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卡林(George Carlin)是誰?


美國單口喜劇界泰山北斗級的人物。之所以被稱爲「泰斗」,一是年齡,二是地位。


論年齡,老爺子在2008年去世的時候,已經71歲了,基本一輩子都奮鬥在單口喜劇的第一線,見證了整個美國單口喜劇的發展歷史。


論地位,他也是無可超越的存在:2004年,美國喜劇中心(comedy central)列出了一百個最偉大的單口喜劇演員,喬治·卡林排在第二名。2017年,滾石雜誌做了一個榜單,列出史上最偉大的五十個單口喜劇演員,也是排第二名。


很少有演員能夠像喬治·卡林一樣,影響了喜劇屆中如此多的後輩。你可能更熟悉的一些單口喜劇演員,比如克里斯·洛克(Chris Rock),宋飛(Jerry Seinfeld),路易CK(Louis C.K),吉姆·傑弗里斯(Jim Jefferies),都明確對外界表達過自己受過喬治·卡林的影響,更不用說那些受到間接影響的人。


他語速很快,但口齒清晰,講話的節奏抑揚頓挫,就像音樂一樣。在他的演出裏,觀衆一般就兩種反應,要麼小聲地笑,甚至是寂靜,要麼就突然爆發,開始歡呼鼓掌。聽他的專場不一定能保證你很開心,但一定聽的你爽。


他是「硬核喜劇」的代表,因爲段子最大的特點就是具有很強的批判性。從美國文化、語言,到政治、宗教等等,看什麼不爽懟什麼。


在毒舌“老憤青”的面具下,其實,喬治·卡林一直是以一個反權威,反主流的鬥士形象存在


講述 | 周奇墨

單口喜劇演員

看理想《十大單口喜劇專場》主講人

(文稿經編輯)


01.

懟點一:英雄主義情結


喬治·卡林的第14個HBO單口喜劇專場 It's bad for ya(《這對你不好》),是喬治·卡林人生中的最後一個專場。


在專場播放後不到四個月,老爺子就因心臟衰竭去世了。


俗話說,薑是老的辣,酒是陳的香,這個專場是喬治·卡林藝術生涯的集大成者,獲得了當年格萊美最佳喜劇專輯。


這場專場與以往的喬治·卡林不同,他稍稍褪去了老憤青的犀利,添了一絲柔和,比如開場講到自己上了年紀的生活是什麼樣子,而在此之前,他幾乎不怎麼講自己的私人生活。



專場標題“it's bad for ya”,翻譯過來就是“這對你不好”,這句話喬治·卡林在整個專場中講了好幾次:it's all bullshit,and it's bad for ya,所以相當於整個專場的主題。即便不認識他,光看這個標題,就能知道他毒舌批判的風格。


剛開始喬治·卡林上臺以後,觀衆開始歡呼,一般情況演員都會享受這種歡呼,直到觀衆平息下來纔開始講話。但是喬治·卡林等觀衆歡呼了一會以後,就指指自己的手錶,表示該差不多了,時間有限。


然後他開口的第一句話就是 “去你媽的阿姆斯特朗”。



阿姆斯特朗(Lance Armstrong)大家可能知道,美國著名的自行車運動員,環法七冠王,在錄這個專場的時候,他服用禁藥的事還沒有做實,還是無數美國人心目中的英雄。


這就相當於一箇中國的單口喜劇演員,上來第一句話就是:“去你大爺的姚明”,或者“去你大爺的劉翔”,觀衆肯定會先愣在那,不知道這個演員在幹嘛。


而喬治·卡林不光罵了阿姆斯特朗,還罵了美國著名的高爾夫球運動員泰格·伍茲(Tiger Woods)。罵完以後,觀衆也是給出非常熱烈的迴應,這是爲什麼呢?



首先,喬治·卡林的“老憤青”形象,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從他嘴裏說出什麼,大家都不會意外,這是前提。最主要的是,這個段子迎合了美國人心裏的“反英雄情結”


什麼是反英雄情結?


平時媒體上總愛塑造一些過於偉大光明正確的人物,比如阿姆斯特朗和泰格·伍茲這樣的人,是多少人成功的榜樣。但是他們被塑造得太完美了,說出來都是優點,沒有缺點,已經不像一個血肉之軀的人,身上有了一層神聖的光環。


這種神聖性當然有好的一面,是人性的榜樣。但是也有壞的一面,一旦這種英雄形象崩塌的時候,其實帶來的是大家信仰的崩塌,是對媒體、對世界的懷疑,反而帶來更大的傷害。


比如,阿姆斯特朗後來被查出服用禁藥,令多少人難過甚至憤怒。在中國也是一樣,如果一個明星在熒幕前的人設,總是被塑造的知性文雅,一身正氣,一旦爆出出軌醜聞,就再難以翻身,大家也難以對娛樂圈的各位明星產生信賴感。



所以,反英雄情結,就是一種想打破神聖性的衝動,把一個神聖的人或者概念,從高高在上的神壇,拉低到可以平視甚至俯視的角度,讓大家可以批評他,重新審視他


漫威電影就深諳大家心裏同時存在着英雄情結和反英雄情結,所以它既有美國隊長、金剛狼這樣“偉光正”的人物,又有死侍、毒液等等這樣遊離於正義與邪惡之間的人物。


02.

懟點二:宗教


喬治·卡林有一個關於宗教的特別有名的段子,在另一個叫“你們都病了”(you are all diseased)的專場裏,他說,“這個世界上最扯的胡話就來自於宗教”,然後觀衆開始歡呼。接着他說:



爲什麼喜劇演員都偏愛談論宗教?


一是抨擊宗教是喜劇演員的政治正確。


根據我看專場的直觀感受,大部分演員都是無神論者。因爲宗教對於人的精神世界有很多限制,而作爲一名單口喜劇演員,最難以忍受的就是被規定應該怎麼想,不應該怎麼想,喜劇演員做的就是換個角度看問題,去打破禁忌


二是宗教確實給喜劇演員提供了很多素材。


比如聖經上的很多說法很古老了,有些東西你讀起來會很荒謬。一個諾亞方舟裝滿了世界上所有的動物,怎麼可能。英國有個演員叫Ricky Gervais,就曾經在臺上放着PPT,吐槽諾亞方舟,效果非常好。


Ricky Gervais吐槽諾亞方舟的專場 | youtube


再比如天主教神父的各種性侵醜聞,在這些認爲宗教虛僞的演員眼裏,是最好的素材。很多演員都講過神父孌童的段子,這已經成爲了喜劇圈的一種日常吐槽。


在喬治·卡林的這個專場裏,宗教話題總是跟政治結合在一起,比如他先是提到了權利的問題——


“大家都在說權利,你有什麼權利,我有什麼權利,權利本來是不存在的,是想像出來的,就像三隻小豬或者皮諾曹一樣。”



接着他又說:


“如果你認爲你有權利,那我問你,權利從哪來?有人會說,來自上帝,天賦人權。我的天,又來這套,又拿上帝當藉口,一旦人類有什麼問題沒有答案,就想到上帝,所有解釋不了的東西都來自上帝。我個人覺得,如果你的權利來自上帝,他會每天吃食物的權利,給你住房的權利,上帝會一直照顧你。”


喬治·卡林講的對嗎?權利是不是上帝給的?或者是人生下來就自帶的東西?畢竟大家都聽說過天賦人權,美國當年的獨立宣言中說: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美國著名的律師艾倫·德肖維茨(Alan Dershowitz)寫過一本書《你的權利從哪裏來》,這位律師是當年家喻戶曉的“辛普森殺妻案”中辛普森的辯護律師,也是哈佛大學的法學教授。


艾倫·德肖維茨(Alan Dershowitz)

黃煜文 譯,北京大學出版社


他的觀點跟喬治·卡林一樣:權利不來自於神。


因爲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宗教,基督教也只是衆多宗教的一種,如果權利是來自神的話,到底是哪個神?權利也不是自然賦予的,因爲自然是中性的,不帶有主觀價值觀傾向的。


那權利到底來自哪呢?他認爲,來自人類的經驗,尤其是那些慘痛的經驗,那些巨大的錯誤。


每當人類經歷了巨大的錯誤,有了慘痛的經驗以後,就想避免再發生這樣的錯誤,於是人們就逐漸建立起對於權利的約定。


我們今天很多理所當然的權利,最開始都是不存在的,都是經歷了漫長的過程爭取來的,比如英國當年貴族和教會的權利,是通過逼迫國王簽署大憲章得來的;八小時工作制的權利,是工人通過罷工遊行得來的;一些國家同性戀結婚的權利,也都是通過遊行、公衆輿論爭取來的,這些權利在最開始的時候沒有人賦予我們。


03.

懟點三:美國人的愛國主義


懟完英雄主義和宗教,“老毒舌”又開始懟起了美國的愛國主義:


他先是分享了自己的經歷——“有天我看見一個人的車上貼個標語,‘我是美國人我自豪’,這TM是啥意思?”


隨後,批判起民族主義:我從來不理解民族自豪感或國家自豪感。因爲對我來說,自豪應該來自於你自己取得的成就,而不是來自意外或者生下來就有的東西,成爲愛爾蘭人又不是一項技能,只不過是基因上的偶然,沒有人會說“我5英尺11英寸我自豪”,或者“我容易得腸癌我自豪”



熟悉美國文化的聽衆可能知道,美國人的愛國情懷非常強的,一點不比中國人差。


有的美國人車上會貼着星條旗的磁貼,或者像喬治·卡林說的這種標語。在美國幾乎所有的體育賽事之前,都要升國旗奏國歌,大家都要起立,右手撫左胸,面對國旗。還有在一些集會上面,突然就齊聲高喊USA!USA!只要談到任何美國偉大的地方,或者讓人振奮的消息,只要戳到點了,都可以喊。


這麼愛國很多原因,舉兩個方面:一個是美國是注重愛國主義教育的。


美國公立學校的學生,每天早晨上課前都會全體起立,右手撫左胸,面對國旗朗誦一段效忠誓詞(Pledge of Allegiance),“我宣誓效忠國旗和它所代表的美利堅合衆國。這個國家在上帝之下,統一而不可分割,人人享有自由和正義的權利。”而且還曾經有學校因爲學生拒絕念這個效忠誓詞而把他趕出學校的情況。


更深層次的原因,不是因爲宣傳和教育,而是一種政治性的愛國主義。


世界上多數國家的愛國主義,是基於對本民族或者本民族文化的熱愛,而美國作爲一個移民國家,民族和民族文化並不能作爲愛國主義的基礎,那拿什麼做基礎呢,就是共同的政治理念,比如自由,民主,分權與制衡等等。


可以說,從立國開始,美國人就有一種政治上的制度優越感以及道德優越感,因爲他們乾的事,之前沒有人幹過,或者幹成功過,爲自己這種組織共同體的方式而感到自豪,也尊敬那些爲這個共同體獻身的人,比如對於老兵是極其尊敬的,每年五月份的陣亡將士紀念日都有很隆重的紀念活動。


04.

粗俗段子下包容的文化


但是不管美國人怎麼愛國,對於所謂不愛國言論的包容性很強的,這也是爲什麼喬治·卡林能在臺上講出這樣批判性的段子。


曾經有個美國左派,在市政廳前當衆把國旗給燒了,被捕,官司一直打到聯邦最高法院,最終判處這個人無罪,其中一條經典的判詞就是“國旗保護那些蔑視它的人”,恐怕這也是美國人愛國的一個理由吧。


喬治·卡林經常批判美國的一些俗語,諺語,套路化的說辭,主要因爲這些話虛僞,荒誕,而且說這些話的時候根本不過腦子。舉了兩個例子,比如在一個人去世之後,兩個認識這個死者的人在街上就可能有這樣的對話。

“嘿,你聽說了嗎,Phil Davis死了。”


“Phil Davis?我昨天還看見他了。”


“是嗎,有個毛用啊,他還是死了啊,你看見他也不能讓他的癌症緩解啊,沒準還讓他加重了,可能就是因爲你Phil Davis才死的,你良心怎麼過得去!”


第二例子就是某人去世之後,會有人對他/她的配偶說,“如果有任何需要幫忙的地方,任何事,儘管開口。”


喬治·卡林便開始吐槽:”你能幹啥,起死回生嗎?你以爲你在寫新約嗎?(聖經新約裏記載耶穌讓死人復活。)你知道如果以後再有人說這種話,你該怎麼辦嗎?你該說‘好啊,那你週末過來吧,我的車庫需要刷漆了,把皮搋子也帶上,樓上的馬桶堵到溢出來,滿地都是屎,你開着拖拉機來?太好了,我家農場正好需要平整一下。帶把鋸,再帶把鎬,你就等着幹活吧’。他不是想幫忙嗎,行啊,那就讓他幫啊。”


年輕時的喬治·卡林


其實,喬治·卡林最開始也是在電視上油頭粉面、西裝革履地講乾淨的段子,那個時候的演員都那樣。


但是喬治·卡林非常聰明,覺得自己講這些沒啥意思,跟所有人都一樣,太普通了,沒有啥大出息,後來開始尋求轉變,所謂的差異化競爭。


首先在穿着上,他脫掉西服,開始穿破舊的牛仔褲和T恤,留着長頭髮和鬍子,還帶耳釘。演出的地方,也不去傳統的表演酒吧了,而是去年輕人常去的咖啡館。



爲什麼?時代不一樣了。當時60年代末70年代初,正是美國反文化運動、反越戰運動最興盛的時候,那時候社會思潮的主力是年輕人,是大學生。


大學生喜歡什麼,當然是牛子褲T恤的形象,常去的地方也不是中年人的酒吧,而是可以跟朋友談論思想的咖啡館。


喬治·卡林當時非常明確自己的受衆就是年輕人,再加上開始講一些題材新潮、反叛的段子,比如大麻、避孕藥等等,一下就受到年輕人的巨大歡迎。


早年最有名的一段表演就是 “Seven Words You Can Never Say on Television”,七個你永遠不能在電視上說的詞。不翻譯了,反正都是髒話。


其實並不是官方真正禁止的七個詞,只是爲了喜劇效果。但是這個段子在社會上掀起了不小的風波——


首先是有一次他在臺上表演完這個段子之後就被抓了,理由是“語言低俗,擾亂公衆秩序”,不過後來他又無罪釋放了。


但隨後一家電臺在下午時段播了喬治·卡林類似飆髒話的段子,正好一個父親帶着15歲的兒子開車,聽到了,投訴到了FCC(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說下午兩點鐘放播放這種東西,太不合適。


FCC就對這家電臺說,禁止你們播這麼低俗的內容,結果電臺反問你憑啥,你這樣違反了《憲法第一修正案》,也就是“人人有言論自由的權利”,隨後開始上訴,最後官司一直打到最高法院。


要知道,最高法院不是什麼上訴案子都接的,往往是有關政府或者立法機構是否違憲,具有重大社會意義的案子才接。結果最後裁定FCC以後有權力決定電臺裏的什麼內容低俗,什麼內容不低俗,並加以管制。


不過後來最高法院又補充規定,放低俗的內容可以,但是只能在晚上十點至早晨六點之間的這個時段,這樣就不會有孩子收聽了,美國一些含有成人內容的節目都放在深夜,就是從這來的。這件事情也讓喬治·卡林名聲大噪。


曾經有人採訪喬治·卡林說,你已經功成名就了,爲什麼還要講呢?


喬治·卡林的回答是:你不能跟畢加索說啥時候把刷子放下來,藝術家總是有一個方向的,總是在路上,不斷挑戰自己。


這就是喬治·卡林。


……


“每一個刻薄的人心裏,

都住着一個失望的空想家”



*本文整理自看理想節目《十大單口喜劇專場》,主講人周奇墨是國內優秀喜劇品牌“單立人喜劇”的核心演員,《今晚80後》卡司、2017年中國職業脫口秀大賽冠軍、脫口秀喜劇界冠軍,也是中國最早接觸、關注、從事單口喜劇的一批人。在這檔節目裏,不止以幽默的方式帶你瞭解笑的原理和單口喜劇創作的心路歷程,更重要的是,這是一檔能讓你從單口喜劇角度窺探美國文化現象,拆解東西方思維方式的異同的節目。


現實都這麼殘酷了,讓我們好好笑一會兒吧。 


👇

瞭解更多「單口喜劇」故事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

 音頻編輯:夏夏 

內容編輯:提圖



轉載:請微信後臺回覆“轉載”

商業合作或投稿[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