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安史之亂的發生原因,歷史學家有很多觀點,其中有些可信,而有些確實想當然了。

其中一種觀點認為是土地兼并,貧富差距擴大導致的。這種觀點就是想當然的把其它因為農民起義導致滅亡的朝代給硬按到了安史之亂上了!

即便到天寶年間開始出現土地兼并,也絕不會太嚴重,天寶年間是唐朝國力最巔峰的時期,老百姓絕對不至於吃不飽飯而造反,最主要的表現是安史之亂完全是安祿山史思明挑起的,不是農民起義挑起的!甚至在最危機時刻都沒有發生農民起義趁火打劫的情況,這充分說明當時百姓吃得飽穿的暖,對政府很支持,不願意發生動亂,所以說土地兼并及百姓對政府的不滿導致安史之亂完全是不存在的!

個人認為安史之亂的發生有一定的必然性,也有很大的偶然性。

首先唐朝連續幾代皇帝都特別好戰,特別喜歡開疆拓土,對開疆拓土對外征服的將領進行高官厚祿的賞賜,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各地將領瘋狂對外征戰,賺取軍功,名利權三收!實在找不到敵人的將領為了軍功甚至私下裡故意挑起和鄰國他族的矛盾,實在找不到開戰的理由甚至捏造虛假信息栽贓陷害他國,比現在美國還霸道不講理!

持續的作戰和獎賞鼓勵,必然導致邊鎮將領實力的強大和戰力的提高,長期的作戰也非常利用將領加強對部屬士兵的控制,形成一個個只聽從將領信服將領的團體派系,而派系從來就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榮的,這就讓安祿山史思明有效掌控了大量有戰鬥力的軍隊,為他們以後的安史之亂創造了基礎和資本,也有了底氣來造反!

另外,唐朝為了保證邊境地區節度使的戰鬥力,減少糧草轉運負擔,保證軍隊供給,在部分邊境節度使給予了腹心節度使所沒有的龐大權力,哪就是節度使可以就地征糧!軍民財政一人獨攬!這樣的制度下想不發生潘鎮割據坐大都不可能!

這些都是發生叛亂的有利條件,但絕對不是主要原因!最直接導致安史之亂的原因很簡單,沒那麼複雜,僅僅是權力鬥爭!

楊國忠為相後極度仇視安祿山史思明,斗的不可開交,嚴厲打壓安祿山史思明,而唐玄宗又非常寵信楊國忠,即便安祿山掌控大量軍隊,但是和掌控朝政受到信任的楊國忠相比依然沒有勝算,隨時性命不保,對於安祿山史思明來說,聽天由命已經是死路一條,造反博一下賭一賭還有可能勝利!

安祿山和岳飛的遭遇有點部分類似,都是能征善戰掌握了大量軍隊,都是受到了朝內政敵的政治打壓迫害,也都被當時皇帝所默許!失去了最大的靠山!區別只是忠君愛國思想的不同和對軍隊掌控力的不同!

安祿山身為異族,也沒有受過系統完整的忠君愛國思想教育熏陶,皇帝對楊國忠的偏袒也讓他失去了信心和唯一依靠,他也不在乎戰爭是否把國家打個稀爛,自己都快死了哪管他洪水滔天,先保自己命反了再說!而岳飛卻從小受過嚴格的精忠報國教育,內心排斥造反,最重要的不是是他多麼的忠君,而是他特別愛國,當時南宋面臨北方強敵,以舉國之力才能對抗,如果自己帶領精銳軍隊返回打內戰,北方強敵必然趁虛而入!很大的可能性是雙方兩敗俱傷然後被北方強敵所滅!所以他選擇犧牲自己保全北方防線的穩定!另一方面他也無法像安祿山一樣絕對掌控軍隊,糧草也不像安祿山那樣可以自己保障!所以安祿山選擇了一條和他不同的路!

另外安祿山敢造反還有一個有利條件增加了他對造反成功的希望,安祿山史思明戰力隨強,但是和整個唐朝龐大的軍隊強大的戰力相比依然差的太多!可是唐朝實行重外虛內的國防部署,大量戰鬥力強的軍隊都部署在邊境地區,遠離腹心,軍費也大部分投入到了邊境軍隊上,導致內部軍隊不但數量少而且戰鬥力低下,實戰經驗也遠不如邊鎮軍隊!

這時候如果發動突然襲擊,直插腹心首都,是有非常大希望和可能將首都和皇帝大臣給一鍋端的,一旦沒了首都淪陷,沒了皇帝和大臣,各邊鎮將軍也無法聯合起來共同圍剿他,反而可能觀望或互相爭鬥!

可是他沒有成功,雖然前期順利,可是太子李享強行繼位登基,利用馬嵬兵變殺死楊國忠一黨,架空了唐玄宗,重新獲得了將軍們的支持,政府依舊有很多有才能的將軍,又有道義上的支持,又在洛陽和睢陽被死死拖住太長時間,使唐朝保住了糧稅之地,能夠有時間重整軍隊進行反攻!他失敗了已經註定了,但是誰也沒想到敗的這麼快,誰都沒想到他竟然被自己兒子和貼身太監所殺!

太多的偶然了,但是也有因可循,他的性格和受的教育讓他在感覺受到生命威脅時選擇叛亂,他的兒子和貼身太監在感覺自己的生命和地位受到嚴重威脅時同樣選擇了先下手為強殺了他!一報還一報!

用袁世凱臨死前形容自己的一句話,「歷事太多,讀書太少!」經歷過做過的事很多,處理各種事情非常擅長,能夠很好的左右逢源,如魚得水,很容易成功!可是讀書太少,平時讀書多少的影響並不明顯,也看不出來太大用處,可是做為一個高層領導者,讀書太少的弊端就表現出來了,就是無法站在更高層面的戰略高度上看待問題分析問題!知識面的狹窄讓他無法總攬全局,也無法讓他吸取歷史教訓和他人經驗!歷事太多的成功經驗又讓他對自己能力產生盲目的自信,從而做出錯誤的判斷!失敗的可能性太大了!

所以,總體來說安史之亂髮生的有很大的偶然性,也有部分國家國策的錯誤為安史之亂的爆發提供了有利條件,也有安祿山自己本身「歷事太多,讀書太少」的自我因素!


謝謝邀請。安史之亂是唐玄宗時期,唐朝大將安祿山與史思明發動的叛亂,歷經八年,是唐朝末年由盛變衰的轉折點,從此唐朝走向沒落。安史之亂的發生有其直接的和間接的原因:

1,直接的原因

唐朝初年,開拓疆土,唐朝成為一個疆域廣闊的國家,為了加強控制,唐玄宗開設藩鎮,由節度使管轄,節度使獨霸一方,這為安史之亂製造了機會。不但如此,唐朝後期階級矛盾日趨激化,統治階級內部政治腐敗,玄宗寵愛楊貴妃,不理朝政,朝政由奸臣李林甫,楊國忠把持,他們瘋狂斂財,排斥忠臣,朝政岌岌可危,這讓叛將有機會乘虛而入。

2.間接的原因

唐玄宗時期,雖出現了"開元盛世"的繁榮景象,

但唐玄宗晚年沒有唐初期的英明果斷,只知享樂,又由於唐後期士地兼并加重,均田制破壞,農民流離失所,統治階級驕奢淫逸加重人民負擔,社會矛盾日益尖銳。

同時,民族矛盾顯現,漢人和少數民族之間相互岐視,安祿山利用這一矛盾,收買少數民族人作為他的手下,激化了漢人和少數民族之間的矛盾。

另外,中央和地方軍閥勢力的矛盾,由於均田制和兵役制被破壞,玄宗不得不招驀軍人,設立邊防軍,邊防軍不斷增加,而中央軍數量不足,兩者之間產生了矛盾,加上節度使權力越來越大,節度使安祿山擁有邊防軍,其手下英勇善戰,宰相楊國忠與之交恨。安祿山心懷不軌,有意叛唐。這是安史之亂髮生的重要條件。

於是在公元755年12月,由唐將安祿山和史思明在范陽發動叛亂,天寶十五年安祿山在洛陽稱大燕皇帝。洛陽失守,長安失陷,唐玄宗逃亡,太孑李亨繼位,即為唐肅宗。唐肅宗派大將郭子儀、李光弼平叛亂,於公元763年,唐朝在回紇兵支援下收復洛陽,消滅叛軍,結束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


因為當時唐朝貧富差別太大,兩極分化極其嚴重,朝庭內部空虛腐敗,楊國忠一手遮天,所以安祿山打著清君側的旗號在范陽起兵,趁機想奪取大唐天下,以便取而代之。


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亂的直接原因。民族之間的矛盾,也是使安史之亂爆發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中央和地方軍閥勢力之間的矛盾,則是促成安史之亂最為重要的因素。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