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制鞍山級驅逐艦:曾爲中國海軍“四大金剛”  一直服役到90年代

蘇聯海軍也大量裝備過該級艦

07型驅逐艦,又稱鞍山級驅逐艦,滿載排水量2500噸,續航力2800海里/19節,是20世紀50年代初期中國根據“六四協議”向蘇聯購買引進的大型軍艦,也是中國海軍裝備系列中的第一型驅逐艦。當時,中國爲購買4艘07型驅逐艦一共向蘇聯支付了17噸黃金,均以中國北方城市命名,這4艘07型驅逐艦被稱爲“四大金剛”。

蘇制鞍山級驅逐艦:曾爲中國海軍“四大金剛”  一直服役到90年代

“太原”艦

其中,“鞍山”與“撫順”兩艦於1954年10月14日在青島接收(但未正式交接),“長春”與“太原”兩艦則於1955年6月28日在青島接收,這4艘驅逐艦組成中國海軍第一驅逐艦大隊。

中國海軍接收這4艘驅逐艦時的原始裝備是:四門單管130毫米炮塔(後部敞開式),八門37毫米防空機炮,兩座三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八組深水炸彈導軌搭載100枚水雷;雷達爲Cross Bird型,射控雷達爲Square Tie型,未裝聲納;編制乘員246人。

蘇制鞍山級驅逐艦:曾爲中國海軍“四大金剛”  一直服役到90年代

“鞍山”艦

1954年10月26日,中蘇雙方在軍港碼頭上正式舉行第一批兩艘鞍山級驅逐艦的交接簽字和命名授旗儀式。在接收第一批兩艘驅逐艦的同時,海軍即部署了接收第二批驅逐艦的準備工作,即組建第二批接艦隊伍,又一次從第六艦隊選調了300人。兩次選調,幾乎調走了當時第六艦隊總人數的一半。1955年6月28日,第二批兩艘鞍山級驅逐艦依約按時駛抵青島。

至此,驅逐艦大隊的艦隻由2艘增至4艘,艦員也增至1000餘人。在蘇聯海軍官兵的幫助指導下,通過短短半年多的訓練,各艦官兵初步掌握了操艦基本技能。此後,驅逐艦大隊開始遂行戰備值勤任務,中國海軍稱這4艘驅逐艦爲“四大金剛”。1969年5月,"撫順"艦率先改裝兩座雙聯裝"上游"(SY-1)反艦導彈發射架成爲導彈驅逐艦,接着其餘三艘在1970年亦完成改裝。

蘇制鞍山級驅逐艦:曾爲中國海軍“四大金剛”  一直服役到90年代

“長春”艦

除參加演習以外,07型驅逐艦還參加了若干次保衛中國領海的行動。例如1962年4月13日,美國“狄海文”號驅逐艦進入中國青島外海,“鞍山”、“長春”、“太原”艦奉命監視驅逐美艦。雙方對峙兩天後,美艦突然轉向,試圖侵入中國領海。"長春"艦立即發出戰鬥警報,進行了戰鬥測繪,炮口瞄準美艦。此時雙方實力基本相當,中方還略佔優勢,美艦隻能調頭退入公海。經過8天8夜的對峙,美艦終於退出中國領海一線,這是中國海軍第一次使用與對手水平相近的裝備執行此類任務。

蘇制鞍山級驅逐艦:曾爲中國海軍“四大金剛”  一直服役到90年代

改裝後的“太原”艦

20世紀70年代初,該級4艘艦也一直是中國海軍最大的水面戰鬥艦。中國07型驅逐艦一直服役至90年代,堪稱世界上服役時間最長的驅逐艦。4艘驅逐艦服役期間並無實際參戰紀錄,最早退役的是“撫順”艦,被江蘇江陰的一家拆船廠買去拆成廢鐵。1990年八月,“長春”艦退役後被山東省乳山市購去停泊於該市的銀灘做爲展示艦用。1991年九月十九日,“太原”艦退役,最後一任艦長爲王吉鬆,該艦改名“青島”泊於大連老虎灘做爲大連艦艇學院的練習艦。最後一艘退役的本級艦則是第一艘服役的“鞍山”號,它於1992年4月24日降旗退役,最後一任艦長蘇海音少校正巧是“鞍山”艦首任艦長蘇軍之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