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皇帝最害怕的並不是將軍反叛、民間起義,而是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由於古代的科技並不發達,所以對於自然災害,古人根本是是束手無策。

  自然災害也分三六九等,最讓百姓害怕、朝廷頭疼的便是蝗災了。

  唐玄宗年間,山東爆發了一場蝗災,這讓本來就收成不好的老百姓更加活不下去了。面對鋪天蓋地的蝗蟲,當地官員立刻上書向朝廷求救,希望能夠立刻撥下糧食,渡過難關。

  然而,本來應該意見統一的一件事,唐王朝卻爆發了一場大爭吵,官員們分成兩派,一方認爲應該立刻撥下錢糧救災,另一方則是以宰相盧懷慎爲首,他認爲蝗蟲是蝗神不能傷害他們,殺太多對唐王朝的統治不利,不如餓死百姓了事。

  看到這裏,相信很多人會認爲宰相盧懷慎是個大奸臣,但恰恰相反,盧懷慎是當時有名的清官,從不貪污吃回扣,在他的治理下,當時唐朝的貪官數量銳減。

  那麼問題來了,盧懷慎既然是個貪官,爲何還要餓死百姓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爲盧懷慎出身名門望族,范陽盧氏。從生下來便是錦衣玉食,後來更是通過家族勢力入朝爲官,根本沒有到基層工作的經歷。

  在他看來,民間爆發蝗災根本不是什麼大事,反而是如果殺掉太多蝗蟲,可能會得罪蝗神,這對唐朝的統治不利。看到這裏,筆者不禁感慨,基層工作還是非常有必要的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