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以來,你遇到過這樣的誤解嗎?

可能很多跑者都聽過別人說自己是個「瘋子」,每天工作忙不過來,還要擠出時間去跑步;每月工資沒有多少,還要省吃儉用去跑馬;每年都是不中籤,還要瘋狂報名不死心…

跑步這件事,除了跑者,其他人怎麼看?

小助手的朋友圈裡做了個小調查,想問問大家跑步以來,是否遇到過各種各樣的誤解:

其中居然有90%的人選擇了「有」。

於是我們採訪了其中幾位用戶,總結出如下TOP10跑者最常聽到的「外行話」

這些話,或許你也沒少聽到過…

10

「不要跑了,跑步的都短命」

新聞里總是報馬拉松比賽有選手猝死,這樣的關心收到得越來越多了,雖然很想和他們強調這只是個例,但我心裡也明白這是出於好心,只好聽到一遍保證一遍,一定會量力而行安全完賽。

跑者回應:

「回家才是終點,跑步不會讓人短命,反而增強體質活得更有質量,不科學的跑步才會。」

9

「這麼冷的天出去跑步,不凍腳嗎?」

其實真的很冷,剛跑出門的第一公里真的很想馬上跑回家,前兩天出門晨跑,遇到個熟人都沒停下來聊天,一邊跑一邊對他喊著說:「對不起我不能停我太冷啦下次聊!!」

跑者回應:

「冷的還真不是腳,鞋子雖然不保暖,但跑著跑著就熱了,只是寒風中的手和臉就得看當天記不記得帶手套&口罩了。」

8

「跑步應該不怎麼花錢吧?」

曾經我也是這麼以為的,誰知道跑著跑著,錢包都快跑空了。

裝備都不說了,比賽報名花錢吧,路費住宿得出吧,七七八八累加起來,雖不至窮三代,但花的錢的確是夠我在雙十一雙十二盡情買買買了。

跑者回應:

「哈哈哈不信謠不傳謠,跑馬兩年,現在是除了健康,啥都沒有!」

7

「現在是國家級運動員了?」

這麼說吧,假設我和一位國一運動員同時出發,等他到達終點基普喬格再從起點開跑,那我勉強能和基普喬格在終點處一決雌雄。

的確在不斷挑戰PB,但成績和等級不是跑馬的唯一目的。

跑者回應:

「什麼國家運動員,我還差得遠呢,我就享受做個跑渣。」

6

「平時跑步,是不是很閑?」

閑是不可能閑的,就是越忙才越要跑步。

在忙碌的工作中抽身去跑一場比賽,這難得的只關於自己的幾個小時是多麼的難得,只有跑過才知道。就為了這段安靜,我才會對跑步上了癮,如果白天屬於工作,晚上屬於家庭,那麼凌晨這跑步的一小時就屬於我。

跑者回應:

「成年人的世界裡,什麼都不想是很奢侈的。」

5

「你經常跑步身體應該很好,怎麼會感冒呢?」

可能是因為「淹死的都是會水的」,平常對自己的體質過於自信,身體再健康,也架不住0℃以下只穿一件單衣出門跑步,感冒可不是理所應當嘛。

跑步的確能增強免疫力,但也不是讓人「刀槍不入」。

跑者回應:

「跑步的人也是人啊…」

4

「你又不胖,為什麼要跑步?」

你說我不胖,那你看到我為不胖做出的努力了嗎?

為了能夠在平時隨意吃,跑步時一點都不敢馬虎。而且減肥也不是跑步的唯一目的,身材只是我這項愛好的一個附加好處。

跑者回應:

「跑步能增強免疫力,緩解壓力…如果還能順便擁有個好身材也不錯~」

3

「跑步是不是會傷膝蓋?」

怎麼一運動就有人說會傷膝蓋?我們的身體有那麼脆弱嗎?

的確,很多常年跑步的朋友會留下運動損傷,馬拉松是項極限運動,參與其中不僅要學會奔跑,還要學會保護自己。

不過要分清楚,謹慎運動和不運動是兩回事,敬畏極限和找借口退縮也是兩回事。

跑者回應:

「要找原因不要找借口,反思自己的跑姿和訓練方法吧。」

2

「拿了第幾名?」

呃……拿到了朋友圈步數排行第一名算嗎?

馬拉松當然是個體育競賽,但成績卻不是這麼算的。它最大的魅力就在於挑戰自我,我超過了上一次的自己,就算勝利。

從5公里到42.195公里,完賽就是勝利;從撞牆心態崩潰到心中有數平穩度過撞牆期,堅持就是勝利。

跑者回應:

「拿不到名次,站不了台,但跑得真爽啊!」

1

「去跑馬拉松也沒有錢發,幹嘛要去跑?」

如果一切都要用錢來衡量,那無意義的事會變得太多,人生也過於無趣;

如果非要用錢來衡量,用一頓飯一瓶酒的錢能換回健康和快樂,我不知道這世界上還有這麼划算的買賣。

跑者回應:

「我樂意。」

……

以上的「誤解」你遇到過嗎?

你又是怎麼回應的呢?

歡迎在留言區說出你的故事~

文/ 有一天 圖/網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