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歷史上,你可能不認識一些帝王將相,但你一定聽說過李白的大名。詩仙李白,以他無與倫比的才華,爲後世留下了一首首驚世駭俗的詩詞作品。李白的詩不僅得到了普通百姓的喜愛,也受到了歷代帝王的追捧。不過,可能是因爲詩人的身份太過耀眼,讓我們忽略了李白的另一個身份。

  除了詩人之外,李白還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書法家,按理說,以李白的名氣和地位,應當會寫下很多書法作品,但隨着時光的流逝,歷史的演變,李白的書法卻只有一幅流傳至今,這幅作品就是大名鼎鼎的《上陽臺帖》。

  這幅作品創作於天寶三年,當時李白和杜甫、高適兩位好友,一同前往王屋山陽臺觀尋訪另一位好友司馬承禎。不料當李白等人抵達陽臺觀時,卻得到了司馬承禎早已去世的消息。李白睹物思人,非常難過,於是揮毫潑墨,寫下了這首《上陽臺帖》。

  在這幅紙本墨跡草書書法作品中,李白寫下了25個字,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可窮。十八日,上陽臺書,太白。短短几個字,李白向世人展現了他高超的書法技藝。整幅作品用筆縱放,快健流暢,參差跌宕,顧盼有情,這正像李白的性格一樣,豪放,俊逸,令人難以琢磨。

  如今這幅難得的佳作,被保存在故宮博物院,是我國的一級國寶,被稱爲“一級甲”。作爲李白唯一一幅傳世佳作,它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都是難以估量的。不過也正是因爲,這幅作品名氣太大,難免就會令人產生好奇心,假如用金錢來衡量,它到底值多少呢?我們不妨來做一個大膽的假設,希望詩仙不要怪罪。

  既然說到價值,就要看一看整幅作品的尺寸和作品的字數,《上陽臺帖》全書縱28.5釐米,橫38.1釐米。除了李白寫下的25個字之外,上面還有歷代名家的題跋和收藏印。在這些名家之中,名氣最大的當屬宋徽宗趙佶。宋徽宗很喜歡李白,他在這副《上陽臺帖》的正面,寫下了7個瘦金體小字,“唐李太白上陽臺”,又在作品的背面,寫下了43個字的跋文。

  這位不稱職的皇帝其實是一位了不起的書法家,他自創的瘦金體,同樣得到了後人的肯定和追捧,所以他的題跋無形之中增添了整幅作品的價值。宋徽宗之後的另一位皇帝是清朝的乾隆,乾隆是一位資深的書畫愛好者,看到喜愛的作品,都會題上幾個字,蓋上幾方印,詩仙的作品,自然也不能倖免。

  乾隆在作品的正面,寫下了“青蓮逸翰”四個大字,又在作品的背面蓋上了自己的印章。乾隆皇帝的書法水平雖然有限,但好在名頭夠大,他的字和印,也同樣爲作品增色不少。如此之多的名家題跋,再加上詩仙的名氣,所以我感覺,這價值怎麼也該超過萬億了吧。當然這只是戲言,以詩仙的名氣,就算點個點,畫個圈,那也是無價之寶。據說曾經詩仙的作品展出,有位網友看到之後,竟會突然痛哭流涕,這也足以可見,詩仙李白對後世的影響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