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东泰武来过几次,从没想过再深入北大武山,这回一

行六人,眼见好天气,试图小探一下。

    凑挤一部休旅,也没事先做功课,就开了进去,崎岖窄

小产业道路约莫行6、7公里,路旁已停了不少车,前路已

阻,停车后循著边坡一条山径而上,此乃北大武山的

「新登山口」。不到3公里路程,最后仅我一人踽踽独行至

「旧登山口」,欣慰又能见识新的花草,分享之。 

 (20170108)

 

 

 

IMG_0380.JPG  

行车入山途中远眺北大武山

 

 

DSCF5041 拷贝.JPG  

枪刀菜,3年前屏东泰武所照

 

 

DSCF5078 拷贝.JPG  

圆叶洋苋(圆叶红苋)开花

 

 

DSCF5086 拷贝.JPG  

假酸浆,紫草科,绿色花萼5,筒状花

瓣先端五裂,柱头下可见裸落的子房

四室。原住民食物「阿拜」(AVAY)

、「吉拿富」(CHI-NA-VU)以其叶子

用于食材之包覆。另有茄科其他植物

也以「假酸浆」为名。

 

 

 

DSCF5095 拷贝.JPG  

落地生根

 

 

DSCF5089 拷贝.JPG  

韭菜的花(九月雪)

 

 

IMG_9375  

泰武村「大武山之门」前进北大武山

 

 

 

IMG_0386.JPG  

爵床

 

 

IMG_0389.JPG  

「蔓黄菀」之初苞,颇像烛台

 

 

IMG_0425.JPG  

IMG_0427.JPG  

刺蓼,头状花序,叶基内凹 。 扛板归

另一蓼属,则为穗状花序,圆型托叶

,茎穿其中,可区别。

 

 

 

IMG_0399.JPG  

台湾悬钩子,蔷薇科,惜未见花果

 

 

IMG_0401.JPG  

峦大秋海棠,茎会呈红色,有『红孩儿』

别称 ; 雌雄同株异花,此为雌花。

 

 

IMG_0404.JPG  

「假菝契」之花苞,花被紫红色,同属

植物「糙茎菝契」也具此特征,然而后

枝密『疣』,可资区分。

 

 

 

IMG_0423.JPG  

明萼草,叶全缘 ; 另一种「台湾明萼草」

花色则更深蓝,叶疏齿缘。

 

 

 

IMG_0410  

IMG_0413  

IMG_0417.JPG  

「白花鼠尾草」(早田氏鼠尾草)或

「阿里山鼠尾草」?后者一般为紫花

,但仍有白花的。一般认定,前者之

下唇中裂片全缘,花梗无毛。后者下

唇中裂片凹缺,花梗有毛。本花下唇

中裂片则有小幅度圆凹(变异?),

花梗无毛,应是「白花鼠尾草」。

 

 

 

IMG_0536.JPG  

IMG_0436.JPG  

「三奈」(台湾山姜)之植株与果实,

姜科。

 

 

IMG_0497.JPG  

IMG_0505.JPG  

「蜘蛛抱蛋」之植株与花和花苞。台湾

产「蜘蛛抱蛋属」植物有「薄叶蜘蛛抱

蛋」、「大武蜘蛛抱蛋」与「雾社蜘蛛

抱蛋」等三种。依据2004王朝键之硕士

论文研究,三者外部形态以花的形状、

花冠筒长宽比、柱头形态、花被裂片厚

度...等列为重要的分类特征,并指出三

者有其局限性分布,「薄叶蜘蛛抱蛋」

仅分布于高、屏、嘉、投1000-1700

公尺海拔之区域。本图应为此种无误。

 

 

 

IMG_0444.JPG  

途经三叉点,续往「旧登山口」前进

 

 

IMG_0487.JPG  

台湾马兰,菊科紫菀属

 

 

IMG_0463.JPG  

远望山峦叠翠

 

 

IMG_0397.JPG  

曲茎马蓝,开花茎上的叶子较小,基部

心型,茎呈之字型弯曲。

 

 

IMG_0432.JPG  

台湾马蓝,小花簇生,叶椭圆披针型。

 

 

IMG_0507.JPG  

IMG_0508  

腺萼马蓝,花萼具腺毛。

 

 

IMG_0453  

舌根草(日本舌根草),花萼不具瘤状

,可与「早田氏舌根草」具瘤状物作

区分。

 

 

IMG_0490  

光风轮(塔花),唇型科

 

 

IMG_0468  

波叶山蚂蝗,含苞欲放,豆科

 

 

IMG_0470.JPG  

终于来到北大武山旧登山口

 

 

IMG_0476.JPG  

四周山岚寂寥,却让人神清气爽。

 

IMG_0545  

下山途中回望北大武山山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