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的挑戰-蒙古與世界史的大轉向》  

忽必烈 (Khubilai) 的挑戰非常多-甚至凌駕於他的祖父鐵木真 (Temüjin),這點毫不為過。
祖父鐵木真的夢想若是征服到天的盡頭,那麼忽必烈面臨的是如何治理著天的盡頭。由於版圖太遼闊,即使身登大位,該如何駕馭他的手足服從自己領導?面對跨語言、跨種族、跨宗教的差異,忽必烈又該如何因地制宜做建設與管理?除此還有信息傳達、糧食、經濟、財政、行政組織等等繁雜的難題,忽必烈的挑戰不僅多且棘手,你不得不佩服身處那個時代的蒙古帝國。對於忽必烈,單稱「元世祖」也太小覷他,方有蒙古語「
薛禪可汗」(漢語:賢明聖德)才配得上這位大汗的器量。

透過作者東西方文獻比對之下,令我對「蒙古帝國 Mongol Empire」的歷史觀豁然開朗。(不過書上我沒有看到作者有附參考資料,不知是原書或者作者本身的問題?)僅以漢文資料理解「元朝」(Yuan Dynasty)流於膚淺、也失之偏頗,赫然也覺得《倚天屠龍記》劇中蒙古人物如趙敏等表現感到荒繆。
作者從蒙古內部政權轉移開始探討:在版圖如此遼闊的蒙古帝國,透過政治與軍事實力,對於通商、物流等有這麼大的效益,此外統治者對於各個民族、語言、宗教等顯得自由開明、干預極少,歷史上原來曾有過如此流動昌盛的時代!

可惜漢文史料上是不看重這方面史料意義(《元史》是由明代人編撰),世人求仕科舉之路被阻,當時最繁盛的商人一向是華夏傳統最被輕賤階級,在元朝統治下更被安上「九儒十丐」,無不令士人義憤填膺。但若仔細評估蒙古的用人的思維,他們往往重視是實幹實學而非禮俗義理,與華夏史觀截然是大相逕庭,也無怪後人對元朝評價貶多於褒。事實上「大元」的國號始於1271年,距離中國「元朝」的建立還早了七八年。


忽必略為蒙古帝國的第五代大汗,卻是1260年自立而非從蒙古庫力台大會上推舉,這點令他備受爭議,卻也因為他轄區的經濟實力強勁終究令其他汗國臣服。我認為蒙古帝國是個非常超前(這個詞語似乎比較常形容宋代)的政治體,它其實比較接近於邦聯體 (Confederation)。歐亞交流聯絡頻繁,每個人都能說上三、四種語言毫不稀奇,連忽必烈本人也不例外,波斯語似乎是當時國際語言,畢竟來自今伊朗的穆斯林擁有當時最一流的商業力與物流能力,挾配蒙古帝國版圖的擴張消弭了歐亞間的政治界線,當時的商業網絡可謂非常發達,有人便稱這段時期為「蒙古和平 Pax Mongolica」

我們最關心的「元朝」僅僅是蒙古帝國的建構下的一支。忽必烈崛起前已長期經略東方,無疑也是看上「南宋」,這個領土狹小、卻是當時世界最富庶的國家之故。事實上,南宋並未如後人想像的積弱,蒙古鐵騎橫掃西域吞併四十多的國家如此強盛的軍容下,公元1234年擊敗雄踞華北地區金朝後...南宋也是撐了35年,若非南宋朝廷內鬥嚴重(內鬥內行向來是漢人的悠久傳統),反倒逼迫宋軍將領自身倒戈,才有辦法攻克臨安... 否則,南宋仍有堅持下去的本錢。(本書150-173頁有詳細說明,不過也提及一個有趣的歷史bug:歷史上的南北向征討往往比東西征討來得棘手)

以傳統意義而言,南宋的滅亡是漢族王朝的一場災難,但弔詭的是最強調「大一統」的華夏史觀,忽必烈滅南宋 (The Southern Song) 可說結束了睽違370年的南北對峙,若追溯到現實層面上的「統一」,更是自唐玄宗時代後的 530 年(頁172),不過中國史家似乎不特看重這點。蒙古軍團也順勢接收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南宋水師,藉此更活絡海上貿易,我甚至聯想到一百多年後鄭和艦隊 (Zheng He) 登峰造極的造船技術,應該是有賴於元帝國而源於南宋。作者後面對於明代永樂皇帝下西洋的動機講得也非常有說服力!若非先前有蒙古商隊流通世界的榜樣... 我非常難理解傳統華夏思維、缺乏想像力的漢民族... 怎麼有如此心力組織艦隊下西洋呢?


最後,我對作者敘述方式常常感到困惑...,編排不甚明瞭。
例如;他帶到1260年歷史上發生兩件大事,一、
地盤在東方的忽必烈自立為第五代大汗、二是旭烈兀 (Hulagu) 在西方的伊朗成立自己的汗國。
他並不先簡單說到底是哪兩件在開頭,先花很大篇幅你第一件事是如何如何,接著帶到另一件事,卻沒有呼應前文很明確告訴你另一件事是他原本要說的第二件事... 所以我得時時往前後翻比對。(見P.6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