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2日,上午09:00。
我在北大武山顶,标高3092公尺。

IMG_2334 - 复制.JPG

中央山脉南二段最高山「北大武」,标高3092公尺,排湾族的圣山,海拔高度虽不及玉山主峰和雪山,难度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沿途峭壁悬崖,多处必须依靠绳索跟钢架辅助,才可顺利向上,尤其最后一公里,M字形直上直下,惊险万分。

北大武对我来讲可用云里来,雾里去形容,天候瞬息万变,好比观赏一部大自然纪录片,从旧登山口出发,距离3.8K的喜多利断崖观看夕阳跟云海,云涛起伏,堆叠汹涌,千变万化,舍不得闭眼一秒钟,深怕错过连贯性美景,翻腾澎湃的云海进行著慷慨激昂的交响乐章,空气冰凉静止,心是温热的。

「北大武」是我第七座台湾百岳,今年最后一回上山,山上的日子,我很自在,从来没想过可以在非常简陋的避难山屋或冷得要命的帐篷里头睡上三天两夜,隔壁睡著认识不到半天的山友,或其他团队打过照面的陌生人,三天不能洗澡,一件衣服,同双袜子穿三天,山屋多数没有电,晚上七点半就寝,天黑两点起床准备夜登,身体作息调适比时差更令人难受。

山上没有网路,日子过得踏实,平静让我知道真正活在这地球上,呼吸著跟大家一样的氧气,爬山的过程,让我安静,屏息专注,跨出去的每一步是实在与安全,坚实不摇,没有一丝杂念。

最后我感谢这三天陪我度过北大武的十五位好友,很多人说登山需要同伴,这点我也赞同,可我找不到同行的朋友,这回北大武,遇见今年八月"我的百岳初体验”玉山前峰几位同行山友,交谈的内容更多,彼此间的距离也近些,晚上还可在没有灯火的黑夜里聊天说笑,我也要感谢高山里的大树小树,盘根错节的树根是登山人最安全的保护,每每看见树皮上一洞洞登山杖痕迹,我就想像一根粗针插进身体的痛,而你们就这般默默承受,包容著每天上山下山朝圣攻顶的登山人,无条件的守护,我用无尽的感谢回报您无言的付出及一切概括承受。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002.jpg

2018最后一登,时间过得飞快,八月转念想要上山的决定开始,没想到让我越陷越深,亲近高山的怀抱。

2018年八月 : 玉山前峰。

2018年九月 : 雪山主峰跟东峰。

2018年十月 : 草岭古道。

2018年十一月 : 向阳山和三叉山,还有美丽的嘉明湖。

2018年十二月 : 北大武山。

预告2019年一月份,我有毕禄山跟羊头山。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003.jpg

2018年十二月登北大武山,参加由屏东恒春东方足迹社团,东方哥领队的队伍,为期三天两夜,从12/11 ~ 12/13。

预计于12/12,清晨二点起床,三点起登,上午九点左右攻顶。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004.jpg

提早一天抵达高雄,入住寒轩国际大饭店,隔天清早七点在中正技击馆集合,统一搭车往登山口。

第一天目标直达桧谷山庄,路程6.7K,从新登山口到旧登山口2.5K,旧登山口到桧谷山庄4.2K,中间看云海的「喜多利断崖」在3.8K,设定五小时内完成。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164.jpg

先跟大家分享十二月十二日,上午九点攻顶成功的照片,除了高兴,还是高兴。

IMG_2640.JPG

这是新登山口,拍摄照片的日期是十二月十三日,下午两点下山的时候,第一天因为过于紧张,忘记拍起登的地点。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021.jpg

永远停不到的停车场,因为台风地震的关系,新登山口到旧登山口这段路已毁坏,现在要登北大武山,必须多走一段2.5K的山路,这段山路算好走,中间会看见停车场指标,感觉很有趣。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022.jpg

从新登山口到旧登山口的2.5K,路况平坦好走。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023.jpg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025.jpg

跟著大家的脚步,一下就到旧登山口,入山检查站。

这儿有大空地,几乎所有登山队伍都会在这休息,整理装备之后,正式出发。

第一天的目标设定到桧谷山庄,东方哥所领导的队伍,成员多半有经验,穿插几个新手,领队协调功夫身负重任,必须照顾到每一个成员,跟著东方足迹的步伐比较轻松,沿途解说拍照,心情好时,还可以听见东方哥哼两句山歌。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026.jpg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220.jpg

非常帅气的万庆哥也是东方足迹的成员之一,次行北大武还邀请三位朋友参加。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030.jpg

上图照片左上方有说明 : 

从登山口到桧谷山庄4.2K,大约三小时。

桧谷山庄到大武祠四公里,大武祠到三角点一公里,走山路的时间可以用四十五分钟到一小时计算。

第二天清晨二点起床,二点半吃早餐,三点开始夜登。

夜登对我来讲相当刺激,今年九月登雪山是我第一次夜登,清晨两点半出发,伸手不见五指,只有头灯一只,若非登山,一辈子都不可能摸黑上山,后来发现夜登有个好处,山再陡,路再巅,什么都不怕,因为什么都看不到,跟著前者一直走就对了。

IMG_2607.JPG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031.jpg

北大武山的避难山屋「桧谷山庄」,海拔2145公尺,山屋可以容纳七十人,另外还有好几个营地可以扎营。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032.jpg

三角点海拔3092公尺。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033.jpg

IMG_2525.JPG

旧登山口另外一边通往日汤真山,据说是一处优美山景的地方,只是名字有点难念。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036.jpg

旧登山口到桧谷山庄一路上的风景。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040.jpg

我很想要一张走在远方的照片,可惜我都一个人报名参加,没有同伴,这边诚征山友,可以一起爬山,体力还不错,有经验,最好喜欢拍照,技术还不错且愿意同行的朋友。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043.jpg

我喜欢山上的时间,让我专注不分心,纵使心思一不小心飞出去,马上就得拉回来。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044.jpg

山里云雾来匆匆,瞬间盖满弥漫整座山头,雾里行走,好比走进一座大型冷冻库,呼吸著冰凉的空气,神清气爽。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045.jpg

登山队伍有时拉长一些,走在前头的人多半两种,一种是体力比较不好会脱队的,另外一种是体力非常好走在前头探路,

几次登山下来的经验,我喜欢走在队伍前面三分之一,走在后头的山友不是因为慢,而是一边走一边拍照的老手,像我这种登山菜鸟,乖乖跟紧点比较安全,

下回我也要跟几个比较有经验的山友走后头,体验另外一种登山心情,拍出更多美丽壮阔的山林风光。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046.jpg

走在山的陵线,一边断崖,另一边陡峭山壁,还好有一圈紧密的树墙挡住,让身怀些微恐高症的我,心底少点担心害怕。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050.jpg

十二月中旬的北大武山,气温明显下降,部分路段地面被红通通的枫树落叶覆盖,走在上头,一股温暖浪漫涌上心头,连空气都带著水蜜桃香气。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051.jpg

大自然的美无可比拟,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053.jpg

登山需要训练体力,北大武属简单好走的A级步道,明年我要挑战度高一点的路线,根据东方哥说法,目前政府单位根据登山级数发放登山许可证,

想要攀登难度更高的C级,必须拥有B级纪录,纪录可用个人攻顶照片凭证,才建议我们多拍些个人照片,有时团体照片难以辨识。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054.jpg

山中无岁月,时间过得飞快,数小时后抵达观看云海出名的「喜多利断崖」。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056.jpg

喜多利断崖在山的西面,下午时分风起云涌,瞬息变化的云海风光是登山客来此最大的目的,专程上来看夕阳云海的游客甚多,

天气好,能见度非常高,台东太麻里东部海岸夜景,一览无遗,这回我只看见云海,没看著夜景,只好再安排一回,碰碰运气。

IMG_2401.JPG

第一天下午在这边停留大约1.5小时,第二天攻顶回程抵达桧谷山屋约下午两点半,休息一会儿,兴高采烈的我们再次来到喜多利断崖看天光云海大秀。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192.jpg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194.jpg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196.jpg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197.jpg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200.jpg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201.jpg

下午三点半到五点左右的云海与夕阳。

东方足迹社团于新年元旦有一场喜多利观夕阳活动,想要参加的朋友,可以上网搜寻「东方足迹」报名。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204.jpg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205.jpg

夕阳缓缓消失在云海天际,说时迟那时快,一晃神,错失天地由白转灰的瞬间,山上的心灵透明澄净,我愿用山下一天换取一刻宁静,无争与天相处的生活,无为是我当下最好的心情写照。

IMG_2257.JPG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中元日晓碧落堂望南山」

登山俯平野,万壑皆白云,身在白云上,不知云绕身。

洞悉我此刻心中的感受。

IMG_2298.JPG

日落瞬间,天地变幻,生息调节,舍不得闭眼睛一秒,如此美景已然超越心之向往,感谢天地。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062.jpg

日落余晖将北大武山染得一片金黄光亮,若用金碧辉煌形容,也不足以描述当下震撼的美景。

IMG_2480.JPG

更多讯息请点 : 桧谷山庄

当地排湾族原住民视北大武山为圣山,名列台湾五岳之一。本区拥有全台面积最大的原始林,期间蕴藏著丰富生物资源。步道沿途行经桧谷山庄、大武祠至北大武山顶,共约9公里,沿途均行走在台湾南部自然美景的最精华区域「大武山自然保护区」及「双鬼湖野生动物重要栖息环境」内,行进间除享受微风轻拂及纯净芬多精,尚可配合沿线解说桩,探访北大武山知性之美。 (文字取自官网)。

IMG_2488.JPG

我的登山经验不多,桧谷山庄是目前我最喜欢的避难山屋,同行山友各个身怀绝技,笑脸迎人,亲切大方,十足南台湾热情奔放性格,休息时间或等待放饭前,大伙儿聚集在山屋前面聊天啃瓜子,听听前辈分享登山趣事,快乐时光总是让人印象深刻。

IMG_2477.JPG

桧谷山庄有七十个床位,另外还有好几个营地提供山友搭帐篷。

IMG_2478.JPG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218.jpg

我第一次睡帐篷经验非常好,行前对于睡帐篷这回事很介意,睡过后才发现比山屋床位更舒适,前提是天气够好不下雨。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210.jpg

我们在山上的伙食丰富精彩,基本绝对六菜一汤附水果,协作阿贤年纪轻轻,却可在这么有限的环境条件下,料理出色香味俱全的早餐跟晚餐。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212.jpg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213.jpg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087.jpg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089.jpg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105.jpg

云上云下的视界。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116.jpg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117.jpg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121.jpg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138.jpg

唐代诗人许棠「登山」

信步上鸟道,不知身忽高。近空无世界,当楚见波涛。
顶峭松多瘦,崖悬石尽牢。猕猴呼独散,隔水向人号。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146.jpg

过了一山又一山,接连而来的峭壁石坡,我的意志力突破天际,无惧眼前一切。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177.jpg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178.jpg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181.jpg

IMG_2505.JPG

铁线虫

IMG_2512.JPG

这条铁线虫一定有五十公分身长。

IMG_2472.JPG

从桧谷山庄出发前往三角点的启程指标。

这刻起,领队要我们全神贯注,调整呼吸,平衡气息,向山顶出发。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130.jpg

第二天清晨两点起床,三点出发,以前的我,对于摸黑山林心生畏惧,压根儿没想过会出现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山中,而且兴高采烈。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132.jpg

从桧谷山庄到大武祠四公里,目标三个半钟头抵达,在这休息片刻,向最后一公里出发。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140.jpg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142.jpg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144.jpg

这张照片是陡坡,只是拍不出那种看到就不想走的感觉。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149.jpg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167.jpg

唐朝李白诗人「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169.jpg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174.jpg

最后一公里山路是个M字型,陡上陡下,很多地方必须依靠绳索跟铁梯架子才可上去,我已经做好攻顶的心理准备,登山过程中,保有一份轻松愉快的心情,对于脚程有绝对帮助。

IMG_2334 - 复制.JPG

上午九点,我在队伍的第四位,攻顶成功~~~~~

IMG_2370.JPG

北大武山标高3092公尺。

排湾族圣山。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158.jpg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160.jpg

我要搜集三角点。

IMG_2332 - 复制.JPG

旗正飘飘

IMG_2397.JPG

山慧姐跟致诚是我第一次登山的山友,非常有缘年底最后一登再相见,特此留影纪念。

IMG_2446.JPG

上山时候天色昏暗,无法捕抓巨木神采,第三天下山,才有机会拍下巨木风采。

IMG_2447.JPG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183.jpg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185.jpg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078.jpg

第二天晚餐居然出现卤猪排~~~~

2018 1211 北大武三日_181214_0084.jpg

第三天早餐是海产粥跟芝麻包子。

吃完早餐我们往登山口下降,全程6.7K,预计五到六小时完成。

IMG_2527.JPG

大家的脚程非常靠谱,一溜烟就到旧登山口,东方哥让大家在此停留一小时,泡面是消耗体力之后,最完美的慰藉。

让我们生火吧~~~~

IMG_2532.JPG

泡面是登山必备的食物,当你对自己绝望的时候,吃一碗泡面转换心情,重新出发。

在此谢谢山慧姐送我来一客泡面,让我体会高山吃泡面满足的心情,小时候游泳完,绝对要吃统一红烧牛肉面一样的回忆。

IMG_2535.JPG

IMG_2541.JPG

IMG_2542.JPG

IMG_2544.JPG

IMG_2545.JPG

IMG_2547.JPG

IMG_2548.JPG

捕抓山友吃泡面幸福的模样是我喜欢做的事情。

IMG_2559.JPG

山林里的小游戏,笑声在山谷中回荡。

IMG_2562.JPG

IMG_2576.JPG

十二月十三日的寿星~~~~祝福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IMG_2581.JPG

晓莹从山下揹上来的粽子,听说在高雄非常有名,好大一颗~~~~~

IMG_2586.JPG

对于生日吃粽子,有一些不成文的规定,毕竟刚吃完泡面。

IMG_2628.JPG

领队东方哥。

 

这是一趟令人回味无穷,三天两夜的北大武,登山跟吃饭喝酒一样,人对了,哪怕再来一回都可以,北大武对比雪山跟嘉明湖,感觉三个地方差不多,想要来这儿看大山大景的朋友,提早训练自己的体能,做好体能评估再上来,虽然山上讲团体生活必须互相照顾,不要造成他人的负担是我对自己的承诺,山上的日子很短,时间过得很快,回头琢磨「山中无岁月」内含意义,大有领悟与体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