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好課的標準是什麼?

從發展性教育的角度出發,好的課堂教學的基本特徵就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目標: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根本宗旨

基礎目標:指國家頒布的課程標準中所確定的學生必須掌握的學科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及基本學習能力和相應的思想品德。 ⑵提高目標 主要表現為學生的主體發展。主體性發展目標主要包括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三個方面。主體性強的學生不僅表現出強烈的創新意識,而且具有創新思維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 ⑶體驗目標 好的課堂教學注重通過教師與學生間的情感交流形成民主和諧課堂教學心理氣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創造或成功的心理體驗,感受生活的樂趣和愉悅。

(2)教學內容:科學合理

教學內容是課堂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好的課堂教學的教學內容具有如下特徵:

教師正確理解並根據學生的實際發展水平和特點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確定重點和難點,精選具有基礎性、範例性和綜合性的學科知識。

內容具有挑戰性,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

重視教學內容的文化內涵,體現科學性、人文性和社會性的融合。

關注教學內容的實踐性,密切聯繫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實際。

(3)教學策略與方法:學生主動地學習

現代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強調通過學生的主動學習,促進學生的主體性發展。

(4)教學能力:良好的教學基本功

教師較強的教學能力也是好的課堂教學的重要特徵。教師的教學能力表現在:

⑴課堂駕馭能力 ⑵實踐操作能力 ⑶語言表達能力

現在常常提的「以學生為本」或「以學生為主體」,你怎樣理解?

學生是一個民族傳承的希望,是一個國家繼續生存、發展的靈魂所在。很簡單地打個比方,如果一顆正在茁壯成長的大樹,突然之間,中間斷了一節,您說會怎麼樣?以學生為本,其實說的就是傳承,接力棒需要有人接的,如果只有第一個,而沒有第二個,那會是怎麼樣?

京州教育:【教師資格面試】結構化問答真題分析?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