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平價上網時代漸行漸近,特別是今年風電競價全國範圍內大規模開啓,有觀點認爲,非技術成本重壓和電力市場機制不順,產業對於平價時代到來沒有準備好,2020後風電市場將大幅萎縮,風電好日子也就這兩年了。

  十二年前,遠景以中國風電產業技術挑戰者的姿態出現,以人爲本、以產品爲中心、以客戶爲引領,牢牢掌握核心競爭力,形成了貼近中國風電特點的技術研發和質量管理體系,市場業績是客戶對遠景技術創新能力認可的一種表達。

  如今,站在轉折的十字路口,儘管有不同聲音,但遠景堅定地認爲,中國風電將迎來高質量發展的新黃金十年。遠景能源爲風電客戶和風電行業創造價值的使命不會變!以技術創新推低風電和可再生能源度電成本的決心不會變!推動中國風電產業高質量、高效率發展的戰略不會變!

  遠景能源高級副總裁田慶軍

  第一,國家發展可再生能源的目標沒有變,去補貼擠泡沫,倒逼產業陣痛進入高質量、高效率發展新階段

  過去十年間,中國風電設備價格降低了60%,風電開發造價降低了40%。規模化發展使得中國風電產業成本大幅下降,初步具備與火電等傳統能源競爭的能力。但中國風電產業大而不強,風機可靠性和發電效率仍存在很大提升空間。

  IEA“新政策情景”報告顯示,2040年中國累計風電裝機將超過5.7億千瓦,這意味着未來20年,中國風電產業還有近4億千瓦甚至更大的增長空間。到那時,中國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已由補充能源轉變爲替代能源甚至主力能源,這個趨勢不可逆轉。

  2021年風電平價上網在即,明確的政策預期讓產業鏈上下游進一步統一了思想。一方面,以遠景爲代表的技術企業致力於提供可靠性更高、發電效率更高的智能風機設備,爲開發商提供最優LCOE的整體解決方案;另一方面,專業的投資開發企業也將更加理性務實,從技術經濟性角度、以收益最大化爲投資決策原則選擇合作伙伴,共同推進風電產業走上可持續發展的正循環之路。

  第二,風電技術持續進步,產業高質量、高效率發展不只未來十年

  2018年新投產風電容量中,中東南部地區與“三北”地區比例大致各佔一半,累計容量中,三北地區1.328億千瓦,中東南部地區5120萬千瓦,分別佔比72%和28%。數字背後我們看到,中東部低風速區域不僅是大市場,更是我國風電技術進步的練兵場,效率提升持續降低度電成本有目共睹。

  今年年初,“三北”四省解禁後“紅六省”變爲“紅二省”,北方高風速地區規模化平價市場將再次成爲風電技術進步的動力。此外、海上風電、分散式風電以及退役風電機組改造市場,爲中國風電技術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間。大兆瓦、大葉輪、定製化風機、個性化整體解決方案等延申服務,特別是隨着能源物聯網、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雲計算技術的實際應用,將更好地預測和協調風電能量管理,提高效率的同時保證風機和風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未來的中國風電產業,是通過技術進步實現提高效率和可靠性爲目標的高質量發展,絕不是以整機價格戰和惡性競爭爲基調的低層次比拼。遠景能源有信心迎接市場和政策變化,持續爲風電客戶和行業創造價值。

  第三,投資、電網企業相繼傳遞積極支持風電發展的信號

  2018年風電發電量達到366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0%,發電量佔全部發電量的5.2%。全國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2103小時,同比增加155小時,棄風限電率7%,形勢明顯向好。

  去年以來,國網在服務清潔能源發展方面釋放出積極信號,正在推進的“三型兩網”戰略對風電接入和消納是一個巨大支持。國網董事長寇偉上任後公開表示,推動構建清潔能源集中式開發與分佈式開發並舉的發展格局,促進我國清潔能源裝機比重到2020年超過40%,到2035年超過55%,到本世紀中期達到75%左右,確保實現205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超過50%的目標。

  再看開發企業,無論是央企、國企還是民企紛紛提高了未來幾年風電的投資額度和新增裝機規模。傳統的“五大六小”發電集團2019年風電裝機和招投標預期規模均比往年有大幅增長,有些甚至翻倍。主流的民營風電開發商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以華能集團爲例,舒印彪董事長明確提出2019年華能風電新增裝機容量不低於500萬千瓦的目標,而過去兩三年華能集團每年的新增風電裝機基本在100萬千瓦左右。

  基於信心和爲客戶持續創造價值的立場,我們對行業發展提出三點思考。

  第一,風電行業應更加包容。

  一是業內包容,比如開發商和整機商要相互包容,今天的風機產品質量和技術與過去不可同日而語,所以雙方合同條款需要做出新的調整,開發商要結合實際在付款、質保金等條款上做出一些變化,給整機商留出利潤空間。

  以前整機產品的毛利率超過10%,押10%的質保金仍然“有利可圖”,但當風機產品的毛利率跌破個位數後,如果再被壓掉5%-10%的質保金,那它就沒有利潤了,而且現金流會非常緊張。

  整機商對開發商的支持,體現在不僅要向開發商提供高發電性能、高可靠性的風機產品,還要通過技術創新爲開發商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助力開發商降低度電成本,實現項目收益的最大化。

  二是要進一步融入能源系統。過去風電規模小,如今已經基本成年,同火電競爭、向電網提出更多需求時,要更加積極融入到能源體系,用更低的度電成本和更廣泛的應用,讓清潔能源更具有商業競爭性,發揮更大的經濟社會價值。

  第二,進一步擴大合作。

  行業內合作既要競爭也要合作,尤其在行業困難時期要抱團取暖,共同爲行業發展出謀劃策,共同把風電事業做強做大。良性的行業內競合需要開放的心態,避免同行拆臺和惡性競爭。

  行業外合作,要通過智能物聯擴大風電在更多行業利用率。比如,2018年全國的數據中心累計用電量超過1300億度,相當於北京和天津用電總量;再比如,中國鐵塔公司有四、五百萬個通信基站,所有基站都是全天候運作,每年至少數百億上千億的用電量,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每年的運營成本中電費佔比30%以上。這些行業都是風電潛在的市場,既解決了風電消納,也提升了風電影響力。

  第三,進一步建立健全分享機制。

  過去幾年,中國風電約佔全球新增市場份額的40%以上,開放合作加快我國成爲風電強國的發展步伐。比如海上風電,可通過引入歐洲先進的作業船舶、運維船、長距離海纜以及漂浮式風電技術,引領中國海上風電高質量發展。

  另一方面,中國風電可以藉助“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向包括東南亞、非洲、南美等國家和地區分享和輸出發展經驗和技術,助力這些國家在能源發展過程中少走彎路,進而擴大中國風電全球路徑和成果應用。

  End

  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國能源報(ID:cnenergy)

  責編 | 閆志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