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印度雙反

2018年1月5日,印度保障措施總局發布公告,宣布對光伏保障措施的初步調查結果。保障措施總局建議對進入印度的太陽能光伏產品(包括晶體硅電池及組件和薄膜電池及組件)徵收70%的從價稅作為臨時保障措施稅,為期200天。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目前的雙反政策並不是「最終執行」的版本,最終確定的版本會之後公布,目前具體公布時間還並不能確定。

II. 美國201靴子落地

2018年1月22日,特朗普政府公布了對太陽能電池、組件的201條款決議。

其中,對進口產品的保障關稅將執行4年,首年稅率為30%,隨後年降5%,至2021年稅率將為15%。

值得一提的是,每年有2.5Gw的電池片免於上述的稅收。

這樣的消息,導致了當天美國整個光伏板塊的下跌:

針對印度雙反與美國201,錢真理的看法:

在我看來,印度雙反與美國201的出台,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光伏的短期需求:

我們看到,正是在這樣的政策環境下,疊加短期的供應需求關係(中國也是傳統的淡季),目前光伏各個環節的價格,出現了下滑,其中下滑最厲害的便是電池片環節。根據PVInfoLink的價格顯示:

多晶電池片價格已經跌到了最低1.4,相比2017年Q3的高點,1.95跌去了近30%,而就在上一周跌去了近9%,跌幅巨大。這樣的價格,會使得很多電池片廠已經沒有了利潤。

但我想,這些短期的風浪都不能影響光伏行業的大趨勢,這也將使得光伏的「平價上網」早日到來。

以印度市場為例,印度雙反可能短期會造成其印度市場的萎縮,但是如果我們想想大的 picture:

整個印度,人口和我們中國不相上下,但其電力總裝機量在400Gw左右,而我國的總裝機量約2000Gw,大家可以想想這個差距有多大,而這是一個十分巨大的市場。而光伏在印度,已經是最廉價的能源之一了,同時印度政府也在2014年的提出了2020年要建造100Gw的光伏電站,同時,也在近期又進一步提出在2022年要將光伏與風電的總規模達到200Gw的目標:

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換一個角度看問題,印度雙反與美國201的制裁,這正是代表了中國光伏製造的先進性。正如,美國政府在201文件里所說:

在2017年,美國的光伏製造業幾乎已經消失,從2012年開始有25家美國光伏製造業關門/倒閉。在2017年,整個美國僅有兩家公司製造太陽能電池和組件,有8家公司製造組件,但用的是進口的太陽能電池。結果很慘的是,在2017年調查的過程中,上面僅有的兩家製造太陽能電池和組件中的一家公司,宣布了破產。

在我看來,就算印度雙反或者是美國201,這並不能挽救美國和印度的光伏製造業,因為整個光伏產業鏈已經都在中國,同時,比如美國一宣布201政策落地,便有中國企業已經準備在美國建廠,比如某知名光伏企業,已經和美國當地政府已經簽訂好了協議:

所以,還是馬雲的那句話:

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是絕大多數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後天的太陽。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