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做了始皇帝都不敢做的事,網友:“真英雄’’

1.劉邦是第一個不信邪的。

話說劉邦的想法正好與秦始皇相反,他認爲秦始皇之所以死得快,就是因爲他沒有進行分封。結果在遭受別人攻擊時,沒有強有力的兒子們來幫他,以至於滅亡。於是劉邦分封了八個異姓王,又分封了很多同姓王。結果是,從分封開始,劉邦的生活就糟亂了。

今後的日子,他不是在攻打異姓王,就是走在攻打異姓王的道路上。

死前,劉邦明白過來了,不能再分封異姓王了,於是他與他的臣子們約定:非劉姓而王者,天下共擊之。”

他以爲,不封異姓王就行了,同姓王還是可以分封的。可是他不知道,他死後,他的兒子、孫子可被同姓王給害慘了。

他們做了始皇帝都不敢做的事,網友:“真英雄’’

2.司馬炎不信邪,不僅西晉完了,中國的北方也亂了到了西晉,西晉的開國皇帝司馬炎與劉邦的想法是一樣的。司馬炎認爲,自已之所以那麼輕易就奪了曹魏的權,都是因爲曹操的後人沒有實行分封制,沒有保護皇帝的宗親之力。

於是,司馬炎封了27個王,其中最有實力的八個,都是司馬氏的宗親,可結果呢?司馬炎的傻兒子司馬衷即位後,局勢就亂了:皇后賈南風專權,她暗裏勾結楚王司馬瑋及汝南王司馬亮入朝,幫她殺了太傅楊駿。事後,賈南風過河拆橋,又殺了司馬瑋和司馬亮,於是,朝廷大權落入賈南風之手。

他們做了始皇帝都不敢做的事,網友:“真英雄’’

3.李隆基不信邪,丟了皇位,也敲響了大唐的喪鐘開創了大唐盛世的李隆基,也許是成績太好太驕傲了,他也想碰一碰分封制這根紅線。於是,他一口氣設置了包括范陽在內的10個節度使;大唐之節度使。

與西周之諸侯國無異,可擁兵,可鑄幣,可收租稅,N多權利集於一身。尤其范陽節度使安祿山,一個抵三個,勢力大到唐玄宗都要巴結的地步。人性本貪,哪個人類不想當皇帝呢!尤其是你勢力足夠大的時候。

公元755年,一向安分守己、低眉順眼的安祿山“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唐玄宗急惶惶向西而逃,犧牲了楊貴妃,丟掉了皇位,纔算保全性命。從此,盛唐的帷幕落下,唐朝進入重病纏身、奄奄一息的下半場。

當然,不信邪的皇帝還有很多,比如清朝皇帝,分封了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藩。

其結果無一例外都在證明一點:分封誤國,必先剷除而後快。

重點:喜歡的可以點個關注哦(圖片均來自於網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