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與清應當比較好確定,漢與大宛的戰爭,清與準噶爾的戰爭記錄詳實;至於唐朝,譚版歷史地圖冊將高宗時期的唐朝西境畫至鹹海,可是唐徵西突厥時唐軍似乎只是追擊到達石國,離鹹海尚遠,唐朝領土包含鹹海有誇大之嫌。


首先回答樓主這個疑問:為什麼題主認為唐軍最西只到了石國,而唐朝版圖居然能劃到鹹海。

因為這個原因很簡單,古代大國的主權跟現代國家完全不同,並不一定非要「派兵」來宣誓主權的,尤其是偏遠地區,「威服」的意義更大。

唐朝版圖西跨鹹海,是景雲二年(711年)阿拉伯帝國大規模殺傷性名將屈底波東徵之前的態勢,原因很簡單,這裡以前是西突厥的領土,西突厥全盤歸唐,這裡當然就是唐朝的領土了,當然說準確一點,這裡不是唐朝直轄領土,而是羈縻府——濛池都護府的地盤,如果換一個大夥能理解的概念,那就是:贓唐帝國加盟汗國——西突厥既往絕可汗地方政權轄區。

西突厥被唐朝一分為二,分別建立兩個都護區,都護由冊封可汗兼任。新疆東北的叫興昔亡可汗,兼任昆陵都護;新疆西北到中亞的叫既往絕可汗,兼任濛池都護。

而首任的倆可汗兼都護,就是唐滅西突厥之戰時,南路唐軍的兩個突厥人統帥。唐滅西突厥時,唐軍是兵分兩路,北路唐軍由漢人和回紇人組成,主帥蘇定方;南路唐軍由倆突厥人彌射、步真分別統帥,士兵當然也大都是突厥人:

樓主所說的最西邊也就「只打到了石國」,其實就是這一場的餘波。而當時的西突厥也不是一個獨立國家,西突厥在唐太宗年間就臣服唐朝了,唐朝對這次「滅西突厥之戰」更多的表述,不是滅國,而是平定唐屬西突厥可汗阿史那賀魯叛亂。阿史那賀魯是西突厥的可汗,但也是唐朝的左驍衛將軍、瑤池都督。

石國也不是一個獨立國家,而是西突厥的藩屬國,阿史那賀魯逃入石國後,石國國王將其捉拿獻給了追來的唐將蕭嗣業。這並不是「打到了石國」,因為壓根就不是去打石國的。唐朝和西突厥、唐朝和石國在當時的關係,都是比較複雜的,西突厥是唐朝的藩屬,石國是西突厥的藩屬,但同樣西突厥是唐朝的敵人,石國則也不一定是西突厥的忠臣。

而是否僅憑說石國國王給唐軍獻了叛亂唐將兼西突厥可汗的阿史那賀魯,就能證明石國屬於唐朝了呢?屁都說明不了的。因為這時候,唐朝和西突厥、西突厥和石國之間的宗主和藩屬關係,並沒有真正確立,阿史那賀魯雖然有唐將身份,但西突厥汗國依然不是一個真正的藩屬國,而是一種臨時對唐的妥協,原因就是在平定阿史那賀魯之前,唐朝對西突厥的主權更多是象徵意義的,並沒有實際意義。

但是,在阿史那賀魯被平定後的幾年(顯慶三年658年之後),情況就不一樣了。唐朝對西突厥的控制完全達成了,所以史學界會把阿史那賀魯作為西突厥末代可汗,不會考慮賀魯其實也是個「唐將」出身,而且死前還表示「我願就死昭陵,謝罪於先帝(唐太宗)也」。

怎麼不一樣了呢,唐朝首先分割了西突厥汗國,然後把以前臣屬西突厥的所有中亞小國,全部冊封了,而且還劃定了州府。

比如說鹹海周圍算不算唐朝領土呢?舉繼往絕可汗、濛池都護轄區的話可能大夥還有點懵。那麼我們舉一個大夥比較熟悉的例子,就是曾經跟成吉思汗叫板過的——花剌子模。

唐朝時期的花剌子模,漢語翻譯為火尋國,可能處於花剌子模傳說中的阿夫裏格王朝。而當時的花剌子模國,也是西突厥的藩屬,在唐朝分割了西突厥汗國後,唐朝不想再讓西突厥管理中亞國家,而是在西突厥的藩屬國裏挑了一個最大的康國(撒馬爾罕),讓康國國王做康居州都督,管理昭武九姓諸國,這其中就包括花剌子模。

花剌子模,就在唐朝設置的康居州都督府轄下,設立的羈縻州就叫火尋州(花剌子模州),國王擔任刺史,歸擔任都督的康國國王管轄。

而唐軍去過花剌子模嘛?

雖然話不能說絕對,但基本上可以說,唐朝的正規軍,肯定是沒去過花剌子模。那麼去都沒去過花剌子模,這州是咋設的,是不是吹牛逼?

不是吹牛逼。

就像我以前畫吐火羅葉護國時,給大夥畫過一個去阿富汗劃定州縣的唐朝官吏、南由縣令王名遠(有的書寫作王名運,因為是小人物所以被人忽視,導致名字到底叫啥現在都說不清):

阿富汗的唐朝羈縻州,基本都是王名遠按照吐火羅葉護提供的資料劃定的。

而唐朝在中亞昭武九姓設置羈縻州,則是另外一個唐朝派遣的小官——果毅(府兵低級軍官)董寄生,董寄生是在撒馬爾罕,也就是康國,把以前屬於西突厥藩屬的昭武九姓諸國,一一劃定為羈縻州。

雖然,比如這個花剌子模國的火尋州,實際屬於唐朝的時間只有五十幾年,而且如果排除幾次西突厥叛亂導致交通斷絕的因素,唐朝真正能在當地有「主權」的時間可能總共也就十幾年。但這就夠了,因為網上曬的最大版圖的唐朝地圖,是唐高宗年間的,反正在這個時間段絕對就是了,這不是吹牛也不是放衛星,而是時間點選的合適而已。

題主覺得「有誇大之嫌」的話,不妨穿越回去,給唐高宗進諫,說董寄生放衛星,有種讓董寄生帶幾個唐軍去鹹海邊上溜一圈宣誓下主權去,否則不認。

反正董寄生完全可以在康國要一支小部隊,去鹹海邊上奔一圈兒,因為當時的花剌子模是完全能被康國左右政局的,而西突厥繼往絕可汗是忠於唐朝的。

而這些既是刺史又是國王的國王們,對唐朝有認同嘛?

發一張圖吧,撒馬爾罕壁畫裏的武則天:


大螺絲東經71度附近

鐵門關東經67度附近

我真是服了某些人了,這到底有啥可爭的?

這大螺絲跟鐵門關哪個遠還有啥可爭的?拿地圖測距一測不就知道了。

從安西都護府駐地龜茲起,距大螺絲981公里,據距鐵門關1396公里。而且實際行軍也不可能是走直線,想去鐵門關要先走大螺絲,再往西南走,哪個近哪個遠還用想。

漢朝和清朝不瞭解,且待方家。

說說我略微熟悉的唐朝,目前有較可靠資料可考的弱唐正規軍西征最西點

乃是開元三年(公元715年)阿史那獻領導的定遠道行軍,阿史那獻率軍攻克鐵門關,兵臨阿姆河流域。由於關於此次先勝後敗的行軍的史料太少(甚至都不知道為什麼後來失敗了),不能確定唐軍有沒有在攻克鐵門關後南下阿姆河。

《授阿史那獻特進位》:招慰十姓兼四鎮經略大使,定遠道行軍大總管 瀚海軍使,節度已西諸蕃國,左驍衛大將軍,攝鴻臚卿,上柱國,興昔亡可汗阿史那獻,凌鐵關之遠塞,揚威萬裏,雄金山之舊旋,誠竭累朝

此處的鐵門關(因為還有別的鐵門關)位於今烏茲別克南部的沙赫裏薩布茲(下圖正中)以南

如果算上弱唐的番臣--突騎施人的話那還要更遠一些,具體到哪我忘了

說起來阿史那獻又名史獻這位非著名唐代將領的經歷也非常神奇了,他爹興昔亡可汗阿史那元慶被酷吏來俊臣誣殺,他被流放崖州十年才被召還,然後被弱唐送到西域去做興昔亡可汗,最高做到彌林女王,安達爾人、洛伊拿人和先民的女王,大草原的卡麗熙,解放者,七大王國的統治者,多斯拉克草海的主人,阿斯塔波的統治者,打碎鐐銬之人,龍之母,不焚者哦不搞混了招慰十姓兼四鎮經略大使,定遠道行軍大總管 瀚海軍使,節度已西諸蕃國,左驍衛大將軍,攝鴻臚卿,上柱國,興昔亡可汗,最後沒能爭過突騎施可汗蘇祿,晚年終老長安。


看你的標準 如果把控制力強屬國算進去 唐大概是這樣


大唐當時搞過帝國墳墓,幹擾過波斯內政,波斯王子最後沒上位,還葬在了中國


其實差不多,有效控制的極限都是到蔥嶺為止,也就是現在新疆到頭了


這三個歷史時期的最西端戰事分別是:1.西漢致支城之戰,陳湯甘延壽在今天哈薩克江布爾市斬殺了北匈致支單於。

2.怛羅斯之戰,唐將高仙芝與阿拉伯將領阿布穆斯林在哈薩克的江布爾市附近展開激戰,敗回新疆。怛羅斯就是致支城也就是塔拉斯,現在叫江布爾。

3.清軍乾隆年間平準部回部之戰,攻佔喀什。後來左宗棠又擊敗阿古柏收復喀什。就是今天的新疆喀什。

綜合而論,漢唐一樣遠,漢勝利,唐失敗。但唐朝立大旗,撒大印的本事挺大的。拉攏一羣「唐協軍」打下了巨大的羈縻地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