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個國內某醫院於 2016 年發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的病例。

病情回顧

患者男性,42 歲,因爲心慌、胸悶就診於當地醫院。既往 5 年左右,曾多次爲此入院就診。本次入院心電圖結果如下:

寬 QRS 波心動過速,心室率 206 bpm。

當地醫院考慮室性心動過速,予以胺碘酮靜脈推注轉復心律無效,予以電覆律,能轉復,但無法維持竇性心律,經七次電轉復後,患者出現左側肢體活動障礙。

問題來了

該患者爲什麼在七次電覆律之後出現了左側肢體活動障礙?

該醫院醫生困惑不解,遂建議患者前往上級醫院進一步就診,行頭顱 MRI :

結果顯示:血栓性腦卒中,面積非常大。

栓子從何而來?

我們來回顧一下這個患者病史:

在過去的五年中,他經常感到胸悶和心悸,多次超聲心動圖提示肥厚型心肌病與可疑的心尖部室壁瘤。

不幸的是,多次就診均未引起醫生重視,未進行任何干預。

患者不僅發生室速、還產生了血栓,在多次復律後,血栓脫落,患者出現了出血性腦卒中。

我們再來看一下患者心臟超聲及其他檢查:

心超、心臟 MRI 顯示心室肥大,心尖部室壁瘤和心尖血栓;

冠狀動脈造影顯示正常血管;

左心室血管造影肥厚型心肌病和心尖部室壁瘤。

如圖所示:

以上爲文章中原圖

得到證實,爲心尖部室壁瘤引起的大血栓,在電覆律過程中,栓子不穩脫落導致腦卒中。

複習文獻發現:

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合併心尖部室壁瘤發生血栓的風險是每年 1.1%。

那麼,這個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合併心尖部室壁瘤心電圖特徵是什麼樣的?如何在萬千心電圖中一眼識別出來呢?

別急,下面我們就來看兩張圖:

來自課程《肥厚型心肌病診療及誤區》

圖片爲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合併心尖部室壁瘤的典型案例,掌握了這個圖的核心祕密,就能「一圖在手,天下我有」。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

助你攻克難題的名師來啦

公開課明星人氣講師趙運濤老師傾情奉獻

《肥厚型心肌病診療及誤區》

通過結合心電圖向量對肥厚型心肌病、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合併心尖部室壁瘤等心電圖完美解析,爲您指出了一條通天大道,一經學會,終身難忘。

課程亮點:

1. 從一個物理公式(伯努利方程)出發,結合嚴謹的邏輯思維進行授課,通俗易懂,讓你愛上學習;

2. 結合大量的臨牀案例,注重診斷誤區的講解,避免漏診或誤診;

3. 掌握這種推理式的學習方式,學會舉一反三,一經學會,終身難忘。

學員都怎麼評價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