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股票,股市,美國股市,紐約證交所。(圖/路透社)
▲美股12月慘跌,讓2018美股基金大失血,為表現最差市場基金。(圖/路透社)

記者劉姵呈/綜合報導

美股12月走勢暴起暴落,衝擊全球股市信心,也讓2018年最後的聖誕行情泡湯,讓投資人受不了了!根據EPFR統計,12月20日至26日,不論是新興市場或成熟市場基金,全數遭國際資金減持,此為近10周以來再見到各市場基金清一色遭賣超的窘境,顯示出近期投資信心相當脆弱,資金寧可選擇退場觀望。

法人指出,美股上週在耶誕前夕一蹶不振,以美股與歐股基金賣壓最重,美股基金單週資金淨流出64.64億美元,使美股基金連續4週遭減持,其次是歐股基金上週26.47億美元的失血金額,也讓歐股基金連續賣超週數再推升至第16周。此外,新興市場則以全球新興市場基金失血7.64億美元最多,中止連7週買超的記錄,再來是亞洲(不含日本)基金的4.89億美元失血金額。

回顧2018年全年度各主要市場基金的資金動向,雖然全球市場進入下半年後常為賣多買少,但市場資金對於新興市場的偏好度,仍明顯勝過美歐等成熟市場,2018年包括全球新興市場、亞洲(不含日本)、拉丁美洲基金,都維持資金淨流入態勢。

其中,2018年年度吸金冠軍為全球新興市場基金,共吸金185.66億美元,亞軍則由亞洲(不含日本)基金的58.23億美元獲得。

反觀美股基金2018年大幅失血971.68億美元,為表現最差的主要市場基金,且值得注意的是,美股基金12月單月的淨流出金額就高達逾420億美元,已為全年度賣超金額的逾四成之多,歐股基金則是年度失血868.33億美元,失血金額僅次於美股基金。

摩根投信表示,隨著市場預期聯準會升息步調放緩,相對抑制美元短期的表現,若新興貨幣在2019年能回穩,即可視為新興市場入市的觀察指標,配合較為低水位的油價,對於新興市場也為利多之一。

展望今年,預期股市將更呈分歧表現,波動度較低的高息股有助於穩健參與股市機會,另投資人應提升高品質、低波動度之投資標的,強化投資組合穩健度,例如美國公債、美國機構抵押證券等具避險性質之投資工具。

《延伸閱讀》

臺股暴跌173點拖累匯市 新臺幣由升轉貶收30.794元

影/股民哀號!臺股新春紅盤暴跌173點失守9600 電金傳權值股翻臉拖累

元月新制上路 新制概念股後市看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