-35的單臺發動機重了1噸,體積也大0.3平方米,這差不多就除去了一噸內油)。

至於甲板載機量的問題,FC-31是中型機,當然數量上可以比重型機多,但是FC-31相比F-35還是大了一些,雖然跟J-20比起來較小。

很明顯,FC-31載機量也比不上F-35。還不如就上J-20。雖然J-20看上去是比較大,20.3米長,但是相比J-15反倒是更小。所以並不存在J-20尺寸太大不能上艦的問題。J-20的性能當然是要超過FC-31的,這一點應該不存在太大的問題。

另一方面,J-20是重型機,內部空間冗餘大,上艦改裝的話,改裝工作也會更輕鬆。

除非換20噸級的單臺大推,否則FC-31並不適宜改裝上艦。


謝謝邀請!

圖為FC-31戰機想像圖

目前,關於FC-31(俗稱:殲-31)戰機能夠上艦的問題,從FC-31戰機亮相那一刻就已經開始了熱議,筆者可以很嚴謹的告訴大家,以當前的FC-31戰機裝配的RD-93型航空發動的整體情況來看,還不具備上艦條件,如果單從RD-93型航空發動機的性能這一單一角度來說,其推力和性能基本滿足上艦條件。

圖為中國殲-20戰機

FC-31是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二款中型雙發多用途四代戰機,FC-31在研發之初並沒有像殲-20那樣,在研發之前,其指配航空發動機WS-15已經先一步立項研發,避免了殲-20問世後的「心臟病」問題,WS-15航發當前已裝配到了殲-20戰機上進行著各種的試驗。

圖為中國珠海展上的RD-93型航空發動機

因此,FC-31戰機在航發選擇上就出現了使用俄製RD-93型的現狀,RD-93型航發研發於1968年,主要作為米格-29戰機的動力源,發動機總質量約為1.2噸,最大推重比為6.8,由於FC-31受到航發的侷限,所以才被設計成雙髮型,理論上,其整體動力和性能基本可以力壓F-35戰機。

圖為FC-31戰機機腹高清圖

FC-31戰機採用單座、雙發、外傾雙垂尾、全動平尾的常規佈局,兩側佈置大S彎進氣道,具有內置彈艙,屬於典型的多用途四代戰機,所以,FC-31戰機當前具備外銷的全部潛質和條件。

FC-31戰機可以攜帶4枚「霹靂」-12型空空導彈或2枚精確制導炸彈,其整體武器系統配置要比F-35更具優勢,在戰時,作為「先頭開山部隊」毫無問題。

日前,據媒體稱,FC-31的第二架原型機已經換裝了WS-13E型航空發動機,並進行了高空試驗,筆者認為這裡傳達了兩個信號:

第一,FC-31的研發改良工作一直未中斷,並且進度非常快;

第二,FC-31當前最大的短板依然是航空發動機。

圖為網傳的疑似WS-13E型發動機

綜合多方消息來看,FC-31近期試飛的前輪採用的是雙輪設計,換言之,這個設計就是航母艦載戰鬥機的典型特點,或者就是為上艦在做準備。

圖為美國的F-414型航空發動機

但是,近日來,又有消息傳出,WS-19「黃山」發動機纔是FC-31「標配」航發。WS-19航空發動機對標的是美國的F/A-18「大黃蜂」戰鬥機的F-414型發動機,該發動機推重比為9.1,總質量約1.1噸。

如果該消息屬實,那麼,WS-19型航發的推重比應該在10左右,並且配備有矢量噴管,一旦WS-19發動機研發成功並裝備到FC-31戰機上,不僅可以與殲-20形成高低搭配和滿足時下中國對四代艦載機的急迫需求,而且還可以獲得巨量的國際訂單。

如果喜歡,請點擊關注,不一樣的視角,給你不一樣的閱讀體驗!


你這個問題很低級 絕大部分戰機在航母上起飛都沒有問題 難點是在航母上降落!降落時需要低速度大升力 而且要用尾勾掛阻攔鎖 這些和發動機並沒有太大關係 主要強調的是機體氣動佈局和飛控水平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