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许久,该怎么记录下这次攀登的心得,才能最让人感同深受并受到感动呢?

首先,必须先声明这不是一篇如何准备攀登富士山的教学文,而希望是一篇实用又能鼓励人心的纪录文。

感谢网路上关于攀登富士山的文章分享非常多,然而每个人的体力与资质本来就不同,感受自然有差异。

在攀登前一天我简直紧张病大爆发,觉得自己会冻死累死缺东缺西、可以说是想过任何灾难发生的可能

幸运的是!最后除了不幸滑倒外加下山遇到下雨之外,没有遇到其他更不好的事了!

缘起

先说说动机吧!2015年才开始爬山的我,以前从没想过爬富士山这件事情

有天,正25岁的我有一次滑IG看到一个网友分享:她送给自己的25岁生日礼物是独自报团去爬富士山!

那时单身又迷惘的我,深深被这股勇气吸引,可惜当时有工作在身,于是这件事情就变成26岁的承诺

老话一句,心的高度在哪,就能到达多远的地方,共勉之

 

平常运动习惯与百岳经验

出发前,听过有人说爬富士山一点都不难,却也有人说富士山非常难,那么到底是难还不难呢?(雾煞煞)

(以下是基于最大众且最亲民的吉田线经验,来分享我个人的想法哦)

让我来打个比方,对于一个平常有运动习惯,爬过几座台湾百岳的人来说,爬富士山说实话一点都不难。(就是我本人拉!)

在台湾爬过的百岳有奇莱南华、大霸尖山、合欢山东主北、以及端午连假时单攻玉山主峰

平常运动习惯一周约三到四次,非常讨厌跑步,运动通常都是做重训、有氧跟瑜珈;应该可以说是体力没有到很差的程度。

来讲讲同行的潘先生,他平常几乎不爬山,但也有运动习惯,跑步可以跑一小时没问题的那种

在爬山的时候他都爬在我前面,所以就算平常不爬山有运动的人,爬富士山其实也算是容易。

 

路途中还有其他很多例子,富士山不只很受日本当地人欢迎,外国人也非常多,男女老少皆有

欧美人就属于健步如飞型;日本当地人大多属于装备齐全一步一脚印型;

东南亚人则穿著休闲鞋就往山顶冲型;中国有导游带团训练孩子型及装扮不像爬山的大妈型

以及一听便知是同乡的台湾两三人成团型,各式各样都有,小小孩算是蛮多的(约5~8岁那种)。

因此,我想除非身体有特殊疾病又或是体力极差的人不建议之外,人人都可以成功攀登富士山吧!

当然前提是,对爬富士山这件事有兴趣,不然到河口湖看看他也不错啰

 

交通与山屋

巴士:新宿南口-富士斯巴鲁线五合目 (2305 M)起登

一早搭第一班车6:45从新宿到五合目,约9:25左右到达(约两个半小时多的车程),我们也是一个月前订车票

山屋:御来光馆(每年约四月开放预约)今年是4月2号开放,我第一天就下订啰!一泊二食8500円,用paypal付款

 

登山装备与行前准备

登山的难易度我想跟装备多少都有些影响,这次我们从包包到鞋子都是从台湾自己带过去

因为潘先生不喜欢用别人用过的东西,所以我们这对苦命鸳鸯只好一路把这些ㄍㄟㄒㄧ从关西带往关东

(建议装备可以在网路上先租好整套,到五合目在领取,这样行李能轻很多..而且也不会缺东缺西)

另外,推荐一下我个人的爱店Montbell,这次以爬山之名买了不少东西呀(偷笑)

 

五合目的店家也有卖一些装备,到这边若发现有不足的东西也可以赶快购买

我们就买了一组手套,日币900m円上面还写高标3776m,实用又可以做纪念(但是不保暖)

潘先生也买了一支最长的金刚仗,日币1350円,准备上山烧印

IMG_3496.jpg

我则是出发前怎样都不愿意带登山杖,到登山口时觉得实在太需要(紧张病发作症状)

所以赶紧到店家花了日币2500円租了一组,当然被潘先生念到不行,不过完全不后悔!还好我有租阿,下山时真的太好用了

 

攀登前一天我们都有吃丹木斯预防高山症,有的人去爬完后认为没有吃药,身体也没有不舒服的反应

但我想,对山永远保持著敬畏的心!当高山症发作时才开始担心,早已为时已晚!外加人在异乡语言不通,多做一点准备总是好的。

至于酸素(氧气瓶)我们并没有购买,一路上山屋都可以买到,价格约1300-1500円,这就因人而异啰!

 

来说说吉田路线吧!

在富士山五合目下车,这边很多店家及观光客,我们停留了一小时吃早餐和寄放行李,再到游客中心询问一下路况

有中文很好的日本老先生会跟你讲解喔!非常可爱~

这边天气非常不稳,虽然这一刻拍到清晰的画面,下一刻可能就云雾缭绕了

IMG_3482.jpg

从五合目吉田线起登到六合目这段路,有些没有打算登顶的观光客也能来走走,这段路非常平缓,甚至还有骑马服务呢!

IMG_0529.jpg

非常多的日本爸妈,会带著小孩来爬富士山,我想不只对孩子是个挑战,对父母也是。

很喜欢这位父亲在讲解给孩子听的画面,于是就记录下来了

IMG_0530.jpg

我们起登前来拍一张照吧!

IMG_0547.jpg

11点整准备开始攀登

IMG_0558.jpg

走了约四十分钟可以看到这个牌子,其实虽然说是吉田线,但并不是从吉田口开始,吉田口看起来相当远啊

IMG_0563.jpg

走过六合目,到七合目就是手脚并用的开始,山屋也从这段才开始陆陆续续看到

IMG_0571.jpg

这段其实并不难,雨天得话可能难度会激增,我们那天是阴天爬起来还算舒服,比起垂直的小霸尖山,这真的是非常好走

(来自一个没有上小霸的遗憾人心声)

IMG_0581.jpg

一路上人很多,完全不用担心走失,也有很多路牌,写著官方预估时间及剩多少公里

IMG_0604.jpg

也忘记是爬了多久,从起登开始一路上都是上坡,没有任何平缓的路可以放松一下,不过倒是可以在到达各个山屋时坐著休息一下

如大家所说,五合目之后的厕所都要日币200円,我们大概准备了20个100円,除了厕所就是烧印用。

我们这晚住在富士山最高山屋-御来光馆 3450m,距离山顶只剩900m

IMG_3519.jpg

 一到山屋就可以看到明天预计的日出时间,非常准确喔!

IMG_3522.jpg

山屋的床属于通铺,三个人共享两条被(这真的有点怪)不过还好山屋内并不冷,被子没盖到也不至于冷到睡不著

IMG_3525.jpg

我们睡在靠右侧这边,之前早已耳闻很多人说富士山山屋床位很小,上图可以看到我的体型并非娇小型,但个人经验是觉得床位刚好不会太小(还是旁边的人已被我挤死了XD?)

但身高175cm的潘先生就非常痛苦,我猜想床的长度大概只有170cm吧!他整晚没办法睡,只因为脚不能伸直..

睡在左侧中间床位的欧美人看起来倒是没有床太短的问题,我们猜这边的床比较长?

建议身高较高的男生可以请山屋留意这一点,要求长一点的床位哈。

IMG_3527.jpg

我们四点不到就到山屋,当时到山屋的人还不多,每个床位上都有金属s钩可以挂包包跟鞋子

IMG_3528.jpg

睡觉时大概像下面这张照片这样

IMG_3606.jpg

 约半夜1:30蛮多人就已经起床吃早餐准备出发,出去上厕所时拍下的照片,准备上山的队伍,头灯营造出一条人龙

我们则是两点起床,准备一下快三点启程,短短九百公尺的路,爬了快两个小时才到山顶

这就是所谓的富士山塞车,虽然半夜温度很低,但大家依偎在一起缓慢前行,身体也就开始温暖起来

IMG_3615.jpg

准时的4:53分御来光露脸,听说看到这道光的人能幸福,能跟潘先生一起看到这画面,真的是太幸福了阿!

IMG_3622.jpg

看完日出,我们准备山顶走一圈,官方说是一小时的路程,可以到达富士山最高峰3776m的剑峰

别看当时天气这般好,我们跟剑峰牌子拍完照时已开始飘雨。

IMG_3633.jpg

因为照片没有传到,只好放一张三角点代打(我真的很懒惰XD)

此时雨已经大到需要穿雨衣的地步,外加山上没有植物当遮蔽物,身体冷到受不了又下著大雨,原本幻想可以在最高邮局寄出的明信片,马上打消这个念头

IMG_3646.jpg

下山的路官方估计三小时,一路上都是碎石下坡,随时都非常可能摔倒(好啦!我就是摔倒的那个)

吉田线上下山的路线是不同的,有别于上坡都是手脚并用的攀爬式,下坡则是之字形碎石一路滑到山下

雨一直下,直到过了八合目到七合目才开始放晴,狼狈的大概就像下面这张照片这样。 

 

IMG_0746.jpg

来一张跟上山前的对比照,狼狈疲惫不堪的两人,要带著湿答答的行李去住青旅。

IMG_0757.jpg

 

如果说这趟专程飞来爬山的行程值得吗?我想答案是肯定的;还会想再来吗?答案也是肯定的,不过下次想走看看不同路线

这次真的很幸运,日本今年台风特别多,一个都没有遇上,虽然下山时遇到下雨,但上山时天气很好,早上又看到日出,真的可以说平常人品不差吧?哈哈

爬富士山难吗?我想只要将登山装备准备齐全,天气不要太坏的状况下,带点恒心与毅力,一定可以完成的!

 

如果你跟我一样开爬前紧张症大爆发,很欢迎找我聊聊,提供一种安定的力量!(哈哈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