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謀論!

為什麼核聚變永遠都是50年?

因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不希望可控核聚變成功

在座的各位,看到上面的回答,肯定不相信。最初,想到這樣的結果,本人也是難以置信。可是,當我們冷靜地分析一下,就會發現「除去不可能的因素,剩下的即使多麼的不合情理,但那一定就是事實的真相!

推測一、氫彈技術絕對保密

全世界總共有200多個國家,可是具有氫彈技術的國家,只有5個。它們分別是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和法國。這五個國家就是五大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換句話說,五個國家管理著全世界。之所以能管理全世界,不僅僅是五個國家的軍事實力是全球最頂尖的,更主要的是這五個國家擁有氫彈技術。同時,他們都擁有發射熱核武器的能力以及氫彈小型化。直到現在,其它國家仍不具有氫彈技術。例如,印度的原子彈技術成功了,可是過去好多年,印度仍無法釋放氫彈。

氫彈構型,傳言只有兩種。一種是中國的于敏構型,另一種是美國的「T-U(泰勒·烏拉姆)構型。可是,于敏構型說法只存在於部分網站論壇中,由於氫彈技術絕對保密性,截止到2015年11月,沒有任何資料證明有所謂「于敏構型」存在,也沒有資料證明「于敏構型」與所謂美國「T-U(泰勒·烏拉姆)構型「有任何不同之處。

由於,氫彈技術關係到五大常任理事國的根本核心利益、國家安全、國際地位。任何關於氫彈的製造技術都被絕對保密,真正的構型只存在於五大常任理事國的最高機密保險柜中。並且,在1996年,五大常任理事國簽署《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之後,五常只用超級計算機模擬核試驗。只有五常擁有關於核試驗的第一手資料。

推測二、不可控與可控的關係

不可控核聚變就是氫彈爆炸。

很多人通過書上、網路上了解到可控核聚變,進而潛意識地認為氫彈與可控核聚變完全不是一回事。可控核聚變和不可控核聚變怎麼能沒有關係呢!如何引爆氫彈進而發生鏈式反應與如何讓可控核聚變等離子體發生聚變反應之間基本原理是一樣的!

氫彈聚變反應和可控核聚變反應不可能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核反應。

反應條件、反應臨界點等等,這類試驗數據只有五大常任理事國擁有。關鍵數據是不可能讓全世界知道的,一旦知道就意味著氫彈技術泄密。

推測三、可控核聚變研究與社會輿論

可控核聚變的重要性,眾人皆知。我就不再闡述了。全世界人民都明白,可控核聚變對於人類文明的發展起到了怎樣的作用。沒有哪個國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去禁止研究可控核聚變。可是由於可控核聚變與氫彈技術之間有關聯,五常對待可控核聚變研究很頭疼。

怎麼辦!

管的話,全世界人民認為五常阻礙人類發展;不管的話,其它國家會獲得氫彈技術。那麼,只有一個辦法,引導研究方向轉移,從核反應轉移到了磁約束。這樣,五常可以有效控制核聚變研究而不會泄露氫彈技術。

例如,國際核聚變研究項目ITER ,工程進度緩慢,各種拖泥帶水。ITER 項目中,印度、日本、韓國都是跑龍套的,真正主導項目的還是五常。中國只是上了份子錢,最後自己回國研究。

推測四、經濟戰略布局與可控核聚變

中國在最近幾年裡,竭盡全力地在全國鋪設電網,希望能讓貧困山區的人們都用上電。而且,中國在電力輸送技術方面遙遙領先全世界,中國是唯一一個能將電網鋪向全國的國家。同時,中國政府積極推行新能源汽車,希望大眾將汽油車換成電動車,而且中國政府對於新能源汽車給予很高的政府補貼。

最近這幾年,全世界主要強國商討碳排放,並積極發展新能源汽車。例如,特斯拉電動車、艦船綜合電力系統、電磁彈射器。彷彿全世界突然開始大規模改進電力技術,將那些使用化石燃料驅動的內燃機統統換成電力驅動。

好奇怪啊!

中國積極推行新能源汽車的理由,是中國煤炭資源多缺少石油,中國應到使用電動車以減少對石油的需求與依賴。可是,在中國的能源結構里,煤炭消耗一直都是70%,很高了。難道中國打算將煤炭資源佔比提高到90%甚至100%。而且,燒煤發電並不能降低碳排放。

我認為,中國政府乃至世界主要強國其實在為可控核聚變應用進行布局。在可控核聚變成功前,先將電網和電動車鋪設好、推廣好,等到可控核聚變發電後可以直接將電力輸送到全國。

萬事俱備,只為東風!

東風即是戰略賀導彈,更是大家夢寐以求的可控核聚變。只有這樣才可以使可控核聚變發電不與中國能源結構、經濟結構脫節。讓可控核聚變可以很好與中國電網對接好,而不至於出現米、面都有,可是鍋還沒有的窘境!

推測五、好兆頭

可控核聚變研究,中國方面最近不斷傳來好消息。中國在可控核聚變方面多次出現新紀錄。同時,中國電網仍在大力鋪設,從東到西,從南到北。新能源電動車也在逐漸改變汽車市場格局。例如,最近美國獵鷹重型火箭為特斯拉電動車做了一個完美的廣告。

諸位不要發愁可控核聚變為什麼始終是五十年。

改變需要時間,更需要外部條件。

有時並不是技術問題,可能更多的是政治問題、經濟問題、軍事問題。

像可控核聚變這樣的能改變世界格局的技術,不會那麼輕易的普及的。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