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朱棣的皇位并非是顺理成章地继承而来的,而是通过靖难之役争夺而来的。但即使是朱棣都已经打到了南京,却依然有人不肯投降,其中作为兵部尚书的铁铉也就是誓死不降的一列人。

  铁这个姓在日常生活中是十分罕见的,由于人数排名三百名开外,因此该姓氏并未被《百家姓》记录在册。并且铁姓的来源非常广泛,不但源自春秋时期子姓,还有匈奴族、回族、满族等等其他少数民族的来源。

  在元朝时,由于蒙古的西征而带了许多的外族人来到中国,这些在中国生活了下来,也就慢慢地汉化了,那么自然也就要给自己取一个中文名。其中就有一个人由于他非常善于冶铁,因此他就给自己取名铁瑞,这一脉的铁姓也就这么发展了下来,而他就是铁铉的祖先。

  一直发展到铁铉这一代已经是明朝了,并且铁铉生于河南。铁铉自幼聪慧过人,在太学读书的时候就因卓越的成绩而被礼部看重,后来又担任都督府断事。而后来他也并未就此平平度日,有一次出现了一个令所有人都头疼的案件,没人能够提出解决之法,就在此时,铁铉通过冷静的思考立刻就给出了最为准确合理的判断,引得一众人的钦佩。

  而这件事自然也被当时的皇帝朱元璋所知晓,皇帝非常看重他的才能,便赐他“鼎石”的字。后来朱允炆继位,他又再次得到重用,升迁至山东参政。

  到建文帝二年时,朱棣兵临济南城下,曾用箭往城内递去劝降书一封,在收到劝降书以后,铁铉就用同样的方式给燕王朱棣回信,其信的内容则是《周公辅成王论》。之所以给燕王朱棣送去这样的一篇文章,是想借这个周公辅佐自己侄子的故事来告诫燕王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好好辅佐建文帝。

  朱棣眼看这铁铉是不会投降了,因此就下令攻城,不过由于铁铉负隅顽抗,因此济南城久久难以攻下,无奈之下朱棣就只好将其包围住。

  在济南城耗费了三个月的时间依然没能将其攻下,于是朱棣就开始想别的办法。他想到把黄河大堤掘开,然后引得河水灌入城中逼迫他们投降。考虑到百姓的生死,铁铉就决定诈降。于是他偷偷在在城门上放置了千斤闸,然后又派人高声痛哭“济南城要被淹了,我们都要死在这里了”。

  后来,就把城上的防具全都撤了,并且派百姓作为使者到朱棣面前投降说:“现在的朝廷奸臣当道才逼得您这样冒险奋战,您是太祖的亲儿子,而我等都是太祖的子民,其实我们的心里都是向着您的。但是我们济南人对于这些兵刃都很害怕,怕大军一进城就把我们这些无辜百姓都杀了,因此能不能请您的大军退到十里之外,就您一个人入城,我们都会恭迎大驾的!”听到百姓的这番话,朱棣并不知道这是引诱他的计谋,心中还甚是开心。

  只要得到了济南城,朱棣就即将能占领整个中原了,这么想着,他也马上让自己的士兵们都开始往外后撤,而他则只带了几个护卫士兵进城。他刚一进门,就听到城头的士兵们高呼“千岁到”,但城门上的千斤闸也突然落了下来,一下砸在了他的马头上。知道自己的中计了,朱棣立刻就换马掉头,这才捡回一条命。

  燕王被欺骗以后非常生气,就立刻派遣重兵将济南城团团围住,铁铉则趴在城头上对着朱棣一顿臭骂。朱棣勃然大怒,立刻就疯狂地用大炮攻城,眼看城就要被攻破了,铁铉急忙拿出了朱元璋的画像挂在城头上,又亲自写了一大堆朱元璋神主灵牌把它们都放在垛口,这样燕王就不好继续向济南城开炮了,城就这样被保住了。

  而此时铁铉又突然派出一队人马去突袭燕王的军队,并且取得了成功。朱棣虽然生气,但是却想不出其他的办法了,姚广孝便提出建议,等到回了北平以后再想办法吧。于是包围在济南城外的燕军便撤离了,后来的南伐也都不敢打济南的主意。

  一四零二年,燕王绕过了济南,一路南进,最后攻占南京。夺取帝位以后,他又回去攻占济南城,但此时的铁铉依然是死死防守着,不过最后还是因为敌众我寡而被攻破了。

  济南城被攻破以后铁铉被生擒了,面对朱棣他却依然坚定自己的立场,后来朱棣实在是对他愤怒到了极点,就生生地割下他的耳朵和鼻子,还将其煮熟逼迫铁铉吃下去。即使是这样,铁铉依然不向朱棣低头,最后就被折磨死了。

  而铁铉的全家都未能得到善终,他父母被发配海南,长子充军,次子没为官奴,妻子和年仅四岁的女儿则被发配到妓院。

  尽管朱棣对于铁铉恨之入骨,但却还总是对朝中大臣赞叹他的忠义。而直到明神宗初年,则修建了铁铉等七位当年的建文忠臣的庙宇。

  而关于铁铉所遗留的后人,据说长子隐匿马家改名换姓,后来在明仁宗的诏令下才得以移居偃师铁村,自称汉族。而次子则逃至沈阳,自称回族。现在铁铉的后代则分布中国山东、湖南、河南、宁夏、台湾、新疆、陕西、云南等各个地方,汉族回族皆有之。

  参考资料:

  【《明史·铁铉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