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銀行數量規模增加,銀行之間競爭激烈,很多銀行為了營銷產品,獲取存款,過度包裝產品,產品只宣傳可以盈利多少,從不提示風險多大。對此,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1.恆豐銀行再涉虛假宣傳,說明虛假宣傳不止一次了,更說明不僅恆豐銀行,其他有的銀行也存在這種問題,只是沒有報道出來而已。

2.為什麼銀行會出現這種現象?現在銀行競爭壓力很大,業務發展喫力,如果不加大宣傳力度,自己的產品營銷、平臺搭建等業務沒有其他銀行有優勢,怎麼能吸引來客戶,如果沒有客戶,這家銀行如何發展,所以銀行在宣傳有些產品時,就出現了過度和誇大的宣傳,並且不能給客戶提示風險。

3.這種現象要及時制止嗎?這種虛假宣傳,如果不及時制止,會給客戶帶來一定的損失,其實對銀行的利好也只是暫時的,可能一時能吸引幾個客戶,但當客戶真正瞭解了產品的實際情況後,還是會憤然離開,並對該銀行留下不良影響,銀行也就徹底失去了客戶。

4.出現這種情況怎麼辦?首先要向當地銀保監會、央行、金融局等金融監管單位反應情況,金融監管單位會去積極調查處理,會對該銀行進行嚴重處罰;還要向當地消費者權益保護協會反應,及時用合法手段維護自身權益,也不要讓其他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

5.當地銀保監會應加大監管力度,杜絕類似虛假宣傳的營銷行為發生,同時加大宣傳力度,讓老百姓瞭解金融產品和服務,普及金融知識,防止上當受騙。

總而言之,銀行應該合法營銷宣傳自己的產品,監管部門要加大監管力度,老百姓才能放心的到銀行辦理業務,銀行才能更好的去發展。


不是一家銀行這樣的,大部分銀行理財都這樣宣傳,當然銀行有誇大宣傳的成分,但更主要的原因還是投資者自己的不理性,對銀行理財缺乏基本的瞭解,不瞭解產品投向,不瞭解底層資產,更不瞭解合同條款,就因為銀行賣的產品,所以一股腦的買,出了問題又胡攪蠻纏,資本本來就是貪婪的,投資者之所以被坑,很大的原因是投資者的無知加貪婪造成的!


金融行業大多產品是不允許承諾保本的,這是基本常識。利息、收益等是對投資時間 ,風險的補償 ,這是基礎概念 。

保本型的金融產品風險低, 收益不會高。 銀行理財雖不承諾保本, 但大多都能達到預期收益 。

缺乏基本常識非常可氣的 ,買銀行理財的人大部分很幼稚的 債券 國債逆回購 保本基金 股票指數定投等 還有民間借貸項目 可投資的太多了。


都是套路,宣傳的再好也沒用,記得是有個保險公司,買理財保險,收益率都寫上了,還不是沒用,找記者維權,人家說,這是保險。。。。


投資者本身要弄清楚收益與風險之間的比例關係,收益高又要穩健,這本身就是不符合常理的,所以面對這些誘惑時就要分清是非,不要受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誤導。當然銀行宣傳也是違反有關規定的。


一些小型的城商行、農商行內控能力較差,做業務很激進,不良率也比較高。因此,A股中一些城商行、農商行雖然基本面看起來很不錯,背後卻蘊含著較大風險,股價也受到抑制。


恆豐銀行恆夢錢包存三天錢給兩天利息!小錢尚且如此!更別說大錢了!


一句話,投資都是有風險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