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序是王勃赴海南看望老父親的時候,邊逛邊玩的來到滕王閣,看到都督閻公正在大宴賓客,他去蹭飯,順便寫的。

時間上是: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潦水盡而寒潭清」,下完雨,秋高氣爽,地上的小水窪也幹了,湖水清澈凜冽。

喫飽喝足,暢談詩詞,各顯文采。

為了這個宴會,做個序吧。當時內定閻公的女婿,場面上大家也都互相謙讓,問到王勃的時候,王勃沒謙讓,二話不說,直接提筆開始寫。遂,技驚四座!

《新唐書·文藝傳》記滕王閣詩會為:「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閣,宿命其婿作序以誇客,因出紙筆遍請客,莫敢當,至勃,泛然不辭。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輒報。一再報,語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請遂成文,極歡罷。」

全文內容極其豐富,寫景抒情俱佳。

大家耳熟能詳的,當屬: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不單獨理解,再加上這兩句: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這兩句:

動:漁舟唱,雁陣驚,水面上,漁舟上響起打魚人高亢嘹亮的歌聲,聲音在水面上徘徊,滿載而歸,開心的回家了,肯定笑容洋溢,一臉幸福;驚起一堆雁,撲打雙翅,爭相飛舞,雁鳴之聲,此起彼伏,在岸邊跳躍。

靜:落霞滿天,流光溢彩,水上落日,夕陽無限好,正值秋天,秋水銜接了天際,連為一線,水面上映出了彩霞,天水一色。

上:落霞裏,幾隻飛鳥盤旋

下:水面上,打魚人嬉笑而返

遠:天水一線,水與天共色。

近:雁驚飛舞,鳴叫陣陣。

文人,是多愁善感的動物。

看到美景,總忍不住流連忘返;看到美人,也極盡溢美之詞;看到戰亂,立刻化身憤青,投筆從戎。

王勃,年少多才,恰好趕上此情此景,揮筆直抒胸臆,一氣呵成。

此序,該全文背誦。

另外,「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美在哪兒?這個景,沒見過,更想像不出。


初唐四傑楊烱,盧照齡,洛賓王,王勃。王勃乃四傑之冠,少以文才成名。騰王閣在今江西省南昌市贛江邊上,是唐高祖李淵子李元嬰所建。王勃在去交址省父途中路過南昌。正敢上閻伯嶼都督在騰王閣上大宴賓朋。王勃年少氣盛,即席而就,揮筆寫下千古名篇。王勃詞章華美,想像力豐富,筆力雄渾,另人嘆為觀止。


此詩句出自王勃的《滕王閣序》,王勃在寫完這篇文章不久之後也突發意外去世了,給人留下了「天妒英才」的惋惜。如果王勃活的時間長一些,或許能寫下更多的文章詩句。不得不說,這句詩也令當時在滕王閣現場的很多人驚嘆不已,當時大家只是覺得王勃是一個小卒,沒放在眼裡,沒想到文采會如此出眾。

此詩句對仗工整,大氣磅礴,描寫了一副美麗的畫面。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渾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鶩自下而上,視野開闊,相映增輝。寫的很美又不失大氣,此情此景躍然紙上。


不看全文,單閱此句,給人以一種大氣輝煌,登高望遠,胸懷天下,意氣風發的意境與意象之美。一副動靜結合立體畫面呈現你眼前。可以想像遙遠的天際紅紅的彩霞與孤鶩一齊飛翔,水面無垠與遠方的藍天銜接在一起成為一色。這是一種無言的壯美。此句壓篇,畫龍點睛,神韻未盡,讓讀者依然留戀於這美景中,熱情激蕩。不愧是千古名句,人人頌揚!


第一段是起,直到童子何知,躬逢勝餞為止都是在向四賓致意,而從第二段開始,才應該算是王勃真正的功力。自水而山,登霄臨殿,以水和山的開闊意象為支點,把氣聚到一起抬起來了,雖然筆下是樓,整個視角已經升騰在了樓頂,就是一個感覺高屋建瓴,仰之不及,最高點就在披綉闥,然後開始俯雕甍。之後山水在用一次的視角就是由上而下了,而非借山水而拔擢氣勢,這時是在鋪展氣象了。遠望有鐘鳴鼎食之家,這其實是故意把氣勢降了一個格調,為的就是在升上去顯得更空靈。果然下一句雲銷雨霽,彩徹區明。雲銷雨霽四個字一出,披雲翳而洞石扉,豁然中開。一個徹字,一個明字,這種敞亮與開闊已經不是某種意象賦予的,不是文字寫給你的,而是直擊心底,從心底自然生髮出來的。就像你一直就在等待的劇情在牆角一轉身遇到了。

此時,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不是王勃在展現一幅畫面給你啊。你所立之地,你所感之情,已經把你帶到了這幅畫面之前,王勃做的不過是把這幅畫面重複,確認給了你。是你自己看見了,就是這樣的。就是這麼美。行文的氣韻在此徹底爆發,複雜的手段引領視角,打開心扉,就是要讓你看見這一幕。能做到這一點有個重要的原因:這一句,包括上一句雲銷雨霽,用到的一切意象和辭藻與前面都有很大的反差:平易,極盡奢華之後的平易,為的就是讓你感到,我也是這麼感覺的。所以這一句被拿出來讓人評說。前面底墊了很多的。


落日夕陽下,妙曼的湖光山色,落日餘暉,一羣鳥撲楞撲楞從湖面飛上天,大自然美麗的景物讓人心生感慨,「沒文化」的人們會由衷的流露:好美啊! 文化人王勃留下了千古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美輪美奐的景色躍然紙上。


滕王閣序,這是王勃在14歲的時候寫出的一篇文章。王勃,字子安,天資聰慧,六歲能文,九歲讀《漢書》發現其中謬誤著《漢書注指暇》十卷。《唐摭言》記載當時王勃寫騰王閣序年僅十四歲;《王子安集序》雲:「年十四,時譽斯歸」。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一句是滕王閣序中的傳世名句。對仗工整,意境深遠。落日的晚霞與野鴨在天際飛舞,秋水和長天相映一個碧澄的藍天;王勃在28歲時探望他的老丈人,過河時不幸掉落水中,後獲救驚嚇過度而亡。這真的是天忌英才,有道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其實歷史上的滕王閣並不出名,出名的是滕王閣序。正因為王勃的這篇文章,讓一個默默無聞的滕王閣揚名天下。


秋水共宵燈一色,落霞舞老太裙飛……現在南濱路北濱路東濱路西濱路,隨處可見也,只要有壩兒的地方就有……


落日,晚霞,飛鳥,樓閣,水天相接,美,真美,即便不看此文,獨觀其景,那也是無與倫比的風光。感謝邀請,回答完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