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存錢也有風險。

擁有閑餘資金的朋友們,你們想好怎麼放置自己的錢了嗎?

錢放在家裡會長黴腐爛,放在銀行可能碰上貨幣貶值,用在網路平臺理財可能會虧錢,放在支付寶微信裏可能會被盜號,想來想去,怎麼錢怎麼放怎麼危險,錢的正確儲存也成了大問題。今天我就給發家捋一捋放錯錢的後果,家裡有老人的朋友們看文要仔細哦~

1.銀行的錢會不見

銀行存錢也不一定靠譜,新聞就報道過一位老人,存錢時是25萬,幾十年過去只剩2千。

50多歲的老人曾經存了45萬到自己的銀行戶頭,後來有事取了20萬出來,留下了25萬,平日裏他沒有什麼大的花銷,也就存著這25萬掙點利息錢,一直沒想過去取出來。

但是最近他家裡有事,急用這筆錢,老人拿了存摺本去銀行的櫃檯取錢,但工作人員卻沒在電腦裏找到老人的賬戶,查詢了以前的記錄才告訴老人,他的存摺是憑證式記賬,有效期只有15年,15年已經過去了,老人存的這筆錢歸屬無效記賬,已經不能再取了,現在他的賬戶上只有這15年的利息2千元。

這讓我特別好奇,既然有這麼個規定,在確認為要過有效期,變成無效記賬前,為什麼不通知儲戶?

不是什麼事都由你銀行說有規定就可以搪塞過去,工作不完善,未聯繫儲戶,擅自將儲戶存款記定無效,這就侵犯了儲戶對自己財產去向的知情權和所有權,建議老伯提出訴訟。

家裡有老人的朋友,一定要檢查檢查老人的存摺,別讓這樣的事兒放生在自己身邊。

2.銀行的錢有保險

國務院曾公佈《存款保險條例》存款保險制度是為銀行破產準備的。

以前咱們國家銀行是不會破產的,就是破產,也有國家兜底。但是市場經濟時代來臨,這個福利就沒了。一旦某個銀行破產,你的存款能不能取得回來,可就另說了。

但是這個保險條例規定:50萬元以下全額賠付,你可以隨便存。就是說,如果你的存款在50萬元以內,萬一銀行破產了,沒關係,保險公司會給你全額賠付。

所以如果你太有錢……可以多分幾個銀行存錢,哈哈,一個銀行存50萬就好。

3.銀行的錢會貶值

事實上,有一組數據需要和打假分享,這樣大家才會對把錢放入銀行有更全面的認識

第一,這幾年發貨幣的速度基本是10%,都在變相徵稅,是你的資產縮水;第二,通貨膨脹的問題,保守的估計,實際通脹率在6%左右,錢每年都變毛,不想負增長,年化基本要保持在6%以上才靠譜。

放在銀行也不是完全高枕不憂,學會理財,錢生錢纔是讓錢保有價值的絕招。投資不動產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哦。

作者:慧子 出品:懂財帝

如果您覺得答主說的有道理,別忘了點贊和關注哦~


謝邀!中國人有存錢的習慣,這與幾方面因素有關:

1、中國人有節儉的習慣,這幾乎已經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省出來的錢大都儲蓄在銀行中;

2、與我們不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繫有關,在應對養老、醫療、失業等情況時,大多數情況下還是要靠自己去解決。最近幾年養老機制不斷完善,現在的養老體制已可以覆蓋很多人,但這種覆蓋才持續了沒幾年,還有很多未覆蓋的居民。所以大家仍然有很強的儲蓄意願,以防不時之需。

3、消費金融不發達,以買房子為例,如果真要存錢買房子,很多人甚至要終其一生的積蓄才勉強夠在一線城市裡買套房子,有的甚至只夠付個首付。這種情況導致的不安全感,更加深了居民對儲蓄的需求。

4、與高儲蓄相對應的是單一、狹窄的投資渠道。居然拿到錢以後,除了放在銀行存起來以外,很難有安全、可靠,收益相對穩定又高於銀行同期存款的投資渠道。這也是為什麼黃金價格下降以後,會有中國大媽搶黃金的盛況,實在是沒有更有效的投資渠道了。

截止到2015年末,國內本外幣存款餘額為139.78萬億元,平均每人存款超過4萬元。

就問你拖後腿了沒?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此前公佈數據顯示,中國居民儲蓄率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一直居世界前列,90年代初居民儲蓄佔國民生產總值的35%以上,到2005年中國儲蓄率更是高達51%,而全球平均儲蓄率僅為19.7%,儲蓄率在全球長期排名第一。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美國中央情報局2015年度《世界概況》稱,卡達、科威特和中國大陸在收入儲蓄排行榜上位居前三甲。排名前10中,剩下的7個國家和地區分別是:韓國、波札那、挪威、尼泊爾、中國臺灣、土庫曼和印度尼西亞。

並不是說中國居民不想把錢放到其他地方,相反大家更有意願想把錢放到銀行以外回報率更高的地方,也正是因為有這些意願,前幾年火起來的P2P網站才會有動輒幾十億、上百億的融資規模。可事實證明,這些地方是不安全的。一次次上當受騙,更讓中國人堅定了將錢存在銀行的決心,哪怕明知道銀行給的利息要低很多,沒辦法,誰讓銀行安全呢。

有些人會奇怪,存錢不好麼?

適當的儲蓄是好的,但過度儲蓄對經濟的影響就非常大。居然掙到錢,第一個想到的不是消費,而是在保證基本生活的基礎上把剩餘的錢存到銀行,這樣資金就不能上市場上形成有效的流動。之前坤鵬論在文章中也提到過,貨幣就像水一樣,只有流動起來經濟才能發展,貨幣也纔有實際價值。如果貨幣沒有形成流動,而是以儲蓄的方式存在銀行中,市場上用於流通的貨幣就會減少,貨幣不流通經濟就發展不起來。政府一直在強調拉動內需,作為14億人口大國,內需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

記得當年和IDG來國內經驗交流的人溝通,他們無不羨慕中國市場,因為中國企業只把國內業務做好就可以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而美國企業想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就必須要考慮國際化的問題。

至於把錢存在銀行是否真的會虧本,坤鵬論可以負責任的說:虧。

有些人不理解,我的錢存在銀行還可以拿利息,就算利息再少也是掙錢的呀,為什麼會虧呢?

這得從貨幣的本質說起,貨幣的身是沒有價值的,它是一種信用,當你付出勞動可以收穫回報時,可以不必馬上選擇一種物品,而是以貨幣的形式把你的回報暫時先存放起來,當你需要的時候可以等價換成任何你需要的物品。這裡一個重要指標是「等價」。比如你掙了100塊錢,當時100塊錢可以換100斤大米,但你並沒有馬上使用這100塊錢換大米,而是給存在銀行了,5年以後你拿出這100塊錢外加12塊錢利息共計108塊錢(大概計算,不要對號入座),結果大米漲價了,2塊錢一斤,112元只能換56斤大米。你說你手裡的錢存在銀行是掙錢了還是虧錢了?

國內最近10年貨幣超發900倍,通貨膨脹嚴重,存在銀行裏的錢雖然金額上多了一些,但購買力卻大不如前,虧是一種必然的現象。其實在貨幣超發嚴重,通貨膨脹嚴重且沒有更有效投資渠道的情況下,無論怎麼做都是虧的,無非是適當理財虧的少點,放在銀行喫利息虧的多點,拿著現金虧的更多而已。


謝邀,我是變革家順順

把錢存在銀行當然不是最好的選擇了,要知道富人都是欠著銀行的錢按月或者年來還款,在銀行的積蓄絕對不會佔總資產的太多比例。

這也就是為什麼窮人總是更窮更忙而富人卻越來越有錢還很閑。

原因就是錢用的比較到位,比較好,能夠用錢賺錢,這纔是比較厲害的地方,那麼問題來了,怎麼才能用錢賺錢呢?沒有本金又該怎麼辦?

其實這些財富的積累都是日積月累的過程,為什麼爆發戶容易破產而百年的資本家卻不容易破產?其實培養的就是一個對待錢的心態。

當你有一筆錢的時候,不會理財的人就放在銀行,最後越花越少,而比較會理財的人則會放在各種投資中,每個月給自己制定好盈利的目標,及時止損、止盈,給自己一個健康的資產配置,這樣錢只會越來越多。

存銀行是不太建議的,也可以存一部分,但是不要超過你總資產的30%,這些錢可以用於應急或者備用,而其他的錢完全可以放在各種理財產品或者股票、基金、期貨、外匯等等投資渠道,關鍵是要看你對那些渠道比較瞭解和感興趣。

當你把自己的收益和放在銀行的收益做比較的時候你會發現銀行的錢其實就是在等著花,給你的回報太少太少,所以去做一些理財投資,培養好自己的理財意識和觀念真的太重要了。

在實戰中不斷學習,努力前進,會有很多收穫。

給你說下我的股票投資經驗

股票的話要注意信息分析,如果你平時很注意新聞,對於股票市場有一個大致的瞭解,能夠判斷基本的趨勢,這樣非常便利,比如最近中秋節就要到了,大閘蟹也要上新而今年陽澄湖的產量有可能下降,大閘蟹的價格肯定是上漲趨勢,那按照水產養殖的市場去看上市公司你就會發現一些還不錯的低價股。


如果狹義的講存銀行,指的是銀行儲蓄存款,不過現在通貨膨脹,物價上漲,單純的存款確實無法滿足客戶需求,但是泛指存銀行其實有很多選擇,貨幣基金,債券基金,理財產品,資管計劃,股票基金,賬戶黃金等,無數投資方式,但是,需要適合自己的投資偏好和風險承受能力,但目前除銀行外,有很多渠道可以選擇,私募基金,正規p2p,正規股權等,都是好渠道,而且很多還是類固定收益,比傳統銀行理財要高很多,風險等級相近,都可以。如果需要諮詢,可以私聊我,我給詳細講


謝邀。

把錢存到銀行,這是一個安全且穩妥的懶選擇,但絕對不是最好的選擇。

應該說,現在還在堅持存錢的人,是比較少的,大多數人都在購買銀行理財,來代替銀行存款了。一般來說,銀行存款的年化收益率在4%到6%之間,勉強能跑贏CPI的漲幅,但距離達到真正的理財目標——保住自己的既有財富來說,依然杯水車薪。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現在已經有太多更賺錢的理財方式,可以便捷的享受到了。最簡單的一個例子,就是P2P,哪怕是在一些大的靠譜的平臺,一些投資標的年化收益率也可以達到10%左右,有的還可以達到15%左右,如此高的收益,卻並不需要你耗費太多精力去進行打理,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如果你覺得P2P風險高,平臺容易跑路的話,你還可以選擇基金,如果你一時沒有太多錢投資基金的話,你還可以選擇基金定投,每個月買個300到500元,只當是強制儲蓄,這對於你來說,總該是能做到的事情了吧?一旦趕上牛市,你一年賺個50%都是很輕鬆的事情。


其實不管是把錢存在銀行還是存在其他地方考慮的都是兩個因素,一個是安全,一個是收益,從理論上講這兩者是反相關的,一般來說,如果追求安全收益就會下降,如果追求收益,安全性就會相對降低。

現在來看,把錢存在銀行是目前最安全的方式之一,到相應的收益也就很低了,比如定期存款一年也就2.5%的利息。

如果考慮通貨膨脹率其實錢把錢存在銀行是貶值的,比如把1萬元存在銀行一年,一年後看似多了200多元,但實際上購買力也就相當於9000多。

那現在有沒有一種收益高安全性有很高的投資產品呢?推薦真融寶,收益比銀行高,安全性也不錯??


這個問題問的比較寬泛。錢存到銀行也會分很多種方式,比如活期存款、定期存款、銀行自己發行的理財產品、代銷的基金、代銷的保險產品等。

在我們去考慮自己的投資時,不光是要考慮投資渠道的問題。

首要需要考量的是自己的實際情況,比如自己手頭的可投資資金,自己習慣的投資風格,對於風險的承受能力,結合上面的信息再使用科學的資產配置方法,去得出適合自己的最優組合,即相同風險下的投資收益最高的投資組合,這個組合當中對應了債權、股權以及另類資產的投資配比,這個是指導我們去進行下一步的原則,依據這個原則,我們再去確定具體產品的配比,在這個環節,我們就可以結合金融市場上產品的不同情況去選擇投資的渠道了。

總之,投資的渠道沒有絕對好與不好,每種渠道都會有自己更加擅長的產品,我們只要結合自己的情況,借鑒科學合理的投資意見去進行投資就好了。


曾經是,現在早就不是了。隨著通貨膨脹的加劇,物價的不斷上漲,把錢只存在銀行已經不是大多數人的選擇了。各種理財產品充斥於老百姓的生活中。


事實上,今年以來,銀行理財市場已經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監管層這種「重點關注」所帶來的影響。10月14日,銀監會發布的前三季度數據顯示,理財產品增速連續八個月下降,目前降至4%,比去年同期下降30個百分點,同業理財餘額比年初減少2.6萬億元。

根據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登記系統」發布《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15)》,2015年到期的理財產品中有44隻出現虧損,其中大部分為外資銀行發行的結構性理財產品,佔全部到期產品的0.03%,虧損本金的平均償還率是89.24%。

  從這裡我們需要得出這幾個結論:一是出現虧損的是結構性理財產品,與股票、股指、黃金、外匯等掛鉤,普通理財產品虧損的概率還是很罕見的;二是出現虧損的概率極低,14萬多款產品中只有44款出現虧損;三是本金損失不會太多,按照償還率89.24%來計算,5萬元本金還剩近4.5萬元。

  所以,銀行理財有可能虧損,但虧損概率非常低,即使虧損了,虧損金額也不大。


我們存銀行主要目的為了本金安全,利息到是其次目的,可是現如今把銀子存銀行也似乎不太安全保險啦,最近報道常常發生某銀行行長及經理合夥圈走客戶數十億銀子出走海外享受人生......客戶儲蓄卡被清零並無獲得銀行任何賠償.....友情建議特別有銀子的大戶可以換成黃金鑽石及有價證券密封寄存在有信譽的滙豐銀行保管箱裏較為安全,因為開啟需要兩把以上的鑰匙才能開箱......如果是需要投資理財,股票,炒外匯期貨都需要有專業經驗請慎重選擇??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