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亚洲金融中心、东方好莱坞和亚洲四小龙之一,面积1106平方公里的香港是妥妥的传奇之地。

而香港首富李嘉诚则是这个传奇之地的传奇。

上个世纪30年代,李嘉诚随父迁往香港,做过打杂,跑过销售,后来凭借做塑料花生意起家。

那时候的香港是冒险家的乐园,香港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野蛮生长的活力和希望。

那时候,一个在码头扛大包的工人都可能成长为亚洲船王。

时光荏苒,数十年过去,当年意气风发的李嘉诚已经是年逾九旬的老人,而香港繁华依旧,不过已经暮气沉沉。

香港有个小学生写了篇作文《李家的城》:

「屈臣氏、百佳、和记电讯、惠康

,一间间都是诚哥旗下的店铺,李嘉诚,名副其实,香港就是李家的城。」

如今的香港,年轻人似乎再也没有开厂创业或扛大包就可以成功的可能了。

现在的香港年轻人,每天都要穿梭在尖沙咀、旺角、中环、铜锣湾的高楼大厦里,在一个个格子间内下苦力。

据说每一个在中环上班的白领,都练就了在地铁上站立睡眠,到站即醒的本领。

而忙碌一天后,他们再拖著疲惫的身心搭乘末班港铁回到九龙或更远的狭小出租屋内回气,最晚的港岛线是凌晨一点。

就算是名校光环加持的年轻白领,或是星光闪耀的明星,他们的多年奋斗,也可能只够买一个几十平米的房子(很多TVB明星引以为豪的就是自己赚钱买到了90平米的「大宅」)。

数据显示,2017年香港白领的平均月工资是16800港币,而香港房子的均价是16万港币每平米。

也就是说,一个上班族不吃不喝工作三十年,才可以买一套三十平米的房子,事实上有人就是这么做的。

TVB有个节目《有楼万事足》,里面有个狠人蚊哥,每天的消费控制在50港币之内,除了吃饭,其他任何花销在他看来都是无谓的,包括谈恋爱,这样的日子过了足足8年,他才存够了300万港币,然后再贷款300万买了一间不到60平的房子。

在香港南岸深水湾的南朗山半山腰,李嘉诚有一座4层高的白色豪宅,豪宅修建历时7年,但首富一直觉得太小。而在香港大浪湾道10号,还有个香港十大豪宅之首的许家大宅,近万平的房子几乎独占一山,价格为8亿港币,三十年翻了40多倍。对了,许晋亨就是在这里用亿元婚宴迎娶了最美港姐李嘉欣。

2017年,港岛聂歌信山道的一处公寓卖价是每平米142万人民币。

2017年,香港十大富豪排名发布,十年来名字几无变化,而首富的位置李嘉诚已经坐稳了20多年。

根据统计,香港有4080人的财富超过2.3亿港币,富豪数量位列亚洲第一。另外,香港有超过725万的人口,近五分之一居民为65岁以上的老人,其中不乏靠拾荒过活的「纸板奶奶」。

香港四大家族——李嘉诚、郭得胜、李兆基、郑裕彤,无不是地产商。

香港的十大财团——郭炳湘兄弟、李嘉诚、李兆基、嘉道理家族、汪穗中、郭鹤年、郭令灿、施怀雅、冯国经兄弟、黄延方。十个里面,7个主业为地产及酒店,两个做贸易,一个做机电。

另外,郭氏兄弟掌控九龙巴士,李兆基控股中华煤气,郑裕彤有两家巴士公司新巴和城巴,包玉刚有天星小轮和港岛电车......香港的房地产、港口、电力和超市行业,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大财团的掌控。

曾有人做过实验,看能不能摆脱李嘉诚的生意范围、不让他赚到自己的钱,结果十分沮丧。

如今的豪门二代、三代们,只靠祖上的物业收益,就可以三代吃穿不愁。

2010年,香港富豪田北辰参加《穷富翁大作战》真人秀,他想证明一个自己深信不疑的逻辑:底层的人只要靠勤奋努力就一定可以出人头地,获得成功。

于是他咬牙坚持做了两天环卫工后,剩下的三天无论如何拍不下去了,每天从早到晚的忙碌榨干了他的时间、体力和信心,他遗憾地表示,「来来去去都在死胡同。」

香港,是固化了的香港。

如今,李嘉诚早已用在香港赚到的财富布局欧洲,实际上,他的财富一直在稳定增长。

对年轻来说,选对时机和环境非常重要。

香港前两位的富豪李嘉诚和李兆基已经退休,他们都喜欢对年轻人布道,他们说年轻人只要勤奋、忠诚、聪明、有能力,就一定可以成功。

但是,除了个人奋斗,更要考虑历史进程,时机不一样了,环境也就不一样了。

今天的香港年轻人当中,或许也有李嘉诚、李兆基这样才干的人,但他们没有可能再通过创业进入香港富豪榜。

本来,香港曾立志「要像美国矽谷一样成功的高科技中心」,但最终是建立起了一堆写字楼、酒店、戏院和商场。

在席卷全世界的互联网浪潮中,香港没有出现一个知名的互联网公司,这是一个金融、资本和地产主导的市场。

所以,不要再提香港,年轻人还是想一想除了时机和环境之外,有没有其他的路子可走。

1997年,美国上映了一部非常有内涵的电影《势不两立》(The Edge边缘)。

其中探讨了生死、人性、历险、创业,以及亿万富翁为什么是亿万富翁,普通人为什么是普通人。

故事很简单,查尔斯是一个拥有私人飞机的亿万富翁,他老了,但他有个年轻貌美、性感迷人的妻子。

心高气傲的摄影师鲍勃为查尔斯工作,但他嫉妒查尔斯拥有的一切,并暗中和查尔斯的妻子有了奸情。

因为飞机失事,查尔斯和鲍勃及他的助手被困在了阿拉斯加的荒野,然后人性的探险开始。

兔子为什么不怕黑豹?因为兔子比黑豹更聪明。

你必须承认,人生就是一场永无休止的挑战,而你唯一的依靠就是你的大脑。

在遇到困境的时候,害怕、恐慌、咒骂和指责都是毫无意义的,在同伴互相埋怨指责的时候,查尔斯一直是情绪稳定,他说:

「我有一次看过一本有趣的书,说很多在荒野迷路的人都因为羞愧而死。对,死于羞愧,我做错了什么?我怎么会陷入这样的困境?他们只好坐在那里,最后死在了那里,因为他们没有试著挽救自己的生命。」

同伴问:「怎么挽救?」

「思考。」

争吵对解决困境毫无帮助,负面情绪更是会消耗人解决困境的能量,怨天尤人只会是自掘坟墓,不要被环境所影响,关键是想到办法并作出改变。

环境让你去死,但你的任务是绝地求生。

查尔斯利用自己从野外求生书里学到的知识,白天用自制的简易指南针辩出路,晚上观察星座辩方向,他把带领两个同伴求生的任务当做了一个创业一样的挑战。

作为团队的领路人,尽管自己也是忐忑恐惧,但查尔斯始终保持情绪稳定,他坚信必然会赢取生机,而他面对的除了危机四伏的生存环境,还有内部居心叵测的人心。

其实,很多创业团队都是这样,既互相看不顺眼,又彼此依赖和打气,共同前行。

生命是场历练,人生总是有危险和背叛。

黑熊杀死了鲍勃的助手后,继续追杀查尔斯和鲍勃,鲍勃在压力面前精神频临崩溃,查尔斯鼓起了他的斗志,在两人终于杀死了那只黑熊后,鲍勃准备杀死查尔斯,为了他的钱和女人,以及为了自己内心的妒忌和不服气。

在面对同伴手里枪口的时候,查尔斯想要说服他,但无济于事,于是凭借对环境的熟悉,让鲍勃掉进了陷阱。

然后,他又不计前嫌救了鲍勃,受伤过重的鲍勃在临死前向查尔斯道歉,并保证他的妻子没有参与这件事当中,一切都是他自己的恶念驱使。

在生命的最后,鲍勃哀叹自己一辈子无所作为,他请求查尔斯宽恕他。

查尔斯宽恕了他,在获救后面对媒体采访的时候,他说,同伴的死亡都是为了救他。

影片景色很美,演员的表现也非常精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一看。

我想说的是,穷人和富人,或说,失败者和成功者之间的3个思维差异。

1.成功者总是保持情绪稳定,他们更乐观,对未来更充满希望。而普通人则管理不好情绪,非常容易被环境左右喜怒,实际上,他们更容易陷入负面的情绪,形成自毁型人格。

2.成功者更有勇气去挑战未知,而且他们是有计划有步骤的去达成目标。但普通人则往往是听天由命,随波逐流。

3.成功者善于包容别人,并借助团队的力量达到成功,他们有利他的心理,可以鼓舞人心,领导团队向前走。而普通人眼里只有自己,要么自大要么自卑,他们经常会被自己的欲望所迷惑,被暴力和情欲所驱使,也往往是丧失理性。

最后,再说一个陈年往事。

1997年,香港的GDP是13445亿元人民币,名列全国第一。

6月份的一天,长江集团的接班人,李嘉诚大儿子李泽钜被绑架,绑匪正是赫赫有名的张子强。

当张子强浑身绑著炸弹走进那座深水湾白色豪宅的时候,他看到的李嘉诚非常平静,没有害怕,也没有恐慌,甚至对他这个绑架勒索的坏人没有什么仇恨。

实际上,李嘉诚对他表达了感谢,说是自己做错了,李家这么有名却一点防备没有。

张子强问李嘉诚要20亿港币,李嘉诚当场答应,但现金只有10亿4000万,张子强嫌4不吉利,于是少要了200万,拿走了10亿3800万。

临走前张子强问李嘉诚恨不恨他,李嘉诚说:

「你放心,我经常教育孩子,要有狮子的力量,菩萨的心肠。用狮子的力量去奋斗,用菩萨的心肠善待人。你可以买点我们公司的股票,保证你家子孙三代不愁衣食。」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张子强拿钱后花天酒地,吃喝嫖赌,很快钱就花光了,他还曾打电话请教李嘉诚:怎么才能让钱生钱?李嘉诚说,对你最好的忠告就是远走高飞,隐姓埋名。

不久,张子强身首异处。而李嘉诚的财富一直是有增无减,继续做他的首富。

暴力很强,但终归不如大脑。

也许,这个世界就是一个《三体》中的黑暗丛林。

有人巧取,有人豪夺,有人凭借冷静计算和高明的财技飞黄腾达,有人依靠匹夫之勇亡命天涯。

张子强几次搏命所得不到20亿港币,在香港几大豪门那里却只不过是九牛一毛,甚至,不如他们随便一个楼盘的利润。

在本质上,两者或许相似,但实际隔著一个太平洋的距离。

人和人之间,思维模式和观念的区别才是根本性的区别,看似都是一个脑袋的人,但他们的精神境界是千差万别的。

对年轻人而言,这才是唯一的机会。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