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偏概全

根據很有限的例證得出一個普遍的結論。也就是常說的,論據不足。

如:我身邊的人都這樣,所以其他人也一定這樣。

2. 推不出

從給出的論據推不出想要證明的結論。

如:因為你沒有錢,所以她纔不和你在一起。

此推論要成立要有4個前提:

  • 她會因為誰有錢就會跟誰在一起。
  • 世界上只有你有錢,或最有錢。

  • 她知道你有錢。
  • 她行為和想法保持一致,她是這樣想的就一定且必須這樣做。

3. 假性因果

兩者之間存在的因果關係是虛假的,只不過是時間上先後發生。

常見於歸因時帶有偏見。

如:花瓶被打碎了,而在之前有個小孩進來玩,所以是小孩打碎了花瓶。

假性因果只是一種可能性,而不是確定的事實。

4. 滑坡謬誤

聲稱某事之後將會發生一連串通常是可怕的後果,但卻沒有充分證據支持該推論。

過於強調某個細節的重要性,無限地推演其可能發生的後果,一步步地推演,最後推出一個可怕的結論。

如:你不好好讀書就考不上好大學;考不上好大學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沒有錢;沒有錢就過得不幸福。

不是不可這樣推論,而是要嚴格對待每一步,不能一筆帶過。

避免滑坡謬誤:每一步的論證都拿出充分論據,不能忽略條件,含糊其辭地連鎖推理。

5. 概念偷換

在觀點的爭論中,論者會故意轉移論題,尋找有利於自己的角度,最後變成自說自話。

如:錢可以買到愛情,因為約會啊、生孩子啊都要錢。

這裡將「愛情可以用錢獲得「轉移到了」愛情可以用錢支撐「。

在討論過程中,通常會從一個概念轉到另一個概念,以便理解。但此時要注意概念轉換的合理性,要區分出等價和不等價的部分。

6. 訴諸非邏輯

  • 訴諸權威名人名言並不一定是真理,也要受到邏輯的考驗,而不能直接拿來支撐某個論點。名人言論適合輔助論證,作為加強論證的材料。如果一定要使用名人言論,則需完整重現整個邏輯過程。
  • 訴諸民意民意並不意味著正當、合法、正確,多數人支持的某件事,並不一定是正確的。現實的價值次序中,還有比民意更優先的價值。
  • 訴諸情感煽情代替邏輯,情緒主導思維。並不是帶有情緒不好,而是在情緒影響下容易做出錯誤判斷。如果是非判斷事件,自然可以情緒性,如娛樂休閑創作等。但當做決定做判斷時,情緒可能帶來不好的結果。俗話說,先冷靜再決定。
  • 訴諸無知我不知道的事情就是不存在的事情,別人無法證明的事情就是沒有的事情。通常會以對方無法解答和說明,就認為自己是對的。如:我不知道這東西是你的,所以我就可佔為己有;你無法證明沒有鬼,所以就有鬼。
  • 訴諸道德

    站在某種道德優勢上進行道德批判。

    將某事件與某項道德關聯,從而批判某事件,但是卻說不清楚該事件為什麼以及如何與該項道德關聯。
  • 訴諸沉默沉默不代表認罪,嫌疑人有權保持沉默。認為你無法反駁或不去反駁,就是承認自己是錯的。情侶吵架中,經常出現:你不說話,就是承認了。
  • 訴諸比喻以比喻作為論證手段,實際是偷換概念。涉及比喻與類比的區別。比喻不可作為類比使用。如:男人好比一把傘,要為心愛的女人遮風避雨,所以一定要努力賺錢。首先,沒有很好證據支撐男人為什麼一定要比喻成傘;其次,傘不一定就遮風避雨,還會被當作服飾搭配(lolita風格中傘就可以作為搭配);最後,傘是可以換的,也是可以多人共用的。男人、傘、責任、賺錢這四個概念在跳轉時都沒有嚴格論證,不能保證其正確性。但可以作為散文、詩歌、小說等文體的素材。
  • 訴諸信心僅僅是一種個人的信心和理念,不存在邏輯上的推理效果,不能作為論據,只是強化表達的效果,而無法起到論證作用。

    如:我相信他不會騙我,所以他說的都是真的。

7. 反問謬誤

常說的,你有本事你上;如果換成你,你就不會這樣想。

換位思考沒有錯,錯在於,將換位思考作為邏輯的合理性。

換成你你也這樣做 → 你也這樣做了所以這是對的

無論我是否做出同樣行為,都不能決定該事情的正確與否。

還有「言行不一」,你做的和你說的不一樣,所以你說的不值得相信。

「言行不一既是錯」要成立,必須有一個前提:我只能且必須做出我認為正確的行為。但實際上人很難控制自己的行為。人依然可以做出錯誤的行為,但不代表做出該行為後,這件事就正確,不做該行為,這件事就錯誤。

如:我可以一邊說1+1=2,一邊將答案寫成3,這並不妨礙2是正確答案。

8. 稻草人謬誤

設立一個根本不存在的靶子進行批判。

通常體現在不準確解讀對手的觀點,將其觀點極端化標籤化,歸類於某個公眾痛恨的理念。

如:你用蘋果手機,而蘋果手機很貴,所以你喜歡用貴的東西(極端化),所以你是拜金主義者(標籤化),你就是喜歡錢,你很虛偽。

還有一種,通過對手的論據,巧妙生成一種對手沒有提出的觀點,然後對該觀點進行攻擊。

9. 虛假兩難

營造一個虛假的兩難困境,其實根本不存在兩難,而可以多元的選擇。

世間不是不會出現兩難問題,而是太少見,需要仔細辨別。

如:你媽和你女朋友掉水裡,你先救誰?

水有多深?女朋友會游泳嗎?身邊只有我一個人嗎?是橋垮了很多人都掉下去了嗎?

虛假兩難通常會模糊背景,選擇任何一個都能引向人性之惡。在一些不嚴格的電影、小說等作品中,為了主題的需要經常出現,以突顯人性的惡面。

10. 複雜問題謬誤

在一個向別人提出的問題中悄悄地置入自己的傾向和結論。

在問題中暗含某個前提。

在誘導採訪中,記者經常使用「複雜問題謬誤」去綁架被採訪者,如:

「你要感謝誰?」暗含你要感謝。

「難過時你會怎麼做?」暗含你會難過。

「買不起房怎麼辦?」暗含你要買房。

11. 詞語歧義

因同音字以及語境的變化,容易引起歧義。

不同語境下,一些語詞會出現微小的變化,促使外延變化,從而影響整句的含義。

12. 小眾統計

即個案做論據。

以個人體驗為據,可以增加評論的附加值,但具有侷限性,要意識到這樣直接經驗存在的邊界,不能將其作為普遍的材料。

個案論據,在心理學又稱「鮮活性效應」。以與人有關的事件作為論據,能加強說服力。原因在於與人有關的事件容易被喚起。當需要做出一個判斷時,更容易想到發生過類似事件的那個人。

如:購物時,挑選了朋友曾提過的東西。

即便是聰明的人,也會做出隨大流的判斷,就是因為「誰誰也曾這樣做」是最容易被記起來的,有時可能會成為唯一信息。

13. 實體化謬誤

把抽象的信念或假設的構想,當作是實在的事物所產生的謬誤。

當將抽象的理論用到實在的事物上時,要考慮到理論中包含的不符合實際情況的假設。

如:他肯定是這樣想的;她一定會這樣做。

此處都是假設,並不能作為論據來推導結論。

又如:某心理學研究證實了xxx的人會yyy,你是xxx的人所以你會yyy。

這裡沒有論證你為何屬於xxx的人。還有心理學研究通常使用統計學,是一定比例的xxx人表現出yyy行為,即便你是xxx的人也不一定必然會yyy。

14. 感覺謬誤

憑表象和感覺想當然地作出判斷和推理,符合人的直覺,但經不起邏輯和推敲。

如:雖然說不清楚,但我就感覺他說的對。

同情和相似性會增加感覺謬誤。

你意識到對方和你的共同點越多越會贊同對方的觀點。當你同情對方時會產生共情,此時你就是他,你感受對方的感受,大腦為保持一致性,會想盡辦法認可對方的觀點。

明星公關文中經常使用的技巧,將人物塑造為可同情的,這樣觀點就會朝該人物偏移。

15. 煙幕謬誤

用複雜的前綴和形容詞將謬誤掩蓋起來,從而混淆視線。

常見於偽科普和雞湯類文章,通過使用專業辭彙和感受形容詞,使大腦專註於分辨這些內容而忽視了邏輯性。此類文章通過進行大跨越的推理,從論據直接跳到結論,缺少嚴格的論證過程。

如:只要使用xxx管理法,經過第一步x1,第二步x2,第三步x3,就能收穫成功。

這裡x1、x2、x3究竟如何以及為何與成功掛鉤,蒙上了一層煙霧不得而知。此類文章,可以閱讀但不值得相信。


邏輯是「確保真能推論出真」的思考工具。生活中的大多數時候,我們並不在意一件事是否為真。比如一些人議論某人,重點是能參與到議論中,而不在乎議論內容的真假。

要不要用到邏輯,就在於這件事你要不要它一定為真。

比如情侶之間對話。

不要求真的時候:說情話,「我好喜歡你,我要把月亮摘給你。」月亮肯定摘不了,但很浪漫。

要求真的時候:吵架時,「你昨晚去哪了?」「我去給你摘月亮了。」這就要捱打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