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視頻評論區: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3801496/?

www.bilibili.com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1750497?

www.bilibili.com


刀劍你又不能玩百步飛劍……

我那掛著刺刀的槍可是能開槍的,當然能完爆。

————

好了……完爆刀劍?我上長槍可以不,哦是刀劍不是槍,那試試我那剃刀?大長卷?野太刀?

刺刀就一掛載在槍上的配件好嗎……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因為作戰主體武器是槍。。。不是刺刀。。。能用上刺刀的幾率不是很大。刺刀作為制式武器一來方便製造,二來容易訓練,三來相對便宜(對於工業國),四來用途多(挑著搶來的雞鴨,開罐頭啥的)

短時間內武裝大多數人還是刺刀方便,刀劍等傳統武器訓練時間長,且不便於近代化作戰。

抗日戰爭之所以我軍裝備刀劍比較多,還是因為窮。而且真實戰鬥往往是大刀被刺刀捅翻的情況多。。。這是由於體質,訓練,士氣等等因素決定的,不僅僅是刺刀比較長。

刺刀對工業要求很高,而且不便宜,我國當時不能量產,包括我軍長城抗戰的大刀隊,主武器也是手槍。戰果也主要是夜襲,桂系將領黃紹竑,曾參與指揮長城戰役,他自己回憶

「在喜峯口方面,我們先佔有地利,敵人進攻,比較困難。宋軍……有一次,在夜裡大舉逆襲敵人,獲得很大的成功。聽說俘獲了他們坦克車與大炮,及許多的戰利品。西北軍每個士兵,都佩有一把大刀,……不知他那次逆襲的勝利,究竟得力於大刀呢,還是得力於槍炮呢?這隻有他們自己才明白,而全國的報紙上,尤其是上海各報,就為大刀隊大吹大擂,寫得活龍活現,說是敵人個個被大刀砍死,因而敵人望見大刀隊,就害怕得發抖。

「上海婦女慰勞會的代表王孝英、沈慧蓮兩女士,還特地到喜峯口去慰勞,並且手捧著大刀,攝了一個照片。她倆到北平來見我,同聲的說:『這把大刀,還有敵人的血留在上面呢!』我聽了實在有些好笑!她們好像只知道喜峯口的神祕大刀隊,不知道其他各口的部隊,同樣的在那裡作壯烈的犧牲,而不去慰勞。我說明瞭,她們還覺得驚異。停戰後,我在上海與《申報》館的老闆史量才談起報紙鼓吹大刀的問題。我說:『新聞界不去鼓吹正規軍的新式武器,而來鼓吹大刀隊,不是又要演出義和團的老把戲了麼!』他說:『新的沒有得吹,只好把舊的來吹吹。』我當時嘆了一口氣。我們的抗戰如此,我們的新聞界也是如此。」

在武漢會戰中也有日軍一個班在高度配合下用刺刀捅翻我軍一個排的案例,這種情況在抗日戰爭中經常出現

視頻裏是一對一單挑,而且我感覺雙方實力是有差距的,拿刺刀的人刺的動作不是很多,更多的是掄。。。

要說實戰的話用刺刀打刀槍劍最大規模的戰役之一就是祖魯戰爭了

這是英軍的武器,加特林機槍,步槍是後裝槍

這是祖魯人的武器,大刀長矛盾牌。

英軍線列步兵

祖魯人

1879年1月22日的伊散德爾瓦納之戰,英國方面約1800人參戰,祖魯人是2萬人,英國人犯了一系列錯誤,祖魯人獲勝。英軍損失八百多人,祖魯人死傷近萬。

等到最後一戰,英軍有4000名英國步兵、1000名土著人步兵和12門火炮組成,還有騎兵作掩護。

祖魯人有兩萬人,發起了類似日軍萬歲衝鋒般的進攻,結果嗎。

英軍死亡十二人,受傷80多人,祖魯人損失15000人,一小時多結束戰鬥。在白刃戰中英軍也是以交換比極高的打法屠殺了祖魯人。

每當日本人萬歲衝鋒的時候,美國人還是會感慨還是勃朗寧機關槍可靠一些。

————————

話說哪怕是七年戰爭時期的列強之間打近戰,還是騎兵打步兵,裝備刺刀的英軍步兵都捅翻了人數多於己方的法國騎兵,明登戰役。

法軍元帥孔塔德回憶道:「我親眼目睹了我認為永遠不可能發生的事:一支孤立無援的步兵竟然突破了按照戰鬥序列組成的三條騎兵戰線,打得他們人仰馬翻,然後予以殲滅。」

22個騎兵中隊都沒突破英軍防線,近距離密集射擊加上刺刀的確是厲害(炮兵加餐)


沙雕嗎,刺刀之所以強,是因為拼刺刀前對方已經捱了一輪步槍彈了

我先朝你打一彈匣半威力彈,之後用棒棒糖都能抽死你好嗎


就一個問題

不打白刃戰的時候

刀劍怎麼處理?

刺刀的意義在於給步槍一個白刃戰的能力

加上火槍時代,一戰時代和二戰時代的service rifle長度都相當長

上了刺刀的步槍就相當於短矛

按照一寸長一寸強的說法

刺刀在步槍上的時候,也應該是強過刀劍的吧

本子軍官帶頭衝鋒也是用的軍刀

加蘭德和太太也是可以上刺刀

然後呢

最初的步槍刺刀是塞在槍口的

上了刺刀大家就不能開槍了

現在上了刺刀該開火就開火

你有這個體力背把大刀

不如多帶一包子彈或者幾顆手雷

最後

刺刀最簡陋的時候

只需要一根尖鋼棒就行

「槍刺」

連刃都不用開

平頭就行

到時候用點力

不也是一樣扎得進去


刺刀當然完爆刀劍啊

我可以開槍啊2333333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