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須知:以下內容懶人都需要知道

初入指數基金定投的朋友,基本都聽說過這個在基金定投中非常有名的「微笑曲線」。然而,就筆者認為,銀行、基金公司、券商、公眾號、各類大v等在指數基金定投的宣傳中,過於強調和刻畫了「微笑曲線」的「神奇」。容易使讀者陷入指數基金定投穩賺不賠的誤區,今天,拱卒定投就客觀的為大家解釋一下「微笑曲線」。

什麼是微笑曲線?(懂得請跳過)

一般來說,我們見到的微笑曲線通常是這樣的。

這樣的

或者這樣的

現在你知道了,要形成基金定投的微笑曲線要經歷四個階段,開始→虧損→收益→最終收穫

「微笑曲線」是指投資者在股市下跌時仍堅持基金「定投」,待股市上漲至「止盈點」時贖回,那麼投資者的獲利結果不但會優於指數表現,而且通常情況下比在股市上漲時開始投資基金獲得的收益還要高。

如果將每一個定投扣款日的基金凈值與最後獲利瞭解時的基金凈值用曲線連接起來,就形成了一條兩端朝上的弧形,弧線的形狀就像人的笑臉,這就是基金定投的「微笑曲線」。

攤低成本,只是一種理想狀態

不少人認為,「微笑曲線」的關鍵在於攤低成本。如果你能結合「越跌越買」的理念和自己「定期不定額」的操作技巧,你甚至能在熊市中,通過定投不斷使自己的籌碼越來越便宜,但是請注意,這個越來越便宜是針對你拿到的第一筆籌碼價格

假如你在第一次就把全部資金買入了籌碼,在這種情況下,你當然是擁有了更多的籌碼。這就是大家口中攤低成本的由來。

攤低成本的作用如何體現呢,請看下圖。

一句話:指數不必回到定投的起始點就已經回本進入盈利狀態。

那假如微笑曲線不微笑呢?

我們都知道市場走勢無法預測!市場走勢無法預測!市場走勢無法預測!

也正是因為市場走勢無法預測,我們才選擇了指數基金定投。

那假如微笑曲線不微笑呢?(要不我們自己創造個哭泣曲線?)

自推行拱卒定投以來,得有機會與越來越多曾經的小白交流,我才發現這個在老手看來十分可笑的哭泣曲線,恰恰是很多小白的基金投資者、股票投資者的必經之路——追漲殺跌

上圖的哭泣曲線說白了不就是在追漲殺跌嘛!

所以我很反感別人大肆宣揚「微笑曲線」,這感覺就像是在變相說指數基金定投是「穩賺不賠」的無腦投資一樣!

可是為什麼我又說在一個「老手」看來這個哭泣曲線十分可笑呢?

拱卒定投之所以推薦大家投資指數基金定投,是因為指數基金定投是否盈利取決於點,而這三點正是一個「老手」所能把握的——市場行情、個人交易系統、個人投資心態

從市場行情來看,我大天朝雖然經濟增速在減緩,但總體仍在增長,國運和整體市場行情未來3-5年,發生意外的可能性很小,也是「買指數及買國運」的依據來源。

從交易系統來看,投資者應當有能力對所要投資的指數進行估值判斷,有構建持倉的計劃,面對下跌和上漲用採用什麼策略,所謂的無腦定投不是真無腦。

從個人心態上來看,指數基金定投絕對是一件一旦接觸就伴隨半生的投資,且其投資週期至少1年,正常則為3-5年,可以說定投會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那麼心態上自然不言而喻。

所以,作為一個老手,市場行情無法預測,我們做兩手準備,市場下跌,我們保持好投資心態,等待不會缺席的「微笑曲線」。市場長期上漲,我們不是不會買,而是越漲買的越少,等從估值指標上進入高估,我們就徹底停手買入,相反開始根據個人交易系統的止盈策略賣出,雖然我們不會賣在牛市頂峯,但至少我們躲開了後續的熊市且獲利良好。從另外一方面講,當市場進入牛市後,我們還可以通過股債輪動等手段來面對市場上較少的低估品種,防止投資資金「無處安放」,當然這是後話了。

不會缺席的「微笑曲線」?

微笑曲線的另一個炒作叫「微笑曲線可能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這句話的意思是,總有一天會漲回來的。(廢話!)

拋開廣告效應和雞湯作用,拱卒定投想通過微笑曲線的「遲到」,跟大家聊聊指數基金定投的週期問題——你真的等得起遲到的「微笑曲線」嘛?

我們以3000點這個中間數據作為定投起點,來看看從2005-2017的定投結果如何?

上圖一共出現3次微笑曲線,2次哭泣曲線:

①2008年6月至2009年7月,週期1年;

②2010年4月至2010年10月,週期0.5年;

③2011年4月至2014年12月,週期3.5年;

④2007年3月至2008年6月,定投上證指數收益率-26.75%,週期1年,2009年7月回到持平狀態,歷時2.5年;

⑤2014年12月至2015年8月,定投上證指數收益率-18.83%,週期1年;到2018年間基本回到持平水平,歷時3年以上;

這正是為什麼拱卒定投堅持,想要從事指數基金定投的投資者,必須有把投資週期放在一年以上的覺悟

越跌越買不是勇敢

指數基金定投常說「越跌越買」,在微笑曲線上就表現的淋漓盡致。

下圖是雪球上一位投資者按照「定期定額」的策略的購買表現。

假設我們從第1期開始定投,這時基金價格從8元開始呈線性下跌,在第4期時跌至最低點2元後,又呈線性上升,至第7期完全漲回到下跌初期的價格(下圖中的橙色V型曲線為價格曲線)。

我們在基金下跌途中每期都投入1000元,開始的時候隨著行情的下跌必然是虧損狀態,那我們什麼時候開始盈利呢,當然不是價格漲回到原來價格的第7期,而是在價格剛開始回升的第5期(紅色箭頭處)便已經開始盈利。(藍色曲線為基金份額平均成本曲線)

那麼如果按照「越跌越買」的思路,採取「定期不定額」的策略,整個持有成本將會更低。這意味著什麼呢?

攤低成本。從圖表上,我們會更接近「谷底」,所有投資者的夢想無非就是買在谷底了,而我們的做法會使我們不斷靠近谷底。

減小波動。我們將通過定投讓整體倉位的成本趨於一個跟隨大盤的均值上,減小短期的波動幅度。

心態優勢。一旦市場震蕩或者開始上漲,我們很快就可以從質疑基本面的處境中走出來,這對十分關注每日、每週漲跌幅的朋友來說是個很好的消息。

所以,越跌越買是一種看清了指數基金定投原理的投資策略,無關勇氣,無關魄力。我們拱卒定投的很多朋友喜歡戲謔的稱自己為護盤使者,因為別人跌了再拋,我們再買,是我們拖住了大盤。我很喜歡這種與主流不同的交易態度,他使一個人變得更好,而不是更暴躁、更易怒、更歇斯底里。

結論

1. 微笑曲線就是一種普通的市場走向,不要神化他,他也不能證明無腦定投一定盈利。

2. 當我們有幸在微笑曲線的左側時,最好輔以「越跌越買」的定期不定額策略。他會起到攤低成本、減小波動、心態優勢的作用。

3. 歸根結底,指數基金定投者是否盈利還是要看市場行情、個人交易系統和投資心態。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