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日子,德国的几大汽车巨头仿佛是商量好了那般,纷纷针对中国市场开展了一些动作。要知道,身为巨头的它们就算是一些小动作,市场中也可能会被放大为滔天大浪,那么他们最近又捣鼓出了什么“小九九”呢?

  宝马率先扩大占股比,成为行业涌动第一推手

  宝马的这个动作发生已久,今天重新发出来是因为它的这个动作,在业内实属“第一个吃螃蟹”的行为。在2018年4月的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上确定国家将放开汽车企业外资股比限制后,在2018年11月11日,华晨宝马成立15周年这一天。华晨集团与宝马集团共同宣布,宝马将以36亿欧元的价格收购华晨宝马25%的股份。收购完成后,华晨宝马的股权比例将从原来的各占50%,变为宝马占75%,华晨占25%。

  在确定政策到实施收购,宝马只花了6个月不到的时间,不难看出,宝马早在此事上有所准备。而宝马的此次先锋行为,也是为2019年汽车行业的暗流涌动充当了第一推手的身份。

  德国“狼堡”动作频频,提出提高股比

  在3月12日的大众集团2018财年集团年会上,坐落于德国沃尔夫斯堡(俗称“狼堡”)的大众选择放出了几则消息,大众汽车集团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在年会中说到:“我们已经增加了新的合资公司,西雅特也考虑重新进入中国,2020年我们想重新调整在中国的股比,我们今年内肯定会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明年年初会有一个明确的回答。”

  短短一句话中就透露了几则消息,一是大众已经在中国增添了至少一家合资公司,二是之前退出中国市场的西雅特有望再度借江淮大众回到中国市场,第三也是最劲爆的一个消息,则是大众将打算提高在中国合资企业中的占股比。此次年会一结束,资本市场反应强烈,3月13日,除一汽轿车微跌0.47%外,上汽集团、江淮集团分别大跌4.41%、3.85%。

  奥迪即将“两开花”,进一步扩大中国市场

  作为第一批进入中国的豪华品牌,奥迪已经在中国度过了30多个年头。这一次的行业波动也让它有了一丝动静,首先便是奥迪A7这一号称“最美轿跑”的车型,在网络上开始流传将在2020年由上汽引入国产。也就是说奥迪的在中国的第二家合资企业—上汽奥迪,又成为了风头浪尖上的新闻。

  早在2016年,上汽与奥迪之间组建合资企业的相关消息就出现过,不过在当时引发多家一汽奥迪经销商联名抵制抗议,以至于在2017年,大众方面以达成暂不组建新合资协议,来平息经销商的不满。但在国内豪华品牌三巨头BBA之间争斗日益激烈的现在,奥迪“两开花”的势头是必不可挡的,果不其然,奥迪中国业务董事宋寅哲(Alexander Seitz)在3月中的一次采访中就表示,奥迪正在考虑增持其在中国合资公司的股份;所以上汽与奥迪的合作目前看来只会是时间问题。

  奔驰虽“留一手”,但步步为营四面征战

  这么一看,德国的三大巨头中间的两家都在中国市场上打出了自己的牌面;奔驰当然不会缺席,3月26日晚间,北京汽车发布公告称,戴姆勒同戴姆勒大中华以及北京汽车共同对北京奔驰进行增资,合计8.93亿美元。增资后,北京奔驰的注册资本将增加至32.13亿美元,而股东三方的股份占比仍然保持不变,北汽股份仍持有51%的权份,戴姆勒与戴姆勒大中华共拥有余下49%的股权。

  随后在3月28日,戴姆勒股份公司(下称“戴姆勒”)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下称“吉利控股”)宣布,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和推动smart品牌转型,致力于将smart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合资公司总部设在中国,双方各持股50%。

  后记

  可以看到的是,国际几大车企都针对中国市场在今年展开了各种行动;又以中国去年发布的开放合资车企占股比这一政策为基础,纷纷在华市场加大了以各种形式的投资力度。这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汽车市场是一块巨大的面包这一事实已经被外资车企所承认。而对扎根于中国市场的自主车企而言,这不仅仅只是意味着挑战,隐藏在背后的更多则是机遇,也希望中国汽车工业及市场能在这种中西对撞之下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