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穗保罗老师亲自示范地织机操作。(图/全联善美的文化艺术基金会提供)

不少人喜欢手作课程,宜兰传艺园区推出织布体验,找来泰雅编织、制毡、缂织、梭织等4位工艺师进驻园区,让民众体验编织技法,亲手握住梭子织一块布,共同创作出一件编织作品。

传艺中心推动「国家级登录无形文化资产-重要传统艺术保存者(团体)接班人传习演出及传统工艺示范与推广计划」,希望透过工艺的示范与体验,打造一个梦想可以实现的文化平台。

全联善美的文化艺术基金会邀请黄兰叶(缂织)、李侦绫(梭织)、林婕妤(羊毛制毡)及比穗保罗(泰雅编织)4种不同工艺师进驻园区,其中泰雅编织老师比穗保罗定居宜兰南澳乡武塔部落,因为眼见泰雅千年编织工艺有失传危机,毅然投入学习致力传承,比穗保罗说,她织的不是布,是人生。

另外,梭织创作者李侦绫作品,常常看见蝴蝶元素,她说会开始用提花织作蝴蝶,是因为有一年冬天的霸王寒流,看到台湾紫斑蝶迁徙避冬的报导,牠们聚集成一颗球状来避寒,这个现象使她感动,便将织好的布料剪成一片片蝴蝶,再聚集组成一个球,「对我而言就像是一个修复自己的过程,之后喜欢蝴蝶这个符号,在后来的作品中有反复的出现」。

工艺师们将与博物馆产业研究室主持人林志峰老师共同策划,并设计一件代表性作品留置宜兰传艺园区,即日起至12月,快闪工坊4位工艺师,将带领学徒每周开课,欢迎亲子旅客或学校团体现场报名儿童手做课程,让传统工艺美学向下扎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