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全名爲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佛教中最著名的經典之一,因爲字數只有260個字,所以大多數人都會背誦,《心經》也有很多譯本,相比諸多譯本,孫悟空對心經的翻譯,最妙。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孫悟空還翻譯過心經?不過當你看到孫悟空對心經的理解,一定會有所感悟,因爲孫悟空翻譯的與佛意最接近。

  說是翻譯,其實也可以說是孫悟空對心經的理解。孫悟空我們都知道,他是小說中的人物,孫悟空的理解,也就代表了作者吳承恩對心經的理解。

  心經,不同的人看後都會有不同的理解,有人理解的深一點,有人理解的淺一點,也有人像孫悟空一樣,直接理解了如來真實義。在西遊記中,有這樣一段關於心經的對話。

  原文:行者道:師父,你好是又把烏巢禪師《心經》忘記了也?三藏道:《般若心經》是我隨身衣鉢。自那烏巢禪師教後,那一日不念,那一時得忘?顛倒也念得來,怎會忘得!

  行者道:師父只是念得,不曾求那師父解得。”唐僧道:猴頭,怎又說我不曾解得!你解得麼?悟空說:我解得,我解的。自此三藏與行者不再作聲。

  這是唐僧與悟空的一段對話,也是即將取得真經之前的一段對話,一路上,悟空曾多次與唐僧談論心經,每一次唐僧都不能理解,而這最後一次談論,唐僧也悟了,明白了心經到底說了什麼,也知道了如來真實義。

  二人對話到此,旁邊的八戒在一旁道:弄虛頭,找架子,說甚麼曉得、解得!怎麼不作聲?聽講!

  沙僧也接話道:二哥,你也信他?大哥扯長話哄師父走路呢。他曉得弄棒罷了,哪裏曉得講經!

  唐僧又對二人說道:悟能、悟淨,休要亂說。悟空解得是無言語文字,乃真解。二人還是一頭霧水,唐僧悟了,悟空早就悟了,所以最後他二人成了佛,而八戒、沙僧卻未能成佛。

  悟空解得是真經,而非虛妄不實的佛經,最後幾人到達佛祖哪裏,佛祖又把真經賜給了唐僧幾人,因擔心衆生愚鈍識不得真假,便又換了有文字的經書,讓師徒四人帶回了東土。

  悟空對心經的理解是真解,而非表面對文字的執着,當年佛祖講法時,也曾用這種方法,迦葉尊者破顏微笑而得佛祖衣鉢,其實佛經的真解,是沒有語言和文字的,凡是用語言和文字表達出來的,都是虛妄不實的名相而已。

  佛要講的真法,是不可說之法,理解的人自然也就像悟空一樣理解了,不理解的,就會想八戒、沙僧一樣,只是執着在文字表面。

  孫悟空解得心經如何?是否與佛意最接近?感恩閱讀與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