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劇透。

還記得在18年的那個夏天,一次偶然的閑聊中我找到了海鳥君,詢問對於當時官中剛剛發售的ISLAND的評價,得到的回應是「非常看個人對不對電波」。當時的我還不太能理解,但是在全部通關後看到不同的玩家羣體作出的反應,有一些玩家對此作大失所望,又有一些卻津津有味地展開各種研究討論,似乎能get到這種感覺了。

這是一個16年發售的遊戲,現今已經過了三年有餘,討論的熱度似乎比當年要降下不少。在本人看來,這就是一個「第一人稱視角與故事性嚴重衝突」的作品。

也許是全年齡的緣故,本作的畫風、聲優、音樂都無可挑剔,節奏也把握得還算不錯。三位女主角也算各有特色,表現得中規中矩,雖然不能說多讓人難忘但人設對於一個講故事為主的galgame來說也是足矣。

樞都夏蓮,懷抱著虛幻而單純的願望追逐母親的步伐,從原本的只是想逃離島逃離家庭和禁錮到最後真的學習知識,走向充滿希望的未來。伽藍堂沙羅,一個「時間穿越」的狂熱粉絲,不折不扣的腦洞少女,雖然各種意義上在用腦洞坑人,但實際也是個充滿責任與使命感的善良的小姑娘。御園凜音,因為不幸的過去而有些敏感,情感豐富的浪漫主義女孩。

以三個女孩為主角展開的夏篇ISLAND的三條線可謂各具特色。夏蓮線的走向積極、內容純愛;沙羅線堪稱選項地獄,各種腦洞造成的作死BE真是讓人感覺莫名其妙甚至沒啥意義,但是以沙羅的性格來看也是並不意外;凜音線緊扣時間穿越的中心內容,但也因此導致人物邏輯和情感大幅度混亂,使得其就表現效果而言不夠完善。

相比之下,冬篇的NEVER ISLAND真的算講了個不錯的故事。新奇的背景設定、出色的人物刻畫,Karen的堅強隱忍和不屈、Sarah的善良正直努力、Linne(本文以官中的英文而非羅馬音表示)的活潑積極,讓人過目不忘。

當真夏篇通關,re結局達成,我才意識到為何這部作品一直飽受「雜而不精」、「沒頭沒尾」的爭議。其實本人還是很欣賞這部作品的一些特點的,比如容許除了男主角之外的男性和女主角凜音談戀愛甚至過夜;比如到最後也沒有像玩家期望的那樣給Linne一個幸福的結局,而是讓男主毅然繼續走向輪迴……這都表現出了作者將這部作品跳脫出「戀愛galgame」的邊框升華為一個更宏大的格局的野心。這也就凸顯出了這一作的故事性有多重要,這部作品的劇情展開是佔了多麼大的分量和比重。

然而在本人看來,《ISLAND》的敗筆也在此處。既然追求故事性,那為何還要與第一人稱視角相融合?如上文所說,為了更大的格局,編劇捨棄了很多galgame玩家的代入感,去追求更好的故事性,甚至到了不給「真冬篇」乃至吝嗇到不給玩家一個讓Linne幸福的交代這種程度。但是本作數量誇張的反轉也偏偏建立在「第一人稱代入」的基礎上。

正因為在玩家剛開始遊玩時,「沒有記憶的切那」與「一無所知的玩家」擁有對浦島一無所知的共通點,於是編劇將這兩者重合,纔出現了「玩家」以「切那」的視角開始茫然探索的過程,才會出現一個又一個所謂的「反轉」。

在通關看了改編成動畫的《ISLAND》後,我第一反應就是如此——遊戲裏所謂的一堆一堆的反轉,一半來自於遊戲裏從第一人稱視角探索因而不交代設定,另一小半來自於女主角沙羅欺騙玩家的腦洞,真正的所謂反轉也就只有一丟丟罷了。回顧遊戲歷程,真讓我覺得算反轉的,無非就是冬篇的世界與夏篇「龍宮城」的關聯、以及Linne和玖音的關聯。如果像動畫那樣,打從一開始就乾淨利落地交代清楚煤紋病的歷史、凜音的心結,那還哪兒來的那麼多反轉來反轉去。而沙羅線中的那些什麼穿越之類的反轉,當揭開真相後,給玩家帶來的也絕不是驚喜,只是乏力感而已。

想想無論是EVER17揭開真相的驚喜,還是石頭門輪迴後的澎湃,無一不是以小見大,給玩家帶來「竟然是這樣!」的、精彩的遊戲體驗,就好像原本期望的只是個茅草屋,實際建成了宮殿;而ISLAND沙羅線的反轉則剛好相反,是「居然只是這樣而已」的感覺。就好像一羣青春期小男生和人吹牛皮吹得天花亂墜,最後發現實際啥都沒有的感覺。這種類型的反轉,如果真被唬住了還好,如果沒有,犧牲的就是相當多的故事體驗。並且也正因為這一次一次腦洞的「反轉」,導致凜音線人物行為和表現也一次又一次跟著反轉,情感也就變得不合邏輯,甚至像個別玩家形容的那樣,「讓人覺得像神經病」。

既然不追求反轉,至少好好講述完這個故事,給玩家一個不錯的遊戲體驗,或者既然想要追求反轉,就不要設置得這麼小家子氣,並且讓玩家有更多代入感。可惜的是,《ISLAND》兩者都沒能做到。

從夏篇的日常、純愛、反轉,冬篇的架空世界設定、親情和對幸福的追求,真夏篇的輪迴,《ISLAND》這部作品涵蓋的內容的確是太多、太雜,所以想要把控好實屬不易。

「切那殺死了切那?」讓我想到了...
Coherence

艙體內的無數相合傘,讓我想到...
Triangle

於我個人而言,所謂的島學,不過是50%「本來可以講清楚卻故意彎彎繞繞的背景設定」+50%「非常新奇但是挖了卻根本沒有填的坑」,才會吸引著玩家不斷研究下去。雖然這仍舊是個不錯的遊戲,但是優缺點都非常明顯就是了。

如果把視線從設定上移開,單看一些情節和人物,仍然極具魅力。

比如Linne Ohara,充滿希望和愛、堅強善良的小姑娘,能有誰不愛。明明有著虛無縹緲的願望,卻可以一直努力追求著、從來沒有放棄過。不僅追求希望,也追求著愛,可以毫不顧忌地表達喜歡,在見證了Karen發病後仍然勇敢地走到陽光下;可以一個人承受一切重擔,哪怕受到虐待、沒有容身之所,仍然撫養凜音長大,仍然堅持著十幾年如一日的研究……

Nehan Ohara,一直將那個悲劇的世界視為狗屎一樣的他,卻最終接受明明帶來了毀滅的男主為家人,並且促進他繼續前行;

滿口葷段子一臉不正經還愛喝酒的萬裏愛,卻堅持著對煤紋病的研究,鼓勵因為沒能拯救而迷茫困惑的切那。

還有最後切那為了讓凜音面對未來的那句,「總有一天——你一定會再喜歡上誰的。」

因此,對於《ISLAND》,我會說這是一部讓人不滿足、體驗感打了折扣的遊戲,但也是一部豐滿生動、別具一格的遊戲。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