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政府批覆同意设立了一个新区——杭州钱塘新区。

  该新区规划控制总面积达531.7平方公里,空间范围包括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和现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下沙)。

  最新发布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设立杭州钱塘新区的批覆》强调,杭州钱塘新区要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着力打造世界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长三角地区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全省标志性战略性改革开放大平台、杭州湾数字经济与高端制造融合创新发展引领区。

  浙江大学区域和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建军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此次合并很早就已开始酝酿。从用地上来说,下沙的土地相对紧张,而大江东的土地相对富裕。最近几年,不少在下沙的项目已经陆续转移到了大江东,这让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国的地位有所下沉。两者合并将有利于提高杭州经济开发区的地位,也有利于带动 “孤悬钱塘江以南”的大江东更好发展。

  在陈建军看来,从宏观层面来说,这也是长三角一体化迈出的重要一步。

  “不管是大江东还是下沙,都是杭州市主城区的一部分。浙江省希望能推动杭州市东部的产业发展,从而更有利于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他表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提升长三角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虽然三省一市的开发区如何联动还没有实质性的答案,但在联动之前,各地对本地的开发区进行优化整合,也是前期需要完成的工作。

  从地理位置上看,大江东位于杭州的最东面,处于萧山区东北部、环杭州湾的拐点;下沙则是大江东进主城区的首站,两者相隔钱塘江,以江东大桥为互通桥梁。

  从产业优势而言,作为杭州的大学城所在地,下沙坐拥杭州师范大学、浙江财经学院、浙江工商大学等多所大学,教育资源丰厚,被视为杭州集聚人才科技资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门户重地。而集聚了15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大江东乃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是浙江省政府确定“拥江发展”战略,以“智造引擎”、“工业4.0”为核心的实业产业集聚区,吸引了长安福特、广汽集团、格力、传化等一批企业的入驻。

  根据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实业发展处处长接栋正的说法,两地合并江进一步发展产业集聚区,并必然推进空间整合。合并后,产业的集中程度将会进一步提升,产业密度更高、布局也将更合理。

  除了浙江,江苏和安徽也在积极推进开发区的优化整合。

  2018年5月1日,江苏省正式施行《江苏省开发区条例》(下称“《条例》”)。与老版《条例》相比,新施行的《条例》在规划布局上,明确严格建设项目产业政策、环境评价、用地标准等方面条件,鼓励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高、质量效益高、产业关联度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进入开发区。

  江苏省商务厅副厅长朱益民此前表示,131家各级各类开发区,创造全省1/2的地区生产总值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全省4/5的进出口总额,吸纳4/5的实际使用外资,开发区内从业人数达1200多万人。外商在江苏投资的高新技术产业,90%以上设在开发区。

  2018年11月,安徽省优化整合撤销了47家开发区及特别政策区。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称,鉴于部分开发区存在土地利用率偏低、产业成熟度较弱等突出问题,安徽省持续优化整合各类开发区。2018年以来,安徽省16地市除了原纳入开发区统计考核的162家开发区之外,还将省政府正式文件批覆尚未纳入统计考核的省级开发区以及明确纳入开发区管理的特别政策区,纳入优化整合范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