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不朝真」,是道门的诸多禁忌之一,即凡是戊日不朝真,不烧香,不诵经,不供斋设醮上表,停止一切宗教活动,谓之「避戊」。每逢「戊」日前天傍晚,宫观大殿门外必须悬挂「戊」牌,告示道众。此日又名为:「鬼哭日」。在民间,戊日不能动土,不能以粪便不净之物污秽地面,以免冲犯土煞。

近年来对「戊不朝真」的解说和阐释很多,以至于人们对「戊不朝真」产生了不同的理解。

关于「戊日」的不同看法

一部分人认为无所谓,在戊日里念经做法事或者上章进表照常进行,不用忌讳。一部分人认为必须要重视,戊日里不可以碰法器,不可以念经,不可以拜表上章焚香礼神做法事。

认为无所谓的,以「戊日」可以刻印,可以画符,可以炼将为依据。甚至有人以「道法自然」作为搪塞,言论为上天有好生之德,道法自然,神明不会怪人为由。神明当然不会怪人,祖师是慈悲的,而以一句道法自然可以解决问题的话,那《道藏》中「威仪类」和「戒律类」的经典都可以删除掉了。

认为应该重视戊日的道友,以祖师经典为由,有经典确实提出了不可以烧香建斋,不可以上章奏表等。但被问到为什么戊日可以刻印的时候也一时语塞,说不出缘由。

什么叫「戊不朝真」

什么叫戊不朝真?查一下辞典很简单就明白了。「戊」,天干之一,代表土。「不」,否定性的回答,否定、不可以的意思。「朝」,指古时臣见君为朝;宗教徒的参拜也是朝。「真」,代表道教的仙真祖师。

四个字解释完了,戊不朝真的意思也一目了然!戊不朝真就是「戊日不要朝拜仙真祖师」的意思,就是这么简单。造成对戊不朝真的误解的关键就在于对「朝」这个字的理解上。

明戊与暗戊

戊日是逢阴历天干为「戊」之日,其中凡是逢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这六天称作「六戊」,也叫「明戊」。

念皇经和拜静斗的老修行,亦忌「暗戊」,口诀为:「正羊(未日)二犬(戍日)三在辰,四月期间不犯寅,五午六子七鸡(酉日)位,八月周流又到申,九蛇(巳日)十猪(亥日)十一兔(卯日),十二牛头(丑日)重千斤」。

关于「戊禁」之说

翻看道教相关的典籍后会发现,除了近代的书中提及「戊不朝真」,古经中确实未见「戊不朝真」这四个字的记载。属于「朝科」层面的,带有「朝」性质的「戊禁」、「戊不朝真」的说法,虽然在古书中没有明确提出这「四个字」的表述方法,但意义却早已有之。否则不会空穴来风的提出「戊不朝真」的观点。

近代书中提及戊日禁忌并将其归纳为「戊不朝真」的概念当是出于闵智亭道长所著的《道教仪范》。道教仪范中提到并解释了「戊不朝真」的意思。虽然《道教仪范》中引述的大部分道经在《道藏》中未见出处,只存于其它藏外的经书科书中,但「戊不朝真」基本表达了《道藏》中「戊禁」的意思及观点。

禁忌是一种敬畏,了解禁忌的缘由后不但是敬畏更是一种正信。正知正信正念,才是行正道的正确道路。

祖师留忌总有因,怎可俗念揣圣心。

须知修行要恭敬,多分敬畏做好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