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排毒

 圖片搜尋結果


中醫教你,器官排毒時間

圖片搜尋結果

以中醫觀點而言,

一天二十四小時可分為不同時段,由不同器官來執行不同的功能,說明如下:

*早上9—11點:

是脾臟排毒的時間,這段時間不宜喫冰,最傷脾臟,影響發育及生育。

*中午11—1點(午時):

是心臟工作顛峯時期,也是人體能量最強的時刻,此時心跳次數快速。

*下午1—3點:

是小腸吸收養分的時間,過了這個時刻,腸胃功能減弱,故有過午不食的養生之道。

*下午3—5點:

是膀胱排毒的時間,此段時間是下午到健身房運的好時段,有助於排尿功能。

*下午5—7點:

是腎臟排毒的時間,此段時間也是到健身房運動的好時段,有助於腎臟排泄毒物的功效。

*晚上7—9點:

是血液循環旺盛的時間,此時血壓升高,應該要在家中休息。

*晚上9—11點:

是人體免疫系統休息與濾毒的時間,也是女性內分泌系統最重要的時候,

這時一定要休息,不要再為家人操心,

此時適合聽音樂、洗澡、為明天作計畫、

或回想今天作了那些美好的事情,將錯誤原諒與放下。

*晚上11--1點:

是膽的排毒時間,要進入熟睡才能進行,不能只是入睡。

*晚上1—3點:

是肝的排毒時間,也是要熟睡才能進行。

夜間工作者每週至少要有一天、

每月最少要有一週、每年最少要有四個月能早睡。

*早上3—5點:

是肺臟的排毒時間,肺有問題的人在這個時候咳嗽會較厲害,

肺的排毒要做心肺運動才能排出。

起牀的時間參考當地當季太陽出來的時間,

太陽出來後較有氧氣,適合做運動,

因此正常的人約5點就要起牀。

*早上5—7點:

是大腸的時間要排便、排廢棄物,因此最晚早上7點之前要排便。

*早上7—9點:

是胃臟負責熱量消化,提供一天體力能量,

早餐要在7點半以前喫完,若未喫早餐又未排便,

此時小腸就會吸收大腸內的東西(糞便)對身體非常不利。

6708cfe1x8b527e892dd4&690    

肝臟是人體重要器官,具有合成人體生存重要物質及分泌膽汁、

過瀘排毒及調節新陳代謝等多功能,

因此民間纔有「肝不好,人生是黑白的」的說法;

劍橋預防醫學中心負責人許朝欽醫師提醒,其實肝的保養,

不外乎注意起居及飲食習慣的調整,「食療」加上「時療」,

讓身體在正確的時間內主動進行吸收與排毒的動作,

保肝效果事半功倍。

 肝病在臺灣素有「國病」之稱,每年約有五千人死於肝癌,

死於肝硬化者也有四千人之多,威脅國人的健康至鉅,

如何保肝成了日常養生的重要功課。

 在生活起居方面,晚睡晚起可說是對肝的一大致命傷;

許朝欽指出,這是因為晚上九時到十一時為免疫系統(淋巴)排毒時間,

這時候應該要安靜或聽音樂,免疫系統才能充分發揮功能;

接著,晚上十一時至凌晨一時,是肝的排毒時間,

需要在熟睡中才能進行,如果此時不睡覺,

肝的排毒運作受阻,長期自然容易傷身。

 許朝欽說,凌晨一時到三時是膽的排毒時間,

凌晨三時到五時是肺的排毒,

這也是為何咳嗽的人往往在這段時間咳得最厲害的原因,

到了凌晨五時到七時是大腸的排毒,此時應該要上廁所排便,

凌晨七時到九時是小腸大量吸收營養的時段,

所以要早起喫早餐,不喫早餐的人應該要改變習慣,

即使拖到九、十時才喫,都比不喫好。

 許朝欽強調,晚睡晚起會混亂整個臟器的排毒過程,

因此雖然「早睡早起身體好」是一句老生常談,

但為了身體好,確實應該遵守,尤其半夜到凌晨四時為脊椎造血時段,

更必須熟睡纔行,不宜熬夜。

 至於飲食方面,許朝欽表示,

最好要少喫防腐劑、添加物、色素、人工甘味,如沙茶醬的使用,

以免加重肝臟排毒的負擔,並在烹調時盡量少用油,

也不要喫隔夜菜及暴飲暴食,如此食療加上時療就可以不花錢來保肝。

■ 肝的致命傷

1. 晚睡晚起為最大致命傷。(原因如下)

2. 早上不排便。

3. 暴飲暴食。

4. 不喫早餐 → 透支。

5. 藥物。

6. 防腐劑、添加物、色素、人工甘味(如:沙茶醬)。

7. 不當的油脂(如:沙拉油為不穩定油),

烹調盡量少用油,即便是好油,如:橄欖油。

疲倦時不喫油炸物,若要喫趁精神好時喫。

8. 不生食(完全熟食)亦不利肝。

青菜生喫或煮三分或五分熟,炒過的青菜當天喫完,不要隔夜喫。

9. 錯誤的價值觀,只追求卓越,欠缺和平、博愛。

10. 急躁。

要做到,完全不需花錢,只要注意起居與飲食習慣的調整。

食療加上時療,讓身體在正確的時間內主動進行吸收與排毒的動作。

原因:

□ 晚上9-11點為免疫系統(淋巴)排毒時間,

此段時間應安靜或聽音樂,夫妻同房應排在此時,

不應在11點之後(理由見後)要不便先睡一覺,天亮再來。

倘若此時,作母親的仍處於焦慮狀態,如洗碗盤、盯孩子功課,對健康不利。

□ 晚間11-凌晨1點,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進行。

□ 凌晨1-3點,膽的排毒亦同。

□ 凌晨3-5點,肺的排毒,此即為何咳嗽的人在這段時間咳得最劇烈

;因排毒動作已走到肺經,不應用止咳藥,以免抑制廢積物的排除。

□ 凌晨5-7點,大腸的排毒,應上廁所排便。

□ 凌晨7-9點,小腸大量吸收營養的時段,應喫早餐。

療病者最好早喫,在6點半前,養生者在7點半前,

不喫早餐者應改變習慣,即使拖到9、10點喫都比不喫好。

晚睡晚起混亂整個排毒過程;另外,

半夜至凌晨4點為脊椎造血時段,必須熟睡,不宜熬夜。

中醫教你,器官排毒時間中醫教你,器官排毒時間 

圖片搜尋結果

善用中藥材 幫助清熱解毒

 中醫理論中的「毒」與現代醫學的自由基相似,是造成身體老化最常見因素之一。

 中醫對「毒」的定義很廣,凡是對身體或精神有害的物質都稱為「毒」。

中醫博士張廷堅表示,中醫將毒分為外來之毒和內生之毒兩種,

「外來之毒」包含層面很廣,舉凡外界侵害人體的有害物質都為「外毒」,

而從外侵入人體的途徑有四:

 1.呼吸道:例如吸入汽機車排出之污染廢氣。

2.消化道:近日引起社會大眾震驚的食品添加物含塑化劑事件。

3.皮膚:使用含塑化劑的兒童巧拼地墊、穿著含有化學製劑的衣物。

4.眼晴、耳朵:聽到很「毒」的話,看到驚悚鏡頭,

造成喜、怒、悲、恐等情緒波動,影響精神狀態。

 「內生之毒」是指人體五臟六腑失調、新陳代謝異常,

產生對人體不利的物質,有痰飲(體內不好的體液)、

糟粕(宿便)、血瘀(高血脂症、血液循環不良)等。

這些外來的有毒物質在正常情況下,是經肝解毒,

再由皮膚、呼吸或從大小便中排出體外。

根據研究,從人體皮膚、呼吸道、

大小便排出體外的毒物有500餘種之多。

 火氣大、發炎,都是毒

中醫對「毒」的認識,早在2000多年前《黃帝內經》

中就曾多次提到「毒」,不過當時主要指藥物的毒性、

蟲蛇野獸之毒,和引起傳染病的「疫毒」。

 ◇現今中醫所謂的毒更為廣泛,大半以「熱毒」為主,

常見的有俗稱的「火氣大」,會出現口臭、長痘痘、

牙齦浮腫、小便黃色等情形發炎反應也是熱毒的一種,

如急性肝炎,以及現代常見的文明病,

都跟慢性發炎有密切的關係,長期的發炎反應,

最後會造成被攻擊的組織或器官不能修復,

而喪失功能產生病變。

 ★由於毒會對五臟六腑造成傷害,影響氣血運行,

身體自然會產生老化至於人人聞之色變的癌症,

跟毒當然也密切相關,因為毒在體內日積月累的堆積,

都有可能會造成癌症。

 ★此外,情緒不暢、肝氣鬱結會形成氣滯,

造成痰毒和瘀毒喜歡喫重口味及辛辣食物的人,

會形成食積,造成火毒和痰毒,這是因為體熱太旺,

會使人體的體液被濃縮,變成痰,積少成多遂成內毒。

中醫理論中的「毒」與現代醫學的自由基相似,

是造成身體老化最常見因素之一在幾千年的醫學發展過程中,

中醫累積了豐富的排

毒保健經驗,值得傳承、發揚和推廣。

 ★體內有毒素,症狀多樣化

身體若有「毒素」,就早期的中醫觀點——「火熱之盛謂之毒」,

會有以下的症狀出現,像是口臭、口苦、便祕、長青春痘、

舌苔黃、牙齦腫痛、目赤眼紅、口脣潰破等,

嚴重者就會出現慢性疾病如高血壓、尿毒或是癌症。

 ◇總體而言,中醫所謂人體的毒素,並非全然是「火毒」,

人體不能排泄掉的、多餘的,且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經年累月長期沉積在體內,毒素堆積在五臟,

就會加速五臟的衰老,毒素雖深藏在體內不易察覺,

但仍有些蛛絲馬跡、脈絡可尋。

從體表的徵兆,可以得知毒素的藏身之處,

以下是毒素堆積在五臟所突顯的特徵:

 1.肝有毒素:

指甲表面有凸起的棱線,經前乳房脹痛、情緒易怒、抑鬱不歡、口苦胸悶。

2.心有毒素:

舌頭潰破、心悸失眠、多夢、胸腔悶痛、額頭長青春痘。

3.脾有毒素:

食慾不振、四肢沉重、身體睏乏、食少體胖、便溏多痰、口臭。

4.肺有毒素:

皮膚乾燥暗沉、便祕、易悲傷、容易感冒。

5.腎有毒素:

水腫、腰痠、足跟痛、女子經血量少色暗、男子性慾下降、精蟲減少、下巴長青春痘。

 9種解毒食材

 中國有一句名言:「醫食同源」,

這句話具體表達了中國傳統的醫學觀念。

意思是指醫藥的來源,和食物如出一轍,

這是長久歷史的經驗累積。

值此炎炎夏日,加上塑化毒害及環境中,

充斥著各種有害物質的現代文明社會,大眾可多利用生活中常

見的食物或藥材,達到清熱解毒之功效。

 ◇生活中經常食用的綠豆、薑母、醋、海帶、

薏仁、黑豆、山藥、西瓜等,都有不錯的排毒和解毒功效。

張廷堅提醒,無論何種食療或是藥療,都要適量而止,不宜多食,

以免造成身體不必要的負擔。

 綠豆:《本草備要》記載:

「綠豆清熱解毒,一切草木、金石、砒霜毒,皆治之。連皮用。」

主要功效為清熱解毒,可幫助排除重金屬和化學毒劑之毒。

近日食品添..加物含塑化劑,多喫綠豆有助毒素排出但虛冷體質者不宜多食,

過量者恐出現手腳冰冷、拉肚子、疲勞或血壓下降。

 ★醋:《本草備要》記載,醋,酸溫。

散瘀解毒,時常喫醋可袪邪、解毒,除榖、

魚、肉、菜、葷、蟲諸毒。

具有下氣消食、開胃化積的功用。

◇醋是鹼性食物,可以防止體內酸化,維持人體的酸鹼平衡。

現代科學研究發現,醋可提高肝臟的排毒及新陳代謝功能,抑制人體衰

老過程中過氧化物質的形成,降低體內毒素、延緩衰老。

但多食會傷筋,容易痠痛,筋鬆弛無力。

 海帶:《神農本草》說:「海帶主治癭瘤,頸項結核,水腫。」

中醫所謂「癭瘤」,即西醫之甲狀腺腫脹,患者頸部中間,

有軟肉隆起,腫脹肥大,俗名「大脖子病」,這是由於缺乏碘質所引起。

日本311大地震,民眾搶喫的海帶,即可預防放射碘的毒害。

 薏仁:主健脾益胃、補肺、去風勝濕,

薏仁還有增進人體水分的新陳代謝,可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

臨牀研究顯示,薏仁具抑制癌細胞作用,

因為薏仁利水性寒,

以,懷孕婦女及正值經期的婦女應該避免食用。

 西瓜:甘寒。解暑除煩,利便醒酒。

性生冷,多食傷脾助濕。

西瓜具有消暑解渴的功效,被譽為「天然白虎湯」,

民間有「暑天半個瓜,藥物不用抓」的說法。

然而西瓜性寒,喫多了會傷脾助濕。

 薑母:解毒能力很好,像有些菇類恐具有毒性,

因此,煮食菇類料理時經常會放薑。

 黑豆:入腎利水消腫止痛,解腎毒功能佳,搗成泥,

可塗抹一切腫毒,煮食可以減少痘瘡。

由於整顆生黑豆很難消化、吸收,黑豆一般煮熟來喫。

因不易消化,故消化不良者不宜多食。

 山藥:入脾肺二經能化痰,對痰毒有功效,

例如脾濕痰飲的糖尿病,山藥能健脾袪痰降血糖。

 白蘿蔔:

藥名「萊菔」,能醒酒解毒,蘿蔔中的萊菔素,

能抑制黃麴毒素、大腸桿菌等菌毒。

蘿蔔性冷,且具「破氣」作用,

體質偏寒的人最好少喫,進補或服用參

類藥材後,不宜喫蘿蔔。

此外,白髮太多者不宜多食,

多食會使血液無法充分供應養分到髮根,頭髮更易變白。

 《 排毒中藥膳 》

黑豆甘草茶

材料:黑豆8錢、甘草1錢。

作法:以保溫杯裝入黑豆、甘草,

以滾開水300c.c.沖泡,燜30分鐘即可服飲。或

加500c.c.水煮約20分鐘,去渣服用。

tips:黑豆配甘草是絕佳的解毒劑,

尤其是對下巴的痘痘、異位性皮膚炎或腰痠、

水腫,有不錯療效。

 醋浸大蒜

材料:大蒜200克、醋600毫升。

作法:將大蒜去皮剝成瓣狀,洗淨後用600毫升醋浸泡,

酌加一些糖,約泡1個月即可食用了。

tips

每次數枚,佐餐食用。

醋浸液可當調味劑用,能增進食慾,也有很好的殺

菌、解毒、抗癌效果。

 薏仁綠豆湯

材料:綠豆200克、薏仁100克。

作法:薏仁、綠豆洗淨雜質先將薏仁放入鍋中,

加入2000c.c.清水燒開轉用小火煮

30分再將綠豆置入,繼續煮到綠豆薏仁熟爛時,

放入砂糖,待糖化開即可。

tips

綠豆清熱解毒,並可幫助排出重金屬、

塑化劑、農藥等毒物。

薏仁利水,能增進人體水分的新陳代謝,可協助綠豆排除體內毒素。

 紫蘇薑母茶

材料:紫蘇8克、薑母15克、甘草2克。

作法:

保溫杯裝入紫蘇、薑母、甘草,以滾開水400c.c.沖泡,燜30分鐘即可服飲。

或加500c.c.水煮約20分鐘,去渣服用。

tips

紫蘇解魚蟹毒,薑母殺、菌蕈、禽獸毒,甘草解百藥毒。此飲對各種食物、

藥物的毒性,都有排毒、解毒之效。

 雙寒西瓜冰沙

材料:西瓜。

作法:西瓜去籽,切小塊,置保鮮盒內冰箱冷凍。

凍好的西瓜從冰箱取出,用勺子

把凍西瓜塊(連白肉)挖出,放入攪拌機打成冰沙狀。

tips:西瓜本性的寒,加上冰沙溫度的寒,

此雙寒如雪上加霜,清熱瀉火解毒超

強,火氣極大的體質適合,如果不慎多喫,

會發生胸悶、頭暈、噁心等不適感時,

可以在口中含一片生薑,即能緩解。

 山藥蘿蔔粥

材料:白米60克、白蘿蔔100克、山藥100克、薑絲少許。

作法:

1、白米淘洗乾淨,山藥洗乾淨,削去外皮後切成小丁塊,白蘿蔔洗淨後切成薄片。

2、砂鍋中加水煮至水開後,倒入白米、山藥塊、白蘿蔔片、薑絲一起煮。

3、待砂鍋中的水再次沸騰後,轉小火繼續煮約30分鐘,煮至粥黏稠即可,如果覺得

白粥味道清淡,可加少許鹽調味。

tips:用山藥和蘿蔔一起煮粥,健脾補肺,利氣祛痰解毒,二物搭配功效相輔相

成,味道口感俱佳。

祝您抓到好寶...抓寶請小心安全喔....

★本文栽自網 站分享.如有侵權.請告知即刻刪除...★

感謝支持,好的文章..分享出去吧!感恩の心

回首頁 http://a886t.pixnet.net/blog   藍谷的窩

1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