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振濂在《書法研究的基本範疇》說:“趙孟頫的藝術水平是高的,但元代另有一位書法家水準或許還在他之上”。

李倜代表作《文賦跋》

陳振濂先生評其所見陸柬之《文賦》後面的李倜題跋說:“在強調晉韻感方面,應該說是遠勝於趙孟頫而登堂入室”。“至於趙鬆雪,雖號稱是大王以來一人而已,但熟則熟矣,至於對晉韻的理解力,特別是在表現用筆動作若有若無的微妙感覺方面,也還是不能望李倜項背”。

李倜(約1250-1327後),字士弘,號篔嶠,一員嶠真逸,太原人,官宦子弟。好學博洽,以好書名天下,稍暇則取晉右軍王羲之書縱筆擬爲之。一生“擬晉”的李倜與趙孟頫交往甚密,趙爲李父寫過墓誌銘,而且又是同僚集賢院,他倆可以說亦師亦友的關係。

李倜其人《元史》無傳,從一些零星的書畫著錄中,我們知道他善墨竹,富鑑藏,且"文章爲當世所重",其書法是力追晉人風致,以瀟灑雅逸擅譽於世,不但書風尚晉。連書房諸景緻擺設也無不是地道的晉韻雅緻。

那麼,陳振濂教授的說法正確嗎?

雖然李倜在年齡上長趙孟頫幾歲,但在書法上面,趙無論資歷還是聲望,都遠遠高於李。偈傒斯有言:“李士弘平生好臨帖,每作一紙,必求趙公跋。”可見李視趙爲老師。

在“晉韻”方面,俠客認爲陳教授所非妄語。縱觀李倜書法,雖然沒有趙孟頫的嚴謹,但在晉人灑脫、風流上,李倜明顯技高一籌。

那麼,作爲老師且六體皆善的趙孟頫難倒真不及李倜?非也!

那是因爲趙孟頫有自己的小算盤,趙認爲:

晉人書法瀟灑,但形體過散;而唐楷整齊嚴謹,但過於拘謹。而李邕書法參差錯落,疏密得當。趙孟頫晚年出唐入晉,揉入李邕筆意,遂成一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