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校自招变化不小,比如取消文科、比例下降、优惠分降低、报名门槛提高等。其中一个新的变化引发关注,那就是很多学校要求测试考试体能。

这是教育部素质教育指挥棒在高校招生中开始发挥作用的体现,当体育提到一定的重要位置后,再不有所体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身体是一切的本钱,身体是1,别的都是0,只有身体这个1坚挺在前面引路,犹如一面旗帜,后面的0才越多越好。如果这个1弯下了,倒下了,变成0了,那再多的0也全部归零,失去了意义。

体育,就是为这个1的坚挺而设置的。教育部对学校体育课的重视已经提到了很高的高度了,纳入中考,所有学校必须参加过一次竞赛,增加体育课节数,设立大课间,等等,这些措施都是重视体育课的具体体现。

但是,现实中学校体育开展如何呢?说实话,并不怎么好,很多时候,只是到中考之前,才会强化中考四个项目的训练,平时的体育课,体育活动,可以说并不怎么正常。

学生喜欢体育课是无疑的,教育部门对体育又高度重视,按理说学校也应该很重视,上好体育课,开展好体育活动,为何体育课程落实的主体学校,反而激情不高,甚至有点消极怠工呢?

这是由现在的教育生态环境决定的,现在学校面对的现实是,学生只要有一点点的伤害,哪怕完全是学生自己造成的,只要地点在学校,或者地点不在学校,家长都会汹涌而至,到学校闹一闹,弄一笔赔偿款。

而只要事情发生了,学校基本上是跑不了的,在各方所谓稳定的施压下,息事宁人赔款了事,而最后的责任总是落到某个教师头上,总得找一只替罪羊的。

在这种学校无限责任教师责任无限的环境下,学校自然是谨小慎微,体育课不能不上,那就多安排一些安全系数高的诸如站队走步这类的内容,有危险性的,直接不安排,打球只打乒乓球,篮球排球足球,还是免了吧。至于运动会大多数学校是不敢开的,其它的体育竞赛自然也就免了。

就是课间活动,学校都是安排老师值班,学生除了上厕所,别的活动就别想了,怕出事啊,一旦出事,家长告状闹事,谁也受不了,预防为主。学生少活动不会出问题,活动多出事的概率自然也高,谁愿意没事找事呢。

但是,潮流是无法阻挡的,教育部对于学校的体育的要求,一定会逐步落到实处,教育的生态环境必须得到改变,否则,博弈还将继续下去,这对于学生,其实就是一种伤害,而这种伤害的根源就在家长身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