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医疗网/记者曾正豪报导)

一名65岁林先生,年轻时就罹患C型肝炎,这一晃眼超过30年,某次因感到疲倦就医检查,经抽血、超音波及电脑断层检查后,医师发现林先生有颗约1.5公分的肝肿瘤,确诊为肝癌;大林慈济医院肝胆肠胃内科医师周宜群指出,因肿瘤小于三公分,便采以和开刀相似的射频烧灼术治疗,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目前在门诊持续接受追踪。

单颗肝肿瘤小于3公分 可采电烧治疗

治疗肝癌的方式,包括移植、电烧、开刀等三种根除性选择,其中因移植得等待合适的肝脏,时间耗费较长,因此若患者属於单颗肝肿瘤小于3至5公分,或多颗小于3公分,这时就可采以射频烧灼术治疗,也就是俗称的电烧;周宜群医师指出,射频烧灼术已发展二十多年,不管在设备上,或是技术上,已相当成熟,患者和家属不必过于担心。

多重共病症患者 评估后仍有机会电烧治疗

电烧就是透过超音波导引下,将射频探针置入肝脏进行肿瘤烧灼,不仅伤口小,治疗时间也短,相对也降低手术风险;周宜群医师表示,即使面对是高龄且有多重共病症、开刀风险较高、肝硬化合并腹水,或单颗大于5公分肝癌等患者,经由专业评估规划,仍有机会接受电烧完整治疗。

肝炎患者应定期检查 早期发现介入治疗

但若为肝脏里太多颗肿瘤、凝血功能异常、急性感染等患者,则较不适合接受电烧治疗;周宜群医师呼吁,肝癌已是国内十大死因的第三位,又以云嘉地区民众比例最高,因此肝炎患者应定期接受检查,目前C肝已有全口服用药治疗,且治愈率高达95%以上,因此早期发现,就能早期介入治疗。


相关文章