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迪士尼史上首位真人亞裔公主電影——《花木蘭》正式公布了首支預告,其中由劉亦菲扮演的花木蘭的妝容引起大批網友的熱議。

劇照中花木蘭的額間被塗成了黃色。

雖然以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會覺得有些奇怪,但這就是當時很流行的女性額飾。

這也就是《木蘭詩》中「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中所指的「花黃」!

? 人們又把這種額飾稱作額黃、鵝黃、鴨黃或者約黃

除了這額黃,當時還有沒有其他相似額飾呢?

當然有!

與花黃相似的額飾還有【花鈿】,劇照中劉亦菲額頭間的那一紅點,就是花鈿!

「花鈿」最流行的時期是唐代,在晚唐發展至鼎盛。

當時花鈿的形狀種類繁多,有桃形、梅花形、寶相花形、月形、圓形、三角形、錐形、石榴花形、三葉形以及各式花鳥蟲魚等30多種樣式。

也就是當時沒有皮卡丘、海綿寶寶這些可愛的卡通人物,不然可能都會被愛美的姑娘們貼在額間。

?「花鈿」這種裝飾在當時不僅深受各位嬌美可愛的小姐姐們的歡迎,就連街頭做糕點的師傅也對「花鈿」很感興趣

看到這裡你可能就會疑惑了,糕點師傅又不化妝,怎麼會對花鈿感興趣呢?

嘿嘿,聽稻稻來說嘛~

在唐朝後期,民間就有了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所以每到中秋時節,糕點師傅就從早到晚都在忙著做月餅,賣月餅。

由於月餅的味道很多,為了區分味道,糕點師傅讓月餅也像姑娘們一樣貼上了「花鈿」。

從此以後,每當糕點師傅做好一個月餅,都要進行一個隆重的儀式,用專用的印章輕輕沾上可食用的色素,在月餅上蓋上印花,為糕點做上標記,然後才將糕點放進吊爐裡面烘烤。

這個儀式是不是有點像古時候女孩出嫁前蓋上紅蓋頭的儀式?

當然,為了以示區分,和體現糕點的餡料口味,糕點師傅給不同的月餅蓋上的都是不一樣的印花。

比如玫瑰月餅上面就是圓形帶有「玫瑰鮮花」字樣的印花;

百果月餅的印花是寫有「百果」字樣的長方形;

?

而椒鹽月餅的印花則是帶「椒鹽」字樣的三角形。

?給這些月餅蓋上印花之後,不僅讓要買月餅的顧客能夠順利買到想要的月餅,而且還讓這些月餅更加美觀了。

如同本就清秀的女子又畫上了美麗的妝容,讓月餅真正做到了色香味俱全。

如今,除了蘇式月餅之外,還有很多愛美的糕點小姐姐們都「貼」上了「花鈿」。

比如我們高貴的貴妃酥小姐姐;

?

艷麗的玫瑰餅小姐姐;

?

?清新的綠豆餅小姐姐;

?

淡雅的蓮蓉餅小姐姐;?

精緻的山楂鍋盔小姐姐;

?

柔美的南瓜餅小姐姐;

雅緻的豆沙餅小姐姐;

秀麗的棗花酥小姐姐。

看過稻稻說的這些,你還知道有哪些帶有美麗【花鈿】的稻香村點心呢~在評論下方告訴稻稻哦~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