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建設的核心內容是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促使各國政策和發展戰略相互對接,深化務實合作,促進協調聯動發展,共同開闢更加光明的前景。它始於經濟合作倡議,又不止於經濟合作,還是完善全球發展模式和全球治理方式、推進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更是各方共同打造的全球公共產品。

 

據悉,過去6年來,“一帶一路”務實合作取得豐碩成果,爲相關各方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中歐班列、陸海新通道等大通道建設成效顯著,跨國經濟走廊合作日益深化。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最新研究表明,“一帶一路”合作將使全球貿易成本降低1.1%-2.2%,預計將促進2019年全球經濟增速至少提高0.1%


 

面向東盟、輻射全球


“目前我們的手機蓋板和保護屏已通過韓國三星公司覈驗,將進入其東南亞的生產線。”在中馬欽州產業園區內的公司展廳,廣西鑫德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廖德藝邊展示產品邊說,公司將在此建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設備生產基地,面向東盟、輻射全球。

 

中馬欽州產業園區位於中國北部灣沿海的廣西欽州市,是中國和馬來西亞合作建設的國際園區。1000多海里外的馬來西亞彭亨州,兩國合作創建了它的姐妹園區——馬中關丹產業園區。欽州和關丹均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也是中國與東盟加強合作的關鍵樞紐。

 

“隨着發展機制日益完善,國際產能合作逐漸深化,‘兩國雙園’已經成爲中國先進產能走出去和馬來西亞及東盟傳統優勢產業走進來的良好平臺。”欽州市委副書記、中馬欽州產業園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高樸說。

 

在“一帶一路”框架下,與海外國家和地區共建經貿合作園區成爲國際產能合作的重要突破口。數據顯示,目前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正在建設80多個境外經貿合作區,爲當地創造數十萬個就業崗位。

 

“產業園區實際上是第三方合作模式,它能夠將中國的優勢產能、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和發展中國家巨大的需求有效對接,實現多贏。”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翟崑說。

 

上汽通用五菱是中國重要的汽車生產商,20177月,該公司總投資7億美元、佔地60萬平方米的印尼製造基地建成投產。公司副總經理練朝春說,基地已創造當地就業崗位超過3000個,對印尼汽車產業乃至經濟發展都將帶來積極影響。


 

分享開放發展紅利


廣西是中國重要的農業地區,柬埔寨、緬甸、越南等均是東盟農業大國。隨着“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深入,越來越多廣西農業企業走進東盟,建立農作物原料生產基地,積極參與國際農產品貿易。截至去年底,廣西在東盟國家開展農業投資的企業數量累計71家,建成老撾、柬埔寨、越南3個農業科技試驗站。

 

除此之外,近幾年開通運營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也在加速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產能合作。

 

這條新通道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成果,以重慶爲內陸連接點,串起西北的烏魯木齊、蘭州、西安和西南的成都、貴陽、昆明等城市,而後經由廣西北部灣港前往新加坡等地。

 

413日凌晨,滿載汽車零配件的海鐵聯運專列從重慶抵達欽州港東站,貨物於16日經海運發往印度欽奈港,預計18天后運抵目的地。這是新通道首次開行出口印度的專列,進一步擴大了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產能合作的地域範圍。

 

廣西北部灣港與東盟隔海相望,是“一帶”與“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節點。近幾年,廣西不斷提升區域互聯互通水平,港口集疏運體系日益便利。

 

根據官方數據,廣西北部灣港已實現東盟主要港口全覆蓋,並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個港口通航。以欽州港爲基地的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已有東盟47個港口參與建設。

 

北部灣港欽州碼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方健力說,來自東盟國家的礦砂、煤炭、棕櫚油等產品源源不斷地進入欽州港,欽州及廣西的紡織服裝、機電設備、成品油等貨物,則通過邊境貿易、加工貿易、一般貿易等形式出口東盟。

 

隨着“一帶一路”建設持續深入,廣西、重慶等西部地區與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在內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走向縱深,越來越多沿線百姓正分享開放發展紅利。

 

截至去年底,馬中關丹產業園內碼頭、鐵路、公路等設施日趨完善,外部基礎設施已完工並投入使用。首個入園的現代鋼鐵項目爲當地創造了4000多個就業崗位,其中大部分爲馬來西亞本地人。

 

在文萊,“廣西-文萊經濟走廊”旗艦合作項目碩果頻出。2017年,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與文萊當地公司組建合資公司,共同運營文萊摩拉港集裝箱碼頭。近年來,前往文萊投資興業的廣西、廣東等地企業日益增多,承建了大摩拉島大橋等重點工程,極大提升了當地基礎設施水平。

 

“‘一帶一路’沿線多國正積極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對引進設備、技術、資金有着迫切需求。”廣西大學中國—東盟研究院執行院長王玉主說,中國西部多省區與這些地區的發展有相似之處,國際產能合作未來大有可爲。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



《中國企業報》匠心推出:《中國園區融媒體週刊》,每週一期,適合單位全年訂閱。全單位閱讀,園區招商信息全拿到!諮詢電話:68701050


【週刊介紹】


《中國企業報》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主辦,以企業和企業家爲報道對象的中央級媒體,是國務院國資委系統最重要的新聞信息平臺,是爲地方經濟發展、產業園區招商、特色小鎮建設和企業經營發展服務的專業化智庫型傳媒。《中國園區融媒體週刊,站在宏觀經濟發展的角度透視微觀經濟與園區發展的關係,通過對“一帶一路”的國內外產業園區及企業的觀察,以產業發展和產業園區規劃、扶持方案、招商引資等爲重點,進行調查和持續跟蹤研究。在深入分析園區產業模式的基礎上,對園區信息和企業信息進行分門別類提煉彙總,爲園區提供“最新、最重磅、最全面、最有價值”的動態信息。

 

《中國園區融媒體週刊以服務產業園區爲核心,提供豐富、深度、針對性的服務信息。每週一期,全年約50期,每期約100頁(A4),以PDF形式發送給單位郵箱或指定微信。提供在週報中可添加單位定製名稱和LOGO的服務,適合以單位名義直接快印成紙質版分發至各科室,也可通過手機閱讀,幫助整個單位全部人員第一時間掌握全國產業園區及企業動態。《中國園區融媒體週刊面向全國園區、企業、第三方機構訂閱,可以幫助企業快速找到合適園區便捷落地,同時讓全球產業園區高效精準地找到優質企業和企業落地需求,以極低成本有效提高園區、企業與第三方機構之間深度業務交流、投資合作!


【內容特點】


《中國園區融媒體週刊分爲七大板塊:


●《重磅/專題》與園區發展相關的重大事件,重點園區發展招商案例介紹及經驗分享。

●《政策速遞》業內專家對國家政策、區域政策及行業相關政策進行分析解讀。

●《園區必讀》精編國內外產業園區行業發展現狀及盈利模式,提供最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新聞動態》園區最新發展動態及新聞速遞。

●《企業與園區》企業點評園區的服務、提出對園區的需求、講述與所在園區的故事。

●《產融結合》解決產業園區發展中的融資問題、管理問題、服務問題及產業升級。

●《項目信息》企業投資需求、企業投資方向、企業投資項目、企業發展戰略與外遷、擴張計劃等。




《中國園區融媒體週刊》每年訂閱價格9800元(自訂閱日起,一整年。比如今年7月2日-明年7月1日)。

每週一期,全年約50期,每期約100頁(A4),以PDF形式發送給單位郵箱或指定微信。

訂閱熱線:010- 6870105068701052

聯繫人:樑女士劉先生

郵箱:[email protected]

 

【匯款信息】

單位名稱:《中國企業報》股份有限公司

開戶銀行:華夏銀行北京車公莊支行

單位賬號:10282000000248270

融媒體週刊訂閱(請點此鏈接



中企君薦讀



三十年正芳華,青春正好——《中國企業報》成立30週年特別奉獻


2018兩會特別報道——《中國企業報》採訪報道了近百位部委領導、院士和企業家代表委員,還重點採訪報道了近百位擔任地級市市長書記的代表委員。


2018兩會特別報道之“市長之聲”

 

----------------------------------

本文系《中國企業報》綜合報道。編輯:米果。

本平臺尊重文章原作者的辛勤勞動和原著版權,如您對我們的文章存在異議,歡迎後臺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回覆處理。

在這個時代,我們以傳播信息、分享知識爲已任。微信關注中國企業報公號:zgqybnews,關於財經你想知道的這都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