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系列,如果有兴趣,可以参看我主页的更多文章:

知乎用户?

www.zhihu.com
图标

如需更多帮助,欢迎联系Sue:18801357113【微信同号,注明IB】

这里以W同学的学习为例子,给大家讲一下Chinese literature SL paper1 的真题写作。

W同学也是在国内上完初中出国学IB的,语文成绩还可以,所以表达能力还行,不像之前Sue老师带过的一些学生,底子很差,写一段话全是语病。

但W同学的问题在于不知道如何下手,Sue老师看过他的作业,老师给的评价是结构混乱,很多地方前后重复,重点不突出。

所以呢,针对W同学的问题(相信也是很多同学都遇到过的问题),Sue老师就带著Ta做真题的文本分析,补充遇到的一些理论常识,做文本细读,学会抓取关键信息,做笔记,分析如何回应文章背后给出的问题,怎样设置评论写作的结构,如何拟定大纲,填充例证,以及如何使用专业的术语,摒弃学生腔的废话~~~等等啦。

这是其中一年的真题:

菊 痴(凌鼎年)

菊花种类繁多,黄白红紫,不胜枚举。唯绿色菊花极为少见,而绿色品种中,「绿荷」花朵最大,绿意最浓,一向被认为是菊之上上品。  大凡名贵品种都娇气,「绿荷」也是这样,极难培植;只有少数大公园才有这种品种,其珍贵显而易见。私人有「绿荷」品种的更不多见,但老菊头有。  说起老菊头这个人,可算一怪——他一辈子单身独居,仿宋代名士林逋「梅妻鹤子」,自谓「菊妻菊子」,爱菊爱到如醉如痴的地步。  他家屋里屋外全是菊,什么「帅旗」「墨十八」「绿刺」「绿水长流」「枫叶芦花」「凤凰转翅」「贵妃出浴」等等,简直就是一个小型菊展。上百品种中,老菊头最珍爱的自然是「绿荷」。  也真有他的,那盆绿荷被他养得高不盈尺,枝不过三,棵壮叶大,底叶不焦,每枝一花,同时竞放;花绿如翡翠,花大似芙蓉。远观,绿溢盆沿,花叶难辨;细瞧,苍翠欲滴,绿意可掬。此花乃老菊头命根子也。据传闻,此绿荷品种出自清廷御花园,所以老菊头一向以拥有御菊亲本、正宗绿荷而自傲。  他脑子里只有菊花,别的一概不管不顾。他每见报上登有菊展消息,必自费前往。一到菊展,必先寻觅有无绿荷品种展出。若有,他必赏看再三,临走必甩一句:「非正宗绿荷!」言语间,洋洋得意之情难抑。回家后对那棵绿荷愈发爱护。  老菊头虽爱菊,但最烦别人要他参加什么花卉协会,似乎一入会,绿荷名菊就难保了。  老菊头为了保存这棵正宗绿荷,可谓煞费苦心。这绿荷品种他每年只种一盆,绝不多种。他年年插枝,成活后选取一棵最壮实的保留,其余的连同老根一起毁掉,以免正宗不正。  老菊头的这盆绿荷犹如邮票中的孤票、古籍中的善本,使得许多菊花爱好者垂涎欲滴,好多人千方百计想得到它,但任你软的硬的,一概碰钉子。

  多少年来,他家的菊花只准看不准要。谁若不识相,开口向他要一盆,或想动脑筋分个根,剪一枝什么的,那他必不给你好脸色看,随你是什么人,一律如此。

  秋天的时候,老菊头的侄女带著一英俊潇洒的青年来看望他。老菊头向来把侄女当亲女儿待的,见侄女有如此一表人才的男友,自然欣慰万分,于是不免多看了几眼。这一多看,老菊头发现这青年很面熟,想了很久,他终于记起来了,这青年就是曾劝他加入县花卉协会最起劲的那位,对了,好像他还是公园的什么技术员。想到此,老菊头立即警觉起来,连神经末梢也像长了眼睛似的,防贼似的注意起了这青年的一举一动。  好啊,耍手段耍到我侄女身上来了。看来和我侄女谈朋友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有了这想法后,老菊头对侄女也有了三分戒心。  有天半夜,老菊头被风雨声惊醒,他放心不下那盆绿荷,披衣到天井里把绿荷搬进屋,不料地湿,脚下一滑跌了一跤。老菊头怕摔坏绿荷,倒地时为了护住绿荷,自己跌得很重,痛得爬都爬不起来。过后一检查,是尾骨骨折,需卧床静养。  于是,照顾老菊头、照看菊花的责任,自然落到了他侄女身上。  老菊头对侄女的热心生出了几分怀疑,他怕有意外,索性叫侄女把绿荷搬到他床前。  慢慢地,这盆绿荷不如先前精神了。  第二年春上,绿荷虽然长出了几个新芽,但嫩嫩的、弱弱的。侄女几次提出搬到天井里晒晒阳光,老菊头终因放心不下,坚持不肯。后来,眼看这盆绿荷快要活不成了,老菊头才无可奈何地同意搬到天井里。可刚搬出去,他就本能地感觉到侄女的男友也在天井里,急得大叫搬进来,慌慌地细数著那仅有的几个芽,看缺了没有。  终于,绿荷一缕芳魂去矣。老菊头倾注一生心血养护的所谓御菊亲本、正宗绿荷就此绝种。(a) 作家在人物塑造上使用了哪些写作技巧? 效果如何?

(b) 请讨论作品中人物行为受到了什么因素的支配,说明了什么?


首先,我们需要做一个简单的文本分析。第一步需要分析的是文本最后的两个提问,这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问题设置的本质是在帮助你找准分析文章的角度,而且在写作时也必须对这两个问题予以回应。但是,我们写的是一篇完整的评论文章,所以还需要把对这两个问题的回应统一到文章中来,而不是做阅读理解的简答题,各个部分之间应该是完整、统一的有机整体,非割裂开来的独立部分。

第一个提问解题:作家在人物塑造上使用了哪些写作技巧? 效果如何?

那我们就要马上调取出之前的知识积累,人物形象塑造的基本方式有哪几种?【这是基础的理论知识,如果没有,sorry,那你需要补补课了。】

1、外貌(肖像、神态)描写;2、动作(行为)描写;3、语言描写;4、心理描写;5、细节描写。

只有知道人物形象塑造的基本方式,你才能在小说中找出作者使用的那几种,进而根据文本来分析其达到的效果。

第二个提问解题:请讨论作品中人物行为受到了什么因素的支配,说明了什么?

这个问题的问法看起来有些奇怪,不过我们还是可以先拆解一下这个问题,找出它实际想要考察的重点,「作品中人物「,小说里有好几个人物,主要人物就有3个,次要人物都没什么名字,那我们篇幅有限,讨论的重点肯定是主要人物中最重要最中心的那个人物——老菊头。

讨论他的什么呢?他的行为。行为是什么?就是他做的那些事情?他做了一些什么样的事情?我们可以从小说里一一梳理概括出来。读完小说我们知道,简单来说,就是他为了保存自己所谓的珍贵的绿荷品种孤本所干的一系列小气、疑神疑鬼的事情。他的行为受到了什么因素的支配?如果换一种大家比较容易理解的直白的方式来说,也就是让你说说他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动机是什么?这个还是很好理解的。

最后一问,说明了什么?其实让你回答的是,老菊头做了……事情,是因为……,最后导致了……的结果,说明了……的道理。

这样分析下来,思路就清晰了,明白了要关注的重点,同时逻辑上也把文本内容串起来了。


第二步,我们需要做一个简单的文本分析。

逐字逐句逐段分析,进行标记。

没有按照原文划分段落,大家看著比较方便。

菊 痴【人,最重要的特点,作者主要描述的特点:对菊花非常痴迷,外号】

菊花种类繁多,黄白红紫,不胜枚举。唯绿色菊花极为少见,而绿色品种中,「绿荷」花朵最大,绿意最浓,一向被认为是菊之上上品。【关于菊花的知识,交代背景,宕开一笔,没有直接写「菊痴」,叙述上的一个特色。】  

大凡名贵品种都娇气,「绿荷」也是这样,极难培植;只有少数大公园才有这种品种,其珍贵显而易见。私人有「绿荷」品种的更不多见,但老菊头有。【主人公的姓名没有介绍,也没有出现,而是以一个绰号来称呼他——老菊头,从侧面(间接描写)来表现老头的爱菊之深。由菊花的品种引出主人公。】  说起老菊头这个人,可算一怪——他一辈子单身独居,仿宋代名士林逋「梅妻鹤子」,自谓「菊妻菊子」,爱菊爱到如醉如痴的地步。【直接描写,典故,以菊为妻,以菊为子——特点,「怪」,已经总结好了主人公的特点】  他家屋里屋外全是菊,什么「帅旗」「墨十八」「绿刺」「绿水长流」「枫叶芦花」「凤凰转翅」「贵妃出浴」等等,简直就是一个小型菊展。上百品种中,老菊头最珍爱的自然是「绿荷」。【人物生活的环境——爱菊,菊花的品种的知识。结构上跟开头勾连起来了。菊花之多,品种之名贵——爱菊。烘托,绿荷——名贵】  也真有他的,那盆绿荷被他养得高不盈尺,枝不过三,棵壮叶大,底叶不焦,每枝一花,同时竞放;花绿如翡翠,花大似芙蓉。远观,绿溢盆沿,花叶难辨;细瞧,苍翠欲滴,绿意可掬。此花乃老菊头命根子也【重要性】。据传闻,此绿荷品种出自清廷御花园【出身高贵,来历】,所以老菊头一向以拥有御菊亲本、正宗绿荷而自傲【别人没有,我有,骄傲,得意——心理,绿荷对于老菊头的重要意义】。【对绿荷进行直接的描写,呈现细节。语言:简洁,形式——句式比较整齐,长短结合,错落有致。文言文的感觉,文白结合,语言上的美感。修辞,比喻。】  他脑子里只有菊花,别的一概不管不顾。他每见报上登有菊展消息,必自费前往。一到菊展,必先寻觅有无绿荷品种展出。若有,他必赏看再三,临走必甩一句:「非正宗绿荷!」言语间,洋洋得意之情难抑。回家后对那棵绿荷愈发爱护。【觉得自己的才是正宗的,自负。观菊展,作比较】  老菊头虽爱菊,但最烦别人要他参加什么花卉协会,似乎一入会,绿荷名菊就难保了。  老菊头为了保存这棵正宗绿荷,可谓煞费苦心。这绿荷品种他每年只种一盆,绝不多种。他年年插枝,成活后选取一棵最壮实的保留,其余的连同老根一起毁掉,以免正宗不正。【行为,认真,目的,初衷,原因】  老菊头的这盆绿荷犹如邮票中的孤票、古籍中的善本,使得许多菊花爱好者垂涎欲滴,好多人千方百计想得到它,但任你软的硬的,一概碰钉子。  多少年来,他家的菊花只准看不准要。谁若不识相,开口向他要一盆,或想动脑筋分个根,剪一枝什么的,那他必不给你好脸色看,随你是什么人,一律如此。【怪——自私,目的——保证自己的绿菊品种正宗,保证自己的拥有,独一无二,小气,病态,炫耀的资本】  

秋天的时候,老菊头的侄女带著一英俊潇洒的青年来看望他。老菊头向来把侄女当亲女儿待的,见侄女有如此一表人才的男友,自然欣慰万分,于是不免多看了几眼。这一多看,老菊头发现这青年很面熟,想了很久,他终于记起来了,这青年就是曾劝他加入县花卉协会最起劲的那位,对了,好像他还是公园的什么技术员。想到此,老菊头立即警觉起来,连神经末梢也像长了眼睛似的,防贼似的注意起了这青年的一举一动。【夸张,警惕、警觉】  

好啊,耍手段耍到我侄女身上来了。看来和我侄女谈朋友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有了这想法后,老菊头对侄女也有了三分戒心。【心理描写,反应过度】  有天半夜,老菊头被风雨声惊醒,他放心不下那盆绿荷,披衣到天井里把绿荷搬进屋,不料地湿,脚下一滑跌了一跤。老菊头怕摔坏绿荷,倒地时为了护住绿荷,自己跌得很重,痛得爬都爬不起来。过后一检查,是尾骨骨折,需卧床静养。【行为动作,跌倒受伤——保护绿荷】  于是,照顾老菊头、照看菊花的责任,自然落到了他侄女身上。  老菊头对侄女的热心生出了几分怀疑,他怕有意外,索性叫侄女把绿荷搬到他床前。【过度紧张,令人哭笑不得,荒唐】  慢慢地,这盆绿荷不如先前精神了。  第二年春上,绿荷虽然长出了几个新芽,但嫩嫩的、弱弱的。侄女几次提出搬到天井里晒晒阳光,老菊头终因放心不下,坚持不肯。后来,眼看这盆绿荷快要活不成了,老菊头才无可奈何地同意搬到天井里。可刚搬出去,他就本能地感觉到侄女的男友也在天井里,急得大叫搬进来,慌慌地细数著那仅有的几个芽,看缺了没有。【绿荷的命运,戏剧性的转变,独苗,因为老菊头的荒唐举动,所以绿荷——绝种】  终于,绿荷一缕芳魂去矣。老菊头倾注一生心血养护的所谓御菊亲本、正宗绿荷就此绝种。

第三步,就到了拟写大纲的部分了。

大家一定要注意,在拿真题或者模拟题练手的时候,一定要重质量,所以不求快而求精。那咱们这些步骤一步都不能少。在练习多了之后,方可熟能生巧,速度快而文章的写作质量高。写大纲,是为了理清思路,使文章各部分分工明确,同时又整体统一,不至于出现绝大多数同学容易犯的问题——重复啰嗦、无从下笔、结构混乱、漏掉重点。

【大纲拟写部分】

1、第一部分:简介,主要内容,主旨——

这篇……,通过描写……(人),……(事情),……(结果),说明了……道理

2、第二部分:【回应问题一】分析人物形象——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分点叙述:1、直接描写;2、间接描写;3、语言描写;4、心理描写;5、典故;6、环境描写 总结:人物形象塑造手法多样,技巧丰富,个性鲜明。

3、第三部分:【回应问题二】主人公行动分析——

……(谁)做了些……的事情,导致了……的结果,原因……动机,阐明了……道理

4、第四部分:【补充部分】写作上的技巧——

菊花的知识丰富;结构,开头,叙述的巧妙;语言的变化;修辞,拟人、夸张

5、第五部分:【总结升华】结尾——

表面上写的……故事,实际上……道理,延伸、拓展。类似的情况,相同的道理,不要去做一些……


第四步,正文写作

虽然写出了提纲,但是W同学拿到提纲,还是会在组织语言上有难度,不熟悉,所以,老师又带著写了几段:

【第一部分:简介,主要内容,主旨——这篇……,通过描写……(人),……(事情),……(结果),说明了……道理】

这篇小小说通过描写一个爱菊如命的「菊痴」——老菊头,因固执地想要保存「最正宗」的绿菊品种,最后却因一系列的荒诞行为导致绿荷绝种的故事,批判了那种「虽曰爱之,实则害之」的狭隘的思想。

【第二部分:分析人物形象——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分点叙述:1、直接描写;2、间接描写;3、语言描写;4、心理描写;5、典故;6、环境描写 总结:人物形象塑造手法多样,技巧丰富,个性鲜明。】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爱菊如命的菊痴形象。作者在小说中直接描写了老菊头对菊花的痴迷与深爱,说他「爱菊爱到如痴如醉的地步」。其次,文章同样采用侧面描写题写老菊头对菊花的喜爱。作者没有写出老菊头的真实姓名,而以菊来命名该人物,来体现老菊头对菊花的痴迷。第三,从小说对主人公的的语言描写来看,如「非正宗绿荷」 这一句非常直接又生动地表达了老菊头对自己名贵的「绿荷」品种「洋洋得意」的心态,体现了他对「绿荷」的喜爱之深以及对自己拥有这种名贵品种的自豪之情。第四,小说还对主人公进行了细腻的心理描写,如「老菊头立即警觉起来,连神经末梢也像长了眼睛似的,防贼似的注意起了这青年的一举一动」,则体现了老菊头内心因过分爱护菊花而产生的警惕心理。第五,小说还描写了老菊头对典故「梅妻鹤子」的戏仿,自谓「菊妻菊子」,也能让读者深深感受到老菊头爱菊的鲜明形象。最后,小说还交代了老菊头的生活起居环境,屋内屋外养了不同品种的许多菊花,通过老菊头生活环境的描绘,展现这位老人对菊花浓烈的喜爱。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手法多样,技巧丰富,人物个性鲜明。

【接著,W同学自己又根据提纲完成了剩下的部分】

【第三部分:行动,做了些……的事情,导致了……的结果,原因……动机,阐明了……道理】

此文在文中讲述了老菊头出于对菊花的喜爱所作的一系列举老菊头出于对菊花的喜爱所做的一系列行为。由于内心对高品质菊花的初衷,老菊头才会「每年只种一盆」、「年年插枝,成活后选取一棵最壮实的保留」,可见老菊头对正宗绿荷的痴迷与追求。而出于内心的孤傲,老菊头对「他家的菊花只准看不准要」 ,否则「必不给你好脸色看」,并不愿意,也为绿荷最终绝种的结尾埋下伏笔。但正是由于老菊头对于绿荷过渡地爱惜,而过度猜忌青年、不信任侄女,卧病在床无法照顾绿荷时,仍不放心而将绿荷留在床前,才使得绿荷就此绝种。这一系列行动不仅体现了老菊头对菊花的喜爱程度之深,也体现了老菊头孤傲且不信任他人的性格特点,生动地呈现了一位热爱菊花却过分自私、警觉的菊痴形象。

【第四部分:写作上的技巧——菊花的知识丰富;结构,开头,叙述的巧妙;语言的变化;修辞,拟人、夸张】

文中的语言自然,不加词藻修饰,极为朴实地进行叙述,使得记叙的情节清晰明朗,提供了较多的叙述细节,如前文所提人物描写便是例字。而值得一提的是文章虽多以白话文记叙为主,却在介绍绿荷的形状特征时,采用文言文的文体进行叙述,使得单调的简介陈述显得简短有力,而又到位地呈现了绿荷枝叶的细节,且句式比较整齐,长短结合,错落有致朗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不显得乏味。文章还采用采用比喻的将老菊头宝贵的绿荷比作「邮票中的孤票、古籍中的善本」,体现了绿荷的珍惜程度,交代了老菊头为何如此爱惜绿荷的原因,为下文老菊头舍身保菊花等一系列举动作铺垫,使得其行为不显得突兀。

【第五部分:结尾,表面上写的……故事,实际上……道理,延伸、拓展。类似的情况,相同的道理,不要去做一些……】

文章讲述了的老菊头因菊花喜爱而细心培养绿荷、爱护荷花的一系列举动,使得老菊头拥有了「邮票中的孤票」般珍贵的,但却因为老菊头过分爱惜绿荷,不愿意分享绿荷,不愿意信任他人照顾,最终落得绿荷绝种的下场。借由这一系列事件引申出我们要分享,并且在必要时要学会信任他人,而且过分的偏爱,会导致与初衷相悖的后果——虽曰爱之,实则害之的道理。


第五步:逐字修改

最后呢,Sue老师又根据W同学的写作,一对一地帮Ta进行了逐字修改,为什么要这样改?怎么改?下次再遇到类似的表达,直接可以拿来用的东西有哪些,积累什么?如何思考?这些问题一一解决,自然融会贯通,慢慢进步了。

所以,修改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不是写完了就完事了。只有修改,才能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不再犯同样的问题,最终取得进步。

【修改后的文章】

这篇小小说通过描写一个爱菊如命的「菊痴」——老菊头,因固执地想要保存「最正宗」的绿菊品种,最后却因一系列的荒诞行为导致绿荷绝种的故事【主要内容】,批判了那种「虽曰爱之,实则害之」的狭隘思想【主题】。

小说成功的塑造了一个爱菊如命的菊痴形象。作者在小说中直接描写了老菊头对菊花的痴迷与深爱,说他「爱菊爱到如痴如醉的地步」。其次,文章同样采用了侧面描写来表现老菊头对菊花的喜爱。小说没有交代老菊头的真实姓名,而是以与「菊」相关的外号来称呼他,体现了老菊头对菊花的痴迷。第三,从小说对主人公的的语言描写来看,如「非正宗绿荷」 这一句清楚地表达出老菊头对自己名贵的「绿荷」「洋洋得意」的心态,体现了他对「绿荷」的喜爱之深以及对自己拥有这种名贵品种的自豪、骄傲之情。第四,小说还对主人公进行了细腻的心理描写,如「老菊头立即警觉起来,连神经末梢也像长了眼睛似的,防贼似的注意起了这青年的一举一动」,则体现了老菊头内心因过分爱护菊花而产生的警惕心理。第五,小说还描写了老菊头对典故「梅妻鹤子」的戏仿,自谓「菊妻菊子」,也能让读者深深感受到老菊头爱菊的鲜明形象。最后,小说还交代了老菊头的生活起居环境,屋内屋外养了不同品种的许多菊花,通过老菊头生活环境的描绘,展现这位老人对菊花浓烈的喜爱。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手法多样,技巧丰富,人物个性鲜明。

小说讲述了老菊头出于对菊花的喜爱所做出的一系列举动,他的行为最终导致了自己最喜爱的「绿荷」绝种。出于对保存高品质菊花品种的坚持,老菊头「每年只种一盆」、「年年插枝,成活后选取一棵最壮实的保留」,可见老菊头对正宗「绿荷」的痴迷与追求。而出于内心的孤傲,老菊头对「他家的菊花只准看不准要」 ,否则「必不给你好脸色看」,不愿与人分享,这样的狭隘也为「绿荷」最终绝种的结尾埋下伏笔。由于老菊头对于「绿荷」过度地爱惜几乎到了一种病态的程度,而过度猜忌青年、不信任侄女,卧病在床无法照顾绿荷时,仍不放心而将绿荷留在床前,才使得绿荷就此绝种。归根结底,老菊头这些行为都是一种自私、狭隘、小气、不愿与人分享、骄傲的心态在作祟【支配因素=动机、原因】,最终的悲剧结局也警示了读者为人处世应该大方、大度,目光长远,不要打著爱的幌子而做一些实质是伤害的事情【说明了……】。

小说的写作技巧也较为丰富。从结构上来看,开头宕开一笔,没有直接写主人公,而是从菊花的品种谈起,引出下文爱菊如子的「老菊头」,在情节的设置上能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阅读兴趣。就小说语言而言,小说语言自然,风格平淡朴实,情节清晰明朗,细节丰富。而值得一提的是,小说语言在平淡之中同样也富于变化,在介绍「绿荷」的形状特征时,语言句式的使用上特点鲜明,吸取了文言文的长处,句式比较整齐,长短结合,错落有致,朗读起来琅琅上口,呈现出形式上的美感,介绍简短有力,而又到位地呈现了绿荷枝叶的细节。小说还使用了如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采用比喻的手法将老菊头宝贵的「绿荷」比作「邮票中的孤票、古籍中的善本」,体现了绿荷的珍贵程度,交代了老菊头如此爱惜「绿荷」的原因,为下文老菊头舍身保菊花等一系列举动作铺垫,使得其行为不显得突兀。此外,小说在行文过程中还包含了许多菊花的知识,文化意味浓厚。

小说讲述了老菊头因酷爱而细心培养「绿荷」、爱护「绿荷」的一系列举动,使得老菊头拥有了「邮票中的孤票」般珍贵的「御菊亲本,正宗绿荷」,但却因为过分爱惜,不愿与人分享,不信任他人的照顾,最终落得「绿荷」绝种的下场。小说借由这样一个故事告诫我们要乐于分享,并且在必要时要学会信任他人,不要因过分的偏爱,而丧失理性,否则会导致与初衷相悖的后果。

看,完成后的文本,基本上就是满分的样子了。对提出的问题有完整的回应,文章结构清晰,各个部分功能明确又彼此统一于整体之中,语言流畅,有理有据,论证详细。基本上没太大问题了。

持续更新中~欢迎关注~版权所有,禁止转载,盗版必究!

有更多交流意向的,请联系:18801357113,微信同号,注明IB。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