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以一音演說法 衆生隨類各得解

海公上師在這裏,發揮了四無礙解的種種豐富內涵,大家可以看解釋。這裏略講一點,“法輪四辯者,如來家風,諸聖諸佛成就利生悲智之大用也。應當悲心具願,多聞善學,不愧佛子。初辯之學,重在名數諸法性相等。次則解了旨趣因由,究竟所歸,是在義辯。三者隨行方便,要從具力實修中出,勿但談空據理,必能多方演出俗諦法義事相,人情物理,五明並用。後則大機大用,輪刀入陣,捉斬自由,與奪隨意,相應功成,名相應辯。必待定、念、持法、般若爲主,信乃具力,成就願志”

這是海公上師的發揮,這裏說要講究實修,不是單是談空;而且在闡述空的方面,要在俗諦方面進行闡述,不是離開了俗諦而闡述空性,這樣就可以自在。這是海公說法的一個經驗之談。海公上師的說法,師父這樣描繪:聽海公上師講《現觀莊嚴論》以及其他的論典的時候,會產生極大的歡喜踊躍,到了什麼程度呢?以前師父在上班之前去聽經,聽完經以後去上班的路上,就像要飛起來一樣的高興。這就是法喜充滿的一種樣子。這當然一方面是聽者的善根使然,但也是說法者的善巧所致。這是說要善巧說法。

佛陀的語功德,除了要持戒,從不妄語開始,做到語業的清淨,還需要在因上要串習,通過現量、比量,正確地了知。由於正確地了知,然後由此而發出的語業纔會有正確的表述。如果理解錯誤了,那表述也是錯誤的。而理解正確了,在表達的時候,如果善巧地表達的話,就能夠讓所化很容易地瞭解他所瞭解的這些證德。

佛陀在這方面是最善巧者。也就是說,佛陀在果位上“以一音說法,衆生隨類各得解”。比如佛陀在一個法會上每說一個聲音,這個聲音就會令每個聽衆都能夠生起一種恰合自己根器的瞭解,而且不是各種各樣錯誤的瞭解,是合乎根器的瞭解,和他的本意不相違背、和他的宗是不相違背的。這個前因,是要了解每一個聽衆的所想,他的愛好、他的根器,以及他的習氣。通過這樣瞭解,佛陀會現量地了知一個人聽到某一句話,會產生一種什麼樣的感覺,有一個什麼樣的心念會生起。通過這樣的瞭解,在對一個人說話的時候,他會知道,這樣子去說,對方會生起怎麼樣的一個瞭解。那麼在成熟的時候,他對一羣人說話,都會瞭解這一羣人的每一個想法,然後就能夠知道這一羣人將要產生他所預期的一個結果。這是善巧說法。

——《普賢行願品講記》宗宙法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