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7 15:15

〔记者黄欣柏、吴政峰/台北报导〕去年8月召开的司改国是会议总结会议,至今已快届满1周年,为落实总统蔡英文每半年报告改革进度的指示,行政院、司法院与法务部今于廉政署召开「司法改革第二次半年进度报告记者会」,说明政府近半年来的各种司改作为。

行政院政务委员罗秉成会中指出,司法院与行政院各自设有司改推动小组,进行跨院、跨部会合作、协调,并于今年5月16日建置完成「司法改革进度追踪资讯平台」,让民众可以在平台上浏览各机关提出的回应表,了解各项已回应决议的执行进度,而司法院与法务部已完成的初步回应表,也已上传到各自的司法改革专页。

此外,罗秉成说,近来行政院、司法院与法务部也走进地方,除了在台北与劳工、工商、医界等团体进行相关交流,也在台中及高雄举办司改座谈会,向各界说明司改决议与落实情形,目前共已修正通过18项法律与14项行政命令、实施39项行政措施、提出23项法律草案与7项行政命令草案,正在规划中的行政措施也有28项,未来相关法案将陆续送到立法院,盼在下个会期可以审议通过。

罗秉成也提到,行政院其他部会均有相关改革成果,例如内政部持续改革指认程序、警询制度等;卫福部也针对高风险族群建立关怀与追踪介入制度,同时调整触法少年处遇方式;环保署持续打击林务等环境犯罪,并纳入吹哨者条款;教育部鼓励各大学法律系增设原住民族相关课程;劳动部提供更生人就业协助等。

就法务部部分,法务部长蔡清祥指出,近半年的具体改革作为包括「今年5月完成各级检察署更名」、「一审判决后公开起诉书」、「提出『羁押法』与『监狱行刑法』修正草案」、「完成『加强犯罪被害人保护方案」修正草案」、「完成『国际司法互助』与『财团法人法』立法」、「修正『公职人员利益冲突回避法』」等。

司法院部分,司法院秘书长吕太郎指出,目前已建构大法官审理案件新制,回应各界对释宪业务公开透明的期待,同时完成终审法院大法庭制度之修正草案,确保终审法院的法律适用一致;另完成「国民参与刑事审判法」制定并送立法院审议,也完成「劳动事件法」草案,近期将尽速函请立法院审议。

另外,司法院也积极推动「金字塔型诉讼结构」,并修正「法官法」部分条文,完善法官个案评鉴制度,另强化诉讼外的纷争解决机制,建立多元管道纾减讼源,最后则是完成「犯罪被害人诉讼参与制度」草案与「防范刑事被告逃匿」、「少年事件处理法」修正草案。

最后,今天记者会中也预告了未来重点工作项目,例如法务部将推动行政签结制度的法律化、整合公、私部门的吹哨者法案,司法院将研拟终审法院公开播送与延伸法庭制度,而行政院各部会将研修政治献金法与警察法,并提升通译人员语言能力,解决司法实务多年来在语言上的困扰。

  • 行政院、司法院与法务部今说明司改进度,左起为司法院秘书长吕太郎、行政院政务委员罗秉成、法务部长蔡清祥。(记者黄欣柏摄)

    行政院、司法院与法务部今说明司改进度,左起为司法院秘书长吕太郎、行政院政务委员罗秉成、法务部长蔡清祥。(记者黄欣柏摄)

  • 行政院、司法院与法务部今说明司改进度。(记者黄欣柏摄)

    行政院、司法院与法务部今说明司改进度。(记者黄欣柏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