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一麥芽威士忌


請跟隨啃老師,來了解一下這些小而美的日本蒸餾所。

  • Mars信州蒸餾所 Mars 津貫蒸餾所:曾受《竹鶴筆記》指導過的酒廠

信州蒸餾所和津貫蒸餾所,是我們通常統稱的「本坊酒造」,本坊最早是1872年在鹿兒島成立的一家棉花工廠。他們在1909年拿到燒酎生產執照後開始生產燒酎,而產品部分,在接下來的五十年里,不斷豐富。其中包括味醂(音同「懶」)、清酒、中性酒精、梅酒、甜水果酒以及不同種類的烈酒。甚至這家廠子,在1920年後期還活躍於造林以及林地管理方面,還真是涉獵廣泛。

  • 明石蒸餾所:曾經日本最南端的酒廠

從酒廠選址來說,可能日本的其他酒廠很難跟明石蒸餾所相抗衡。因為沒有一家蒸餾所像江井島這樣坐擁終年宜人氣候的小漁村。喜歡旅行或者對日本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瀨戶內海這個地方,而明石蒸餾所就在瀨戶內海邊上的明石海灣,受益於海洋性氣候。跟其他日本的蒸餾廠比較起來,它有最高的平均溫度以及最低的平均雨量,它本來是日本最南端的蒸餾廠,但剛才前面提到的,2016年建立的津貫蒸餾所取代了它,成為日本最南端的蒸餾所。)

  • 岡山蒸餾所:本地大麥使用比最高的酒廠

岡山這地方的天氣非常晴朗,降雨偏少,所以有「陽光國度」的稱號,另外當地也是傳統的大麥產地,雖然價格相對較高,但是岡山蒸餾所還是傾向於用當地生產的大麥。他們向當地農民收購一種名為「sky golden」的二棱大麥,先將大麥送到七百五十公里遠的栃木縣,製成麥芽之後再送回岡山。這樣一個過程,成本足足比直接進口大麥高了5倍。不過本地大麥並沒那麼好買,所以還是需要從德國進口將近一半的大麥,就這樣岡山蒸餾所都是所有日本蒸餾所中,使用本地大麥比例最高的一家。

  • 額田蒸餾所:最低調的日本蒸餾所

如果說,我們這個系列說的是日本的小眾蒸餾所,不怎麼被大眾關注到,那麼額田蒸餾所大概就是目前關注度最低的蒸餾所了,即使你是個威士忌狂熱分子,可能都對這個名字很陌生。但是一提到常陸野(Hitachino Nest),大概就會有很多人知道了,常陸野是木內酒造的一個啤酒品牌,有著經典的貓頭鷹標誌,如果你常去日本的精釀酒吧,一定會對這個貓頭鷹很熟悉,不僅如此,在國外尤其是美國,Hitachino Nest幾乎可以等同於「日本精釀啤酒」。

安積蒸餾所:沒有設備自己動手做

安積的前身酒商,笹(音同「替」)之川酒造成立於1765年,和其他許多酒商一樣,當時的主要產品和其他許多酒商一樣,是清酒和燒酎,所以好像感覺跟威士忌沒什麼關係。但是二戰後,許多派駐於日本的美國人和英國人都需要大量的威士忌。笹之川立刻申請了威士忌生產執照,可能是因為當時威士忌的市場需求太大,所以申請過程並不困難,第二年就到手了。笹之川利用戰後遺留下的工業酒精,主要的工作就是將其調色調味,再用奇怪的方法去調和,最終出品為日本當時最低級的威士忌,第三級威士忌,所謂第三級就是酒里未必摻有麥芽威士忌。現在看來,那個時候對人們來說,可能有烈酒口感就足夠了,至於品質就管不了那麼多了。

  • 三郎丸蒸餾所:威士忌與清酒共飄香

在日本,有一家小酒廠內部的擺設,跟將近30年前一模一樣,所有的生產設備都被擺放在一棟兩層樓高、又老又舊的木頭建築里。所有的生產流程從二樓開始,工作人員先將磨好的,將近有一噸重的麥芽倒入糖化槽內。最後熟成的酒窖里,還有暫時放置的清酒渣,所以酒窖里瀰漫著一種跟其他家不同的奇特味道。

  • 厚岸蒸餾所:和余市同在北海道,各佔東西

隨著highball在日本越來越火,日本人發現,想在日本買到優質威士忌有點難,因為需求大,產品少。有一家進出口貿易的CEO,同時也是艾雷島威士忌的狂熱者,同樣面臨這樣一個令人不滿的情況。CEO就開始思考,如果我想買到高品質的威士忌,恐怕只有一條路了,那就是自己做。他在北海道找到一塊合適的地,投資了厚岸威士忌蒸餾廠。

  • 靜岡蒸餾所:對標齊侯門的小酒廠

日本在2016年興建的新酒廠,除了剛才提到的厚岸蒸餾所,還有靜岡蒸餾所。這兩家威士忌酒廠有個共同點,他們的幕後金主,都是第一次嘗試烈酒生產。靜岡蒸餾所的投資人中村先生從大學時就對高品質的酒很著迷,他不僅熟悉各類烈酒,而且還對威士忌的生產製造非常感興趣,由於有這些背景鋪墊,當他在2012年經歷了一趟艾雷島與朱拉島旅行之後,中村先生產生了成立威士忌酒廠的念頭。

  • 長濱蒸餾所:從無到有,只需7個月

今天要說的最後一個酒廠,是日本最小的酒廠,除了這項紀錄,長濱還有其他之最。比如其他酒廠從規划到實際運作,至少需要好幾年,但是長濱卻只花了7個月。當然,也是有原因的,它不需要從零開始。它其實是「長濱浪漫啤酒廠」的一部分,所以可以跟啤酒廠共用糖化和發酵的設備。整個蒸餾所的設計靈感,來自蘇格蘭,建廠之前,團隊特意拜訪了一些蘇格蘭新興的小酒廠,看看如何在日本本土化。

我自己還沒喝過長濱的酒,據說很耐喝,非常有水果調性,還有淡淡的花香以及紮實的穀物甜味。在長濱的餐廳里,有種很流行的喝法,就是長濱highball,最後一定要放一片當地產的柚子。說到這裡,我越來越期待可以飛到日本,找到這些小酒廠,去看看他們的生產過程,在酒廠里嘗嘗他們的酒,一定要配上當地的美食。


首先確認一下,題主問的是單一麥芽威士忌廠(Distillery)而不是威士忌品牌(Brand)

先從大廠牌旗下的蒸餾所說起:

  • 三得利(Suntory) - 山崎(Yamazaki),白州(Hakushu) 【另有穀物威士忌(Grain whisky)酒廠知多(Chita)】
  • Nikka - 余市(Yoichi),宮城峽(Miyagikyou,已關廠)【另有穀物威士忌酒廠Nishinomiya】
  • 麒麟(Kirin) - 御殿場(Fiji-Gotemba),輕井澤(Karuizawa,已關廠)

以上各酒廠出品的單一麥芽威士忌,品牌名均與酒廠名相同。

其他酒廠還包括:

  • 羽生(Hanyu,已關廠),秩父(Chichibu)- 均為chiros malt品牌所有

  • Eigashima(江井ケ嶋)/ White Oak - 品牌名為白橡木 明石

  • Shinshu Mars(信州)- 品牌名為駒之岳

  • Kagoshima(鹿兒島,已關廠)

  • Kawasaki(川崎,已關廠)

至於以上哪些威士忌酒廠算一流酒廠,不知該以銷量還是品鑒評分或者漲價最快來衡量,見仁見智吧。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