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最有實權的就是慈禧太后了,慈禧之後其實並不是袁世凱,而是醇親王載灃,因爲在慈禧去世後,載灃就成爲了攝政王,是清朝的最高統治者,袁世凱真正掌握大權是在辛亥革命之後。

  在慈禧還沒有去世的時候,醇親王載灃奉慈禧的命令去巡視袁世凱訓練的北洋新軍,在巡視當中他聽到了一句震驚他的話,在喊口號的時候北洋新軍竟然將平時訓練時的口號喊上了:我們吃袁宮保,穿袁宮保,爲袁宮保賣命。

  這讓載灃憂心忡忡,回到京城之後便將這件事告訴了慈禧,並且提醒慈禧小心袁世凱日後造反,雖然慈禧想殺死袁世凱,但是礙於他的地位,於是將他調入軍機處,任命爲軍機大臣以及外務省的尚書。慈禧用明升暗降的方式調離了袁世凱。雖然袁世凱保住了一條性命,但是載灃卻一直盯着他,時刻準備出手除掉袁世凱。

  1908年,光緒皇帝和慈禧相繼去世,溥儀即位,醇親王載灃搖身一變成爲了攝政王,大權在握的他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辦了袁世凱,不僅如此,載灃還提拔了一大批滿族大臣,意在打壓漢族大臣。不過當時的老臣張之洞和慶親王奕劻都反對載灃殺死袁世凱。

  這兩個人在朝廷還是有很大的份量的,尤其是慶親王,他可是皇室成員。其實載灃也有顧慮,因爲他害怕如果真的殺掉了袁世凱,可能會引起北洋新軍的反抗,所以遲遲沒有動手,再加上這兩個人的阻攔,殺袁世凱這件事最終不了了之了。袁世凱雖然沒死,但卻被載灃辭退了。

  袁世凱是何等聰明的人,他怎麼可能會真的告老還鄉呢?他把家搬到了河南省的漳州府,在那裏建了一個莊園,表面上看他真的是告老還鄉,頤養天年了,但實際上他對時局時時刻刻都在注意,他選擇漳州,是因爲這裏距北洋新軍很近,他與部下經常往來書信,後來他乾脆在自己住的地方架設了電報,專門用來報道消息。

  袁世凱在蟄伏的這段時間裏面做了很多的工作,首先他牢牢掌握着北洋新軍,其次他與朝中的許多大臣都有書信往來。在武昌起義爆發前,汪精衛等人還專門將炸彈放在了載灃的家門口,這個消息袁世凱第一時間知道了。後來武昌起義爆發,北洋軍被派去鎮壓革命黨,但是北洋軍卻首先向袁世凱請示,這下載灃才明白自己原來不過是一個擺設,真正有實權的是袁世凱。

  到這裏大家應該都明白了,汪精衛去炸載灃,因爲那個時候的載灃是清朝的攝政王,表面上看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但實際上清朝末年最有權力的人是袁世凱,只不過那個時候的袁世凱躲在暗處,一直等待復出的時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