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点与爽点,几乎所有产品都会提及和涉及。

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都想抓住自己产品的这两点来进行猛戳客户。

如果痛点和爽点利用好了,捉住真确的,那么产品手中握住的就是锥子

如果没有,那手中就拿著一个圆滑球。

而用户的需求心理和使用心理 ,就是一层保护膜。

试想:

你用锥子扎保护膜,大力点,正常应该是可以扎破,可以打入内部。

而你用圆滑球去扎保护膜,先不说能不能扎破,就是扎的感觉都不一样。或许可以让保护膜内的人很舒服,但是想扎入真的很难。

下面,谈一下自己关于痛点与爽点这方面的思考:

一、痛点

英文翻译为:pain spot,在这里我主要分为了两点。

(1)疼痛的点

痛,会给人深刻,聚焦的感觉,可以想像一下,一根针扎在了你的手上,细细的针口扎进皮肤,这个时候由于痛觉神经的作用,会产生一种痛感。

在经历过疼痛之后,你会对此产生抵抗和抗拒,你不会想再来一次 。

打球的朋友可能都会有这种感受,每次上场前都会很害怕崴脚,因为很痛,处理不好还会引起痛风。

这其中包含一个很实际的人性弱点和动作,就是害怕。

因为害怕,可能会买一些护具和处理药品。

因为害怕,会不断地寻找解决方法。直到可以抵御内心的这份恐惧,甚至会为这份恐惧付费。

所谓的痛点,其实就是内心的一种恐惧!

关于痛点的人性解析: 一款能碰触到用户痛点的产品,你要不能帮我抵押恐惧,要不带我走出恐惧,扩大边界。如果满足了,我就用你。(比如360)

(2)想要的点

要,内心想要获得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方式。因为我没有,而我又想要拥有,所以出现了一个要的需求和动作。

比如我想要买衣服,但我真的很忙加有点小懒,怎么办?

上淘宝啊,上京东啊,上苏宁啊,上电商平台呀。

这个时候「要」作为一个表达方式来说,就是一个需求十分高的点,如果没有,那么我想有,没有有了,那我想要更多。

所谓的要点,其实就是内心的一个强需求!

关于要点的人性解析:一款产品如果能满足我,满足我内心的需求,满足我内心想要的意愿。那么它就是好的,我就会去使用他。(比如淘宝)

二、爽点

英文翻译:Cool it,用著舒服的点,即满足感和超出预期感

爽,内心十分愉悦并且沉迷的一种体现。因为对某件事情或产品十分感兴趣,接触后产生了一种所快感。

现代社会紧张繁忙,碎片时间显得特别重要。

抖音,一款黑马出世的产品,短短半年时间赢得了1.5忆用户。

他最大的特性就是爽,让你爽!

你喜欢看科技? 好,抖音官方用强大的大数据向你各种科技的炫酷。

你喜欢看动物? 好,抖音官方用强大的大数据向你展示动物界的多彩。

你喜欢看鸡汤? 好,抖音官方用强大的大数据向你展示温情鸡汤的多样。

经常是心中默念就看5分钟,一抬头,半个小时不知不觉已过去了 。

所谓的爽点,其实就是内心的一个上瘾性!

关于爽点的人性解析:一个产品如果能有让我愉悦和上瘾的途径,将我的碎片时间似乎给填满,让我开心快乐,那我就会去使用他。

三、挖掘方式

(1)极端主义

当用户对一件事或产品痛楚程度很高

当用户对一件事或产品需求很高,强需求

当用户对一件事或产品有强烈的上瘾性

那么挖掘出来的需求是一个很真实和有意义的需求。

(2)对比主义

在别人已经挖掘过的痛点上,继续二次挖掘。

· 通过对用户场景的细分,找出用户使用路径;

· 利用用户使用路径和当前场景下的影响因素做对比,找出空缺

· 利用空缺进行减少多余路径或增其分支路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