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童仪展、林玉婷】

【撰文=林玉婷】

东海大学食品科学系苏正德教授于2018年7月24日接受《食力》采访,回顾自强冠猪...
东海大学食品科学系苏正德教授于2018年7月24日接受《食力》采访,回顾自强冠猪油案至今4年来的心路历程。

一件食安事件引发社会与媒体集体挞伐,一场诽谤名誉官司却判处恶意报导的媒体无罪定谳。4年来,一位大学教授名誉扫地、被学校切割、家人身心受创,只因为他讲真话......。

一件让他人生骤然巨变的食安事件:2014年强冠猪油案

东海大学食品科学系苏正德教授于2018年7月24日接受《食力》采访,回顾发生在2014年9月中秋节前夕的强冠公司劣质猪油案。「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时,糕饼业也是倒了很多,强冠那时候正好遇到中秋节,糕饼业业绩几乎8成都在这时候,如果消费者恐慌就不买月饼怎么办!我一定要出来」。

当时使用到问题猪油制造月饼的糕饼业一夕间愁云惨雾、社会人心惶惶。苏正德为平息社会恐慌,先是出席了卫生福利部食品药物管理署(简称食药署)于2014年9月6日召开的记者会,会同辅仁大学食品科学系教授陈炳辉、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朱燕华、阳明大学环境与职业卫生研究所所长杨振昌等专家,向媒体说明,问题猪油含大量有毒物质的可能性不高,苏正德更从风险危害的角度说明,馊水油绝对不可供人食用,但对健康的风险必须同时考量「摄取量」,从强冠问题猪油的量推估台湾民众就算真的吃到,以食用量来说,每人每天最多也不过吃到33毫克,这样的食用量不易对人体造成健康危害(详细计算方式详见苏正德2014年9月10日声明书)。而当时媒体为了更便于沟通,便以「一滴油」代称。

一个设下陷阱的政论节目 将教授专业形象扭曲成丑角

「一天一滴馊水油无害」的标题随即铺天盖地被媒体大肆报导,社会舆论的焦点一夕间从黑心强冠转移到这个发出「惊人言论」的大学教授身上。记者会隔日起,媒体开始追逐苏正德,大量政论节目邀约他上节目。个性急公好义的苏正德在镜头前反复说明,若不慎食用到问题猪油,因为食用量少、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性低。

但大众不仅不接受,在他2014年9月8日上三立电视台《54新观点》节目时,主持人陈斐娟更直接端出问题猪油和猪肉松,当场问苏正德吃不吃。时隔4年后谈起这一段,对苏正德来说还是深刻入骨,「我真的非常生气,所有桥段都是设计好的!全部的名嘴轮番攻击我,当我要回应时,主持人就把我打断!」当时,为了证明自己所述的食用微量无害,苏正德就算明知眼前被设下陷阱,也还是吃了「而且不管我吃或不吃,都会被骂」。但这一吃,苏正德原本专业的教授形象,一夕间被媒体再制扭曲成这起事件中的丑角。

「黄光芹在节目休息时间时还跟我说,这是节目效果,平常我们还是可以当朋友!」苏正德想起这一段只能苦笑,「你把我当疯子看待,我还跟你当朋友?我是神经病吗?」

2014年9月8日,苏正德应邀上三立电视《54新观点》节目,遭主持人与名嘴围攻,...
2014年9月8日,苏正德应邀上三立电视《54新观点》节目,遭主持人与名嘴围攻,被要求现场吃下问题猪油和猪肉松。(图片来源:三立新闻网)

一则毫无查证的攻击性新闻 就能毁了一个人的名誉与家庭

隔日9月9日,「苏正德大口吞馊水油 爆教授兼评委『8年捞600万』」的新闻报导在三立新闻台播出。「因为我挂了阿娟(陈斐娟)继续邀我上节目的电话,结果三立为了修理我,就有了这则跟事实完全不符的新闻」苏正德表示。

苏正德担任政府标案的评审委员,8年来真的捞了600万吗?如果三立有所查证就知道,依「中央政府各机关学校出席费及稿费支给要点」规定,出席费上限为每案2000元。苏正德8年总共担任政府59案的评审委员,共领11万8千元。三立记者廖婕妤在没有任何人证物证的情况下,仅向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吴家诚电询问到一个模拟两可的答案「1件少则数千、多则数万元」,就迳自以每件10万元计算、再取整数得出600万的数字。

社会原本对食安不平的怒气全部集中倒在这个似乎是「强冠与马政府门神」的教授身上。三立新闻台这则毫无向政府单位查证、也未向苏正德求证的新闻,让苏正德的e-mail和电话几乎抗议声浪所灌爆,随后,东海大学发出切割声明,表明「苏正德教授个人专业的主张与见解,并不能代表学校的意见」,美国东海校友也连署认为苏正德严重毁损校誉,要求校方将其解聘。

当时庞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几乎要压垮苏家,儿子不平、多次在外为父亲辩护,妻子郁郁寡欢、断绝外界联系。2015年2月13日,苏正德控告制播600万新闻的三立新闻台总编辑陈雅琳、文字记者廖婕妤、摄影记者徐士庭及林伯燕等4人妨碍名誉,最后仅廖婕妤被起诉。

官司缠讼3年,没有请律师的苏正德,全程自己写诉状自己答辩,有不懂的问题时就请教同校法律系教授或法律顾问。最后,一审时士林地院依散布文字诽谤罪,判处廖婕妤拘役50日。尔后,三立电视提起上诉二审。2018年6月6日,台湾高等法院二审宣判廖婕妤无罪定谳,全案不得上诉第三审。

苏正德的妻子自事发后就忧郁症加重宿疾,于2016年8月昏迷入院、2017年1月逝世,等不到台湾社会还给苏正德一个公道。

鲜少跟媒体打交道的苏正德,只一次,就几乎身败名裂、家破人亡。

2014年9月9日,三立新闻台播出「苏正德大口吞馊水油 爆教授兼评委『8年捞6...
2014年9月9日,三立新闻台播出「苏正德大口吞馊水油 爆教授兼评委『8年捞600万』」报导。(图片来源:三立新闻网,原网页已撤下,上图取自BBS转贴之新闻截图)

食安寒蝉效应 再也没人敢说真话!

一个大学教授以他的食科专业出来说明,却成为媒体与社会攻击的箭靶,食安事件焦点转移至人身攻击。但,讲真话,有错吗?拿一个大学教授献祭,台湾食安环境有进步吗?

2014年强冠案后,台湾食安事件没少过,但是真正像苏正德一样跳出来、强力捍卫科学的专家学者,却几无二人。苏正德案例一出,专家学者大多为求明哲保身,不再敢出头,反正科学解释没人懂,记者听不懂也不想懂。

不过,当年被攻击成这样,问到如果再来一次、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还愿意跳出来说话吗?苏正德笑了许久之后说「好像还是会吧。不然怎么办,那个糕饼业那么惨」。

这就是苏正德,急公好义、有话不说不快。跳出来成了标靶,还可以说「我觉得这样不错啦,因为所有箭都射向我,当时事件很快、一周就结束了」。但再细谈到当时的心情「在一个职场里面如果被公司切割,这个人怎么活得下去啊,要不是我个性豁达、玩笑人间,不然我怎么办啊!」苏正德大笑著说。「相信我的还是相信我,我还好啦!」苏正德看似已然豁达,回头又述「要是不平淡看待,我就死掉了吧!」

台湾社会不信专业、只信会讲话的人

为什么大家不愿意听真话?因为台湾社会根本对专业就不信任,所以专业人士当然觉得白费唇舌,大众只信会讲话的人、会说毒害的人,而这些人就是会接媒体电话的人,会配合媒体效果的人。苏正德形容这是「麦克风抓狂症候群」,「这些名嘴从不讲吃多少、吃多久才会有害」苏正德叹「永远只会讲这个有毒、那个有害,敏感性体质的人吃多了,伤肝伤肾致癌、甚至会丧命」名嘴只需一套造句公式,适用于所谓的食安问题。

恐惧比科学更好行销,这是为什么再怎么努力辟谣,食谣言也终年不断的原因。可是,我们该任由恐惧的情绪被操控吗?如果不自己努力学著判断,当你知道得越少,就越容易被愚弄。

当整个社会都在骂媒体记者是「妓者」、「制造业」时,难道不是阅听人自己喂养出这样不用负查证责任、只需耸动标题就能骗点击和收视率的媒体吗?就是因为有人相信,名嘴才能光靠一张嘴、不用专业,就轻易成为新闻的消息来源。

4年了,问苏正德怎么看台湾的食安?「台湾的食安问题在名嘴乱讲、媒体乱报。把食安名嘴消灭掉,台湾食安问题就解决一半了!」

「图 / 食力提供」
「图 / 食力提供」

审稿编辑:童仪展

【延伸阅读】

●爱用「无毒」二字的业者 你确定这招还行吗?

●留校察看的2A级致癌物「丙烯醯胺」,到底可不可怕?

●专家解析食品添加物跟你想得不一样

【参考资料】

▶苏正德教授2014年9月10日公开声明书

▶中央政府各机关学校出席费及稿费支给要点(2017年12月27日新修正)

▶台湾高等法院刑事判决 107年度上易字第62号裁判书

▶苏正德教授2017年11月26日一审宣判声明

▶苏正德教授2018年7月13日二审定谳声明

内容来源=食力foodNext授权转载

食力粉丝团=食力foodNex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